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现在离美国大选只剩最后一个月了。

是时候,给特朗普的三年多的工作做个简单总结了。


1


2018年,老特发起毛衣战。

当年,中美贸易总额6335.2亿美元,第二年,下跌至5412亿美元,下跌14.6%。

2019年,美国对华商品贸易逆差收窄17.6%,至3,456.2亿美元,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看起来,这一战,老特的目的达成了。

大量的跨国公司代工产业链开始向海外转移,2019年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7.95万亿元,下降了5.1%,在总贸易比例中只剩下25.2%了。

同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8.61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7.8%。

这是什么意思呢?

放到十年前,全球的主流贸易链是这样的:

美国公司负责品牌和研发,并下达订单需求,台湾、韩国企业在内地设工厂,从日本、德国采购设备和精密零部件,然后接单生产,再出口到美国销售。

这种跨国公司的典型代工贸易,要占到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的一半左右。

但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四分之一了。

随着各种大环境的改变,接下来估计还要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这当然对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出口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有危就有机。

首先,美国并未占到便宜。

老特的目标是“将制造业带回美国”,但这些制造业并没有回到美国。

他们拐了个弯,去了墨西哥和越南。

2019年,美国对墨西哥和越南的贸易逆差分别为1017亿美元、46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6.2%、34.7%。

墨西哥离美国近,一般运输半径比较短的,像汽车、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商品,都转移到了墨西哥。

越南离中国近,尤其跟珠三角在一个交通圈内,上下游联系紧密,像电子、纺织等轻工业,都转移到了越南。

举个例子,立讯精密目前已在越南有4个工厂,未来计划将三分之一的产能转移到越南。

歌尔股份也在越南建设了海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包括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环旭电子等电子产业链龙头都已经在越南大规模的建设代工厂。

工厂虽然建在了越南,但目前主要负责的是最后一个环节的组装工序,大量的上游精密零部件则需要从国内发货。

这无形中,推动了国内产业向芯片、面板、设备等高附加值产业升级的脚步。


2


另一方面,随着毛衣战到科技战,战火不断扩大,美国企业正在失去中国市场。

是的,你没有看错,从君临掌握的数据来看——

美国品牌和高科技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处于缓慢的衰落状态。

美国的消费文化正越来越失去吸引力。

让我们看看以下十大领域。


NO.1:美国大片被中国商业片取代

美国大片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宏大的想象力和壮观的特效征服了全球市场。

在2007-2016年的十年间,国内的票房冠军有6年被美国大片垄断,分别是变形金刚1、2012、阿凡达、变形金刚3、变形金刚4、速度与激情7。

2010年的阿凡达,更是盛况空前,有些地方票价被炒高至两三百元,有些地方人们为了看iMax版本,甚至毅然开车几百公里跨省追看。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但自2016年之后,国产片开始占据榜首,票房冠军再也没有旁落。

美国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前20名里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2017年,票房榜前20中,美国片占10部。

分别是:速度与激情8、变形金刚5、寻梦环游记、加勒比海盗5、金刚骷髅岛、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生化危机6、神偷奶爸3、蜘蛛侠英雄归来、雷神3。

2018年,票房榜前20中,美国片占9部。

分别是:复仇者联盟3、海王、毒液、侏罗纪世界2、头号玩家、碟中谍6、巨齿鲨、狂暴巨兽、蚁人2。

2019年,票房榜前20中,美国片占7部。

分别是:复仇者联盟4、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蜘蛛侠英雄远征、大黄蜂、惊奇队长、哥斯拉2、阿丽塔战斗天使。


看这个片单,你能感受到美国片几十年不变的英雄与热血。

美国的超级英雄在全球市场上依然能打,但在中国市场上,正被战狼特种兵、蛟龙突击队、唐人街探案、哪吒、中国航天员们联手打败。

背后,则是以光线传媒、博纳影业、北京文化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影视公司在电影重工业上的进步。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NO.2:美式餐饮被中国火锅、奶茶取代

1990年,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东门步行街开业。

开业的消息传出来以后,人们从各地蜂拥而至,有时购买快餐的队伍从餐厅三楼排到一楼。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对 1990 年代初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奖励,就是父母领着自己去吃一顿麦当劳。

开业当日,深圳光华餐厅创下了当时全球麦当劳有史以来的单店单天营业额与顾客光临数的记录。

在整个1990-2000年代,美式餐饮文化都是中国人的向往。

从麦当劳、肯德基,到星巴克、哈根达斯,总有无数的粉丝愿意为这些美式品牌缴纳消费税。

但最近这几年,可以看到大部分美式餐饮都已经失去了光环效应。

麦当劳的超值午餐只要15元,被迫跟真功夫等本土快餐店打起了价格战。

哈根达斯更是渐渐撤出了各个地标商场的黄金地段,被喜茶、奈雪的茶等本土奶茶店所取代。

最近,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百胜中国,赴港上市时被投资者冷落,开盘就跌破了发行价。

目前,他的市值1689亿港元,已经比海底捞的2971亿港元少了40%。


NO.3:美式饮料被中国饮料取代

可口可乐是美国文化的另一个代表,一百多年来风靡了全世界。

1984年,一个普通中国人站在长城上,手持着一瓶可口可乐的照片被放到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

这预示着,中国人对美国文化张开了怀抱。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在这股中国人对美式文化的追捧潮流中,一些中国公司逆流而上。

1980年代,健力宝率先发起挑战,以”东方魔水“的美誉一度赢得无数关注,但最终因为国企机制问题,令人遗憾的陨落了。

1990年代,娃哈哈推出非常可乐,瞄准三四线的空白市场,企图赢得机会。

但偷袭未能成功,随着可口可乐的渠道网络不断下沉,人们能买到真正的美国货,国产可乐就被抛弃了。

2000年代,王老吉依靠精准的定位,上火的营销攻势成功出圈,几年时间营收就突破了200亿元。

红罐王老吉的销量,甚至一度超过了罐装可口可乐,成为新一代的可乐挑战者。

但是王老吉与广药集团的持续内斗,被迫改名加多宝,终究是消耗了一把好声音,渐渐的也就凉了下去。

但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国饮料市场上的后浪一波接一波。

最近五年,可以明显的看到,以可乐为代表的高糖、高热量饮料正被市场所抛弃。

现在还喜欢喝可乐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少年时留下的习惯。

年轻人们追捧的,都是类似元气森林气泡水、农夫山泉的苏打水、NFC果汁饮料、东方树叶的茉莉花茶、乌龙茶等。

低糖、低热量,才是潮流所在。


NO.4:美式超市正被中国新零售取代

近十几年来,电商虽然越来越火,但沃尔玛一直都保持着线下零售的王者之位。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在最新的世界500强上,沃尔玛依然谦虚的站在了第一的位置,全球门店数超过10000家。

中国市场上,虽然一大票外资超市纷纷败退,家乐福、麦德龙、乐购纷纷卖身给中国企业,但沃尔玛依旧是外资超市中最坚韧的龙头。

看2017年的线下零售行业前十名,沃尔玛排名第三,表现远胜第七的法国家乐福。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但两年之后的2019年,沃尔玛中国跌至第4名,门店数增长停滞了。

家乐福中国更是门店数从321个,大幅减少到233个,并在同年被苏宁收购。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跟衰落中的外资超市相比,本土超市中的新势力正在崛起。

永辉超市、家家悦超市,均取得了营收20%以上的年增长,门店数增速更快。

阿里旗下的新零售业务盒马鲜生,更是火箭般蹿升,营收增长185%,门店增长67%。


NO.5:美国手机正被中国手机取代

美国有苹果,中国有华为,我们看看最近两年的手机市场变化。

第一张,是2017年的中国手机销量榜。

华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23%,华米OV四大品牌的合计份额为67%。

当年苹果的份额是11%。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第二张,是2019年的中国手机销量榜。

华为的份额上涨到了38.5%,华米OV四大品牌的合计份额上升到了83.8%。

苹果的份额是7.5%,下降了3.5个百分点。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第三张,是2020年第二季度的中国手机销量榜。

华为的份额上涨到了44.3%,华米OV四大品牌的合计份额上升到了86.9%。

苹果的份额是8.5%,回升了1个百分点。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苹果销量回暖的主要原因,是iPhone11的大幅降价,目前其实际售价已经跌破了4000元,比原价降了1500元左右。

根据媒体报道,预计4季度发售的iPhone12,将定价在4899元。

这是苹果旗舰机多年以后,重新将价格调回到5000元以下。

放在几年前,苹果手机可是跟茅台一样,需要排队抢购,价格只涨不跌的。

没想到,现在也要靠低价来抢市场了。


NO.6:美国芯片正被中国芯片取代

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芯片的技术依然很强大,若干年后,我们也无法做到全部取代。

但美国芯片被蚕食的情况,同样在一点一滴的发生。

以华为两款旗舰机的情况进行对比。

首先是2018年3月发布的P20,这是华为上半年最热卖的高端机。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看上面的供应商列表,P20上的美国厂商主要集中在射频前端芯片(skyworks)、存储芯片(美光)、电池充电芯片(德州仪器)、WIFI及蓝牙芯片(赛普拉斯)等环节。

其中,又以射频芯片、模拟芯片等环节最卡脖子。

于是华为一方面靠自身的海思芯片进行攻关,一方面全力扶持本土的射频和模拟芯片公司。

2020年4月,P40推出,我们看看最新的变化。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可以看到,除了一块前端模块芯片(高通),和一块音频芯片(Cirrus Logic)依然采用美国货,其它的都已经全部交由海思来解决。

芯片去美化有了巨大的进展。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整体来看,美国元器件成本占比从一年前的15.3%,下降到了7.1%,降幅超过了50%。

另外韩国的成本占比,也从17.9%下降到了6.2%。

而国产占比,则从42.7%,大幅上升到62.3%。

几年下来,在华为的强力扶持下,大量国产供应商进入到华为的生态体系里,并伴随着华为的销量增长而飞速壮大。

比如做射频开关芯片的卓胜微,在得到华为的扶持后,2019年营收增长了170%,净利润增长了210%。

根据最新中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9.97 亿元,同比增长 93.64%;实现归母净利润 3.53 亿元,同比增长 130.99%。

最近在科创板上市的思瑞浦,则是本土信号链模拟芯片的龙头,也是华为重点扶持的企业之一。

2018年,思瑞浦的营收只有1.13亿元,净利润亏损881万,平平无奇。

但到了2019年,公司营收暴增至3.03亿,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也大幅增长至7000万元。

今年上半年,营收3.02亿元,增长211%,净利润1.22亿元,增长了737%。

可以说是火箭式的上升。

目前华为战略扶持的一批本土芯片企业,如山东天岳(硅材料)、杰华特(功率芯片)、深思考(人工智能芯片)、裕太车通(车载通讯芯片)、鲲游光电(VCSEL芯片)、新港海岸(高速接口芯片)等,预计在未来几年都将陆续在A股上市。

虽然说在当前的局势下,华为遇到了一些困难,导致这批华为系芯片企业的股价被情绪打压。

但君临相信,有中国庞大的市场做后盾,华为是死不了的,中国的芯片企业也终将在风雨后变得更为强大。


NO.7:美国软件在政企、金融市场上的被取代

今日之中国,美国软件在关键领域的被取代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手机操作系统方面,华为在全力推进鸿蒙系统的研发。

PC操作系统方面,涉及国家安全的政企市场,都已经被中国软件的麒麟系统、诚迈科技的深度系统取代。

办公软件方面,金山办公的WPS套餐已经很实用,在政企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

网易的有道云笔记,轻巧方便,在手机上有庞大的使用人群。

阿里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从上班打卡、客服CRM起步,发展到在线视频会议等无所不包的功能。

腾讯系的泛微网络,在企业协同办公上份额越来越大,业绩相当稳健。

不可忽视的,还有政企市场的去IOE化。

中国的金融、电信、交通等市场上,IBM的小型机服务器、Oracle的关系型数据库、EMC的高端存储设备,占有垄断地位。

由于这些行业对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非常重视,过去虽然对美国的软件有担忧,但也一直不敢动。

直到阿里巴巴率先突围成功。

阿里通过大规模采购浪潮信息的X86服务器,自研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构筑成新型的云计算系统,实现了对IOE的替换。

2012年的双十一促销,单日成交金额132亿元,超过1万家品牌参与,巨大的峰值运算考验被阿里的云计算系统给撑住了。

从此以后,阿里开始对外输出自己的云计算技术。

2014年,每年被春运火车票抢购搞的苦不堪言的12306团队找到阿里,寻求支援,第二年网站崩溃的情况便大幅减少了。

各大电信公司、银行等也开始了陆陆续续的上云迁徙,2016年中移动,2017年南京银行,2018年电信、联通和华夏、光大、浦发、中信等银行,2019年宇宙行工商银行也宣布了和阿里的深入合作。

通过上云来实现全面的去IOE化,正逐渐进入高潮。


NO.8:美国汽车正被自主品牌取代

美国是汽车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故乡,有着悠久的汽车文化,号称是“车轮上的国家”。

但你也许不知道。

中国是通用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比其本土美国市场的销量还要高,同时也是福特汽车的第二大海外市场。

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通用陷入破产保护,根据当时披露的财务数据——

通用汽车的北美和欧洲业务都处于严重亏损之中,完全是依靠中国业务的盈利才使得这家百年老店获得了十几亿美元的现金流。

但现在,这块美国车的福地,也变得风雨飘摇了。

2017年,通用品牌在华销量200万辆,福特品牌在华销量120万辆,美系车企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约12.3%。

2018年,份额下滑至10.5%。

通用在华销量196万辆,同比下降约10%,福特在华销量75万辆,同比降幅达36.9%。

2019年继续下滑,通用在华销量160万辆,同比下降约18%,福特在华销量56万辆,同比降幅达26%。

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销量跌幅为-26.2%,依然是十大车企中跌幅最大的。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虽然这两年,中国汽车市场也不太景气,但美国车的衰落势头无疑是最明显的。

很多媒体将这个现状,归咎于美国车的车型陈旧、技术落后、营销策略有问题等等。

但根本的原因,君临认为,不是美国车不努力,也不是中国人反美,而是自主品牌赶上来了。

在汽车市场的金字塔中,德国车占据塔尖的C级车以上位置,日本车占据中高端的B级车位置,美国和韩国车占据中低端的A级车位置。

过去,自主品牌主要覆盖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市场,但最近几年,通过发力SUV逐渐攀升到了外资A级车盘踞的9-14万元市场。

看起来,自主品牌都在搞SUV,跟美国车擅长的经济型轿车,井水不犯河水。

但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买外资A级轿车的人转向购买空间更大、配置更丰富的自主SUV,美国车的蛋糕被转移就这样悄悄的发生了。

韩国车在近几年的衰落,也是一样的道理。


NO.9:美国飞机的衰落和危机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工业最强大的国家,波音又是这个帝国的天之骄子。

2017年,波音正处于其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收入达到934亿美元,交付了763架大飞机,而未交付的累计飞机订单达到创纪录的5864架,相当于其7年的产量。

这一年,波音的营业利润达到了102.78亿美元,同比强劲增长76%,在财务表现上远远甩开了空客。

没有人能料到,仅仅一年之后,波音开始坠落。

2018年10月、2019年3月,两架波音737MAX飞机先后坠毁,引起舆论哗然。

在后续的安全审查中,产品技术问题成为关注焦点,人们发现,波音为了节约成本,竟然欺上瞒下,许多零部件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售后服务也避重就轻,饱受批评。

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其人员伤亡事故率比其他交通工具低,但飞机如果发生事故,那么将是铭记于历史的惨痛事故。

因此,“安全品质带来的信任”是航空工业最核心的品牌价值。

但波音在老大的位置上躺赚太久,他似乎已经忘记了。

2019年3月之后,波音再未接到737系列飞机的订单,这是波音历史上最畅销的飞机系列。

“世界最大飞机制造商”这个称号,也易主了,几十年来,来自欧洲的空客第一次击败了波音,成为新的老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20年的世界性疫情,让波音更遭受了空前的打击,旗下几乎所有飞机都卖不出去了,订单也被大面积取消,堆积在货舱里落满了灰。

波音的现金流已接近枯竭。

财务数据显示,自2019年四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的3个季度里,波音就合计亏损了40亿美元。

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未来。

据国际航空协会的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

过去在这个市场,波音每年能拿到占其营收三分之一的飞机订单,而现在,中国商飞来了。

国产的C919大飞机目前已经拿到了超过1000架的订单,并且预计2021年就将量产交付。

它对标的,正是落难的波音737max。

此前,中国商飞的另一款支线飞机——ARJ21,就已经获得了华夏航空、成都航空等本土航空公司的数百架订单。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飞机设计制造能力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波音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NO.10:美国高端制造业的隐忧

美国高端制造业最强大的代表无疑是通用电气,这家由爱迪生创办的百年名企曾长期位居美股市值榜首。

他开创了电气工业的盛世,掌控着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CT机等一系列王牌技术。

但这家王牌企业,最近十年却亏损不止,股价跌跌不休。

2000年的时候,通用电气的市值曾高达6000亿美元,但今年,他的市值只剩下500亿美元了。

不足当年的一个零头。

2018年,通用电气被剔除出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远去。

当然,我们也要清楚,通用电气的没落,只是其当年玩金融加杠杆玩出了火,最后被反噬的恶果。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通用电气再没落,其手中捏着的先进制造业市场,依然是中国人高山仰止的存在。

数据显示,2019年,通用电气和旗下的CFM国际合计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

通用电气在燃气轮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9.7%,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西门子(26%)。

在CT机,核磁共振等医疗设备市场,通用电气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30%,领先于西门子和飞利浦。

这里重点说一下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一台现代发动机拥有上万个零部件,需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和交变负荷的极端恶劣条件下长时间可靠工作,技术门槛极高。

而在众多的零部件中,叶片占发动机生产成本的35%,是最关键的环节。

在涡轮叶片的工作中,由于需要直接暴露于上千摄氏度的高压、高速燃气流中,同时承受复杂应力、热疲劳、燃气腐蚀等严苛考验,因此新型高温合金技术的突破又成了关键。

随着2016年国家两机专项启动、飞机和发动机产业拆分、中国航发成立,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机制障碍已被扫除,整个行业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新气象。

在A股上,以钢研高纳(高温合金)-应流股份(涡扇叶片)-航发动力(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已经出列。

各种技术节点也不断开花,比如——

歼10C、歼15、歼16、歼20等四代机、五代机,正陆续用国产的太行发动机替换落后的俄式发动机;

应流股份成为了通用电气、西门子、霍尼韦尔的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叶片供应商,截至2019年,公司航空航天领域营收1.78亿元,其中国际客户订单额超过一半。

钢研高纳近年来先后突破了第三代单晶合金、粉末高温合金、ODS 合金、Ti-Al 系金属间化合物等技术,第四代单晶合金也在研发中。

从最先进的高温合金材料、涡扇叶片,到航空发动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离通用电气的尖端技术还有很大差距,但量变到质变,两者的差距已不再是过去那么遥不可及了。


3


美国依然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仅仅是在老特任内的三年多时间里,中国在各个领域跟美国核心产业的竞争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进步。

美国的电影、餐饮、可乐、超市等消费龙头已越来越难在中国市场上,跟充满活力的本土企业抗衡,美式的消费文化正在退潮。

美国的手机、芯片、软件、汽车、飞机、发动机等核心科技产业,也正面临着中国对手咄咄逼人的挑战,危机已浮出水面。

2020年,在全球肆虐的疫情冲击下,中国的电子业和医疗器械行业却意外的迎来了出口的大幅增长,龙头立讯精密、迈瑞医疗的股价屡创新高。

中美之间的产业较量,将在下一个美国总统的任期里,拉开下半场的序幕。


中美十大核心战场,信息量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通用电气   波音   华为   中美   越南   阿里   信息量   销量   美国   中国   份额   本土   战场   芯片   很大   飞机   核心   美元   品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