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中国还有这些底牌

逆全球化,中国还有这些底牌

铁树开花,近期银行股终于涨了。

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顺周期的风刮的如此猛烈,真有那么点万物皆周期的感觉;

看下面这张各行业业绩增速表:

逆全球化,中国还有这些底牌

▲数据来源:兴业证券

正如全行业Q3业绩所示,由于疫情影响了全球供给,大宗商品水涨船高,营收增速虽不明显,但净利润大幅飙升,上游周期股表现最强。

中游的国防军工、基建高景气度依然,特别是基建在逆周期调节下,工程机械设备量价齐升,以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为首涨到停不下来。

下游必选消费歇菜,可选消费却开始接力,汽车和家电业绩大幅改善,长安、上汽霸气侧漏,海尔、美的竞相争艳。

现在终于轮到银行了。

从让利1.5万亿走出来后,受益于减值拨备压力的释放,银行单季净利润增速由Q2的-23.1%上行至Q3的-4.8%,总算搭上了顺周期的便车。

顺周期的彪悍走势,颇有点07年的感觉。

但现实是残酷的,顺周期就像40岁后的老男人,偶尔勃起还可以,持久力还是算了吧。

沧海桑田,世界经济再也回不去了。

1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如果时间倒回至本世纪初,那时的世界经济正如这句鸡汤文,充满了勃勃生机。

美国搞大规模刺激政策,推房地产和信贷消费,经济开始复苏。

欧盟携欧元威势,虹吸国际资本,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迎来最美好的时光。

日本,嗯,当没说好了,继续挂机。

中国则迎来国运转折点,成功入世。

在便宜就是王道的朴素理念下,中国制造开始攻城拔寨,并在之后不断升级,成功进化为发达国家的粉碎机。

欧美政府赚税收,跨国资本赚利润,中国工人赚工资,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助力下开始腾飞,2003年到2007年,中国GDP增速年年超10%,迎来中国工业化的巅峰期。

增量市场如此迷人,连银行、保险、券商等顺周期行业都爆发式增长,大象起舞,羡煞旁人。

钢铁有色等周期股,更是热得发烫。

现下正火的中远海控(601919),就是从那时发迹的。

世界经济蓬勃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大增,导致了海运的快速繁荣,BDI指数2002年年初才900点,2004年已达到6000点,2007年更是高达上万点。

受益于海运的繁荣,中远海控炸了。

营收从2002年的190.4亿增长到2007年的981.3亿,净利润则从-15.01亿暴增至190.9亿,成长性爆表。

07年6月仅上市4个月,就草率地翻了4倍。

在当时,顺周期就是成长股,就是赛道,就是核心资产。

紧接着经济危机爆发,周期股由盛转衰。

这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

中国经济调速换档,GDP增速逐年下行,由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中国迈入后工业化时代,旧经济被新经济取代,周期股的成长性就此丧失。

更严重的是,世界经济增长停滞,开始迈入“存量时代”。

原因正如泰勒·考恩所说,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技创新的停滞。

美国采摘了所有“低垂的果实”,现下除信息技术还在进步外,再难找到其他的经济增长点。

所以任正非在访问北大时才说:

"学者们要敢于向上捅破天,走到国际最前沿。"

中国未来要想登顶,科技是必由之路。

为促进经济增长,全球开始协同放水。

但大力出奇迹并不靠谱,全球几大经济体中,日欧已经彻底佛系,即使干到负利率,资金仍不愿进入实体经济。

11月18日,中国在欧洲发行了40亿欧元的主权债券,其中五年期收益率为-0.152%,是我国首支负利率主权债券。

在国内肯定是被吐口水的份,居然引得欧洲各国央行、主权基金、超主权类及养老金等疯抢,订单规模达发行量的4.5倍。

这并不算什么,更科幻的都有。

丹麦去年还发行过年利率为0.5%的十年期贴息购房贷款,也是全球首个负利率贴息房贷业务。

你买房,我买单,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当投资不能产生利润时,就是这样可怕。

全球发达国家除美国还有科技树可攀登外,已集体沦陷。

中国为何能崛起,就是因为当科技停滞时,只能拼规模,而这正是我们的强项。

就算是信息技术,以当下最火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来说,也只有中美这样的超大体量,才最可能实现突破。

2

在君临看来,全球化就是合伙吃火锅。

美国是攒局和提供火锅底料的;

澳洲南美中东是提供食材的;

中国则是提供场地和服务的,加工食材和佐料,再配套端盘、打汤、下菜等各种服务。

在增量时代,火锅底料花样不断,原材料越来越多,服务也在不断改进完善,都挺好。

美国作为攒局的,是规则的制定者,吃的最多,还对聚会人员提出各种要求。

比如日欧,有自己的火锅底料,不时觊觎老大的位置,美国当然不含糊,依靠超高武力值把胖子欧盟和战五渣日本收拾的服服帖帖。

其余聚会人员,中东国家提供油和能源,南美提供肉食,澳洲提供鱼和牛奶……

在吃火锅的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细到谁提供火腿肠,提供多少根都安排的明明白白,这固然能做到术业有专攻,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可体系越稳固越是桎梏,弯道超车只能是奢望,且增量市场还好,大家有的吃,没问题。

科技停滞后呢?

美国无法提供新的火锅底料,增量市场没了,火锅只有凑合着吃,但僧多粥少,谁不想多吃呢?

全球内卷化开始了。

欧美主导的分配方式让全球财富集中到少数国家少数人手中,缺少财富的大多数没法涵盖整个社会产品和服务,最后集体干瞪眼。

各国开始通过互相倾轧争夺资源,开始比烂,谁先挺不住就能让大家高兴下,这方面美国天赋满满,日韩、中东、南美、东南亚全被他虐过。

先看欧盟的内卷化。

德国曾是欧洲病夫,但靠着施罗德的改革换来德国制造的强大战斗力,在欧盟取消关税和汇率壁垒后,把全欧的制造业都打没了。

德国贸易盈余经常性地超过其他欧盟国家之和,贸易顺差更是连续四年全球第一,就这样还不用承担任何义务,只是每年象征性地缴点会费,白嫖欧洲毫无压力。

但其他国家也不是吃素的,以南欧猪国为首全靠借债度日,然后撒泼打滚赖账,德国要把欧盟撑起来,只能忍着恶心帮他们擦屁股。

这在欧盟内部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同时跨国公司通过绑架政府获得超额利益,政治家通过鼓吹福利迎合选民,普罗大众则在高福利中撕B调剂生活,再次形成完美的闭环。

活成白莲花的欧盟,毫无未来可言。

欧盟就这样都还算好的,日韩内卷化更严重,经济停滞,阶层板结,普通人已经没法凭个人努力实现阶层跨越。

能当昭和男儿,谁愿做平成废宅?

离不开的三星更是想想都令人窒息。

我已认命你随意的风气,正是在难以改变现实秩序的情况下,对社会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美国同样在内卷化。

华尔街独享全球化红利,还有政府的低税收补贴,赚得盆满钵满。

中产则在产业外移的困境中挣扎,为点残渣剩饭打出狗脑子,还要被高昂的教育医疗费用压榨,惨不忍睹。

底层更不用说,压根没生存空间,资本家唯恐其死的太少。

放水时同样只有华尔街能享受资产增值,中产拿着死工资心里MMP,底层民众也唯有在施舍中感受到慈父的关爱。

3

在全球内卷化时,我们也开始步后尘。

最典型的就是顺周期彻底凉了,连行业分析师都不堪受辱纷纷换道。

专利带来效率,垄断产生效益。

航运业的三大联盟,水泥行业的限产联盟,钢铁的产能联盟……

供给侧改革虽然让传统行业老树发新芽,但马太效应下中小企业开始集体吃面。

中小创已死,核心资产当立。

但核心资产享受估值溢价,本就是经济停滞社会板结的表现,在成熟行业再无逆袭的可能。

再比如阿里京东的崛起,固然是社会经济的进步,但也是踩在别人尸体上崛起,空荡荡的商场店铺就是明证。

成长期让利于民,成熟期照样羊毛出在羊身上。

对内压榨商户,对外忽悠消费者。

电商节时,你想的是打折,它教你玩的是奥数,是脑筋急转弯,只想把自己的手打折。

资本的本质是嗜血的,不然也不会有蚂蟥。

这时就体现出领导层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提出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用新经济向全球要增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是趟趟路。

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我们从光伏和LED开始,人工智能、3D打印、新材料……

新经济全面开花。

现在已经在手机产业链、新能源车产业链和半导体产业链三大战场争夺全球市场。

美国越发觉得哔了狗,本以为入世后会同化中国,谁知在国企、金融等关键领域我们头铁的可怕,摸着石头过河的仍是从前那个少年。

全球化是华尔街的盛宴,但也成了中国崛起的最大助力。

特别是我们将目光瞄向半导体后,美国彻底不淡定了,奥巴马赶紧把TPP掏出来,我们要这样玩:

全面取消关税,别搞产业保护政策;

禁止政府主导,限制国企,也别搞产业扶持政策;

更大范围的开放,实现金融、投资、技术等关键领域全覆盖……

这就是让资本主导一切,政府靠边站。

如果中国加入TPP,等于自废武功,但日本、澳大利亚等狗腿子纷纷跪舔,爸爸继续爱我。

奥巴马搞TTP是站在美国立场,更是站在华尔街立场,可这样搞却会使美国彻底空心化,制造业全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连渣都不剩。

到时候美国就剩金融业,以及农业?

毕竟资本无国界,屁民等死好了。

这种伤敌250,自杀1000的事,美国人除非脑袋瓦特了才会干。

所以不止共和党反对,连民主党也有很多人不赞成,在这样的时刻,疾呼把工作留给美国人的川建国怎能不受欢迎呢?

沉默的大多数,太需要这样的代言人了。

特朗普上台后,重拳出击,功过暂且不论,对世界最大的影响是把全球化搞没了。

4

经济利益是一切政治现象的本质。

特朗普不搞全球化,主要是在他看来对美国弊大于利,至少对他的铁杆们是这样的。

全球化能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但全球化也将马太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导致贫富差距巨大。

这不是二八的问题,已经是1:99的问题。

全球化还加剧了白左泛滥,多元文化盛行,黑命贵、LGBT等政治正确导致社会撕裂,种族矛盾加剧。

再说全球华的受益者是谁?

是跨国资本,是Anywhere people。

受害者是谁?

是中下层,是建国的铁杆。

利益不同,立场就不同,全球化好只是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况且经济增长靠的是科技革命,是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现在经济增长已经快到极限,如果不发生第四次科技革命,内卷化会把中下层逼疯。

从以往来看,早该在枪炮声中重新洗牌了。

我特朗普宣布,全球化结束,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特朗普这次虽然落选,但其背后创纪录的7000万张选票,已经预示着世界向右不可逆转,迎接逆全球化的风暴吧。

千万别指望拜登能力挽狂澜,在栓条狗都能赢特朗普的背景下,不能对睡王要求太多。

拜登也“不负众望”,团队成员超半数都是女性,尽显民主党特色,以黑珍珠卡玛拉·哈里斯的强势,拜登能挺过四年就烧高香了。

当全球化不再,多极化格局越来越明显时,抢占主导权就很有必要,毕竟我们是世界工厂,需要全球市场,需要把盟友变得多多的。

在权游中,小指头这老阴比曾说过:

“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

君临深以为然,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固然有风险但更要看到机遇,我们要争夺主导权就是要先下手为强,以竞争求生存,以联合求发展。

这次乘着两位老同志大意没闪,成功签署RCEP,意义重大,我们总算成功迈出第一步。

要知道以往在美国的岛链封锁下,我们身边全是豺狼虎豹,近的有日韩印度,远的有菲律宾、澳大利亚……

放眼全球都没啥靠得住的盟友。

这也是陆权国家的悲哀,身边全是捣蛋鬼。

无论是签署RCEP,还是东北亚自贸区,都有重重阻力,难度不比西方取经低。

这次能成功原因很多:

美国的乱局,疫情的反复,我们在疫情和贸易战中吊炸天的战斗力……

同样也是因为经济不行了,各国开始给自己找退路。

14亿人的大市场,不香吗?

5

RCEP签署后,接下来就是中欧投资协定。

从现有局势看,年内通过大有希望。

届时兼有欧盟和RCEP两大市场,中国的路将前所未有的广阔,相比“双循环”明显改善。

但我们要明白,在全球经济停滞时,只有中美经济在稳健增长。

美国要继续称霸全球,必然要把中国压住,我们要发展,也少不了与美国竞争,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等睡王腾出手来,考验将再次来临。

相比懂王的率直,民主党那群老阴比要凶残得多。

RCEP和欧盟真靠得住吗?

先看RCEP,问题很复杂。

东盟诸国虽然诚意满满,但南海问题就是雷,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日澳新等国又是美帝的传统狗腿,这次虽然签署了RCEP,但都是些骑墙派,在天天要对美国大兵唱征服的情况下,诚意有多少?

如果美帝祭出胡萝卜与大棒,还会硬着头皮给慈父添堵?

前者在处理南海问题、台海危机时,我们要有超高的智慧来协调各方利益,同时还要顶住西方的舆论压力及潜在的军事威胁。

后者更要我们主动拉仇恨,帮这些狗腿减轻压力,否则他们分分钟变脸。

如果做不到,终究一地鸡毛。

再看欧盟,同样是老大难。

先说德国,白嫖欧盟,日子别提多滋润。

但当德国制造遇上中国制造,如果德国制造翻车,默克尔还愿意?

默克尔虽然希望欧盟成为中美之外的第三极,但她的接班人,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却在欧洲战略上有自己的看法。

11月2日,她在网上发表文章:

“如果没有美国的核能力和常规能力,德国和欧洲无法保护自己。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此后与马克龙不断飙戏。

显然在卡伦鲍尔看来,在德国军队战五渣的情况下,与其让法国掌控欧洲,不如继续保持美国当世界老大,德国当欧盟老大的局面。

而马克龙空有一腔雄心,奈何却是个穷B。

马克龙虽然心心念念要建欧洲军,可看看法国境内声势浩大的黄马甲运动,仅仅是因为对柴油征收6.5欧分的税。

以法国人不作不死的天性,愿意牺牲福利建欧洲军?

指望欧盟反击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卡伦鲍尔的发言,更是为中欧关系平添几多变数。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情况。

总的来看,在这个全球向右,经济停滞的时代,签署RCEP后,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

而美国,自从特朗普打开潘多拉魔盒,就再也回不去了,在两党的角力中,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更荒诞、更民粹、更撕裂的美国。

7000万铁杆,还在等那个男人满血归来。

保持定力等待吧,等到瓜熟蒂落的那天。


逆全球化,中国还有这些底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三星   民主党   中国   华尔街   南美   中美   底牌   欧洲   德国   美国   增量   欧盟   周期   资本   经济   全球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