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瑞穗(·みずほ)银行

在7月16日,瑞穗(みずほ)银行历时20年,花费20多万人月总投资超过4500亿日元的新系统终于上线了。一时间岛国的程序员全都奔走相告,甚至有人表示“没有参加过这个项目的程序员人生都是不完整的”。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日本网友留言

新系统之所以如此难产,来源于瑞穗银行复杂的结构。在上世纪90年代,由日本的房地产产生的危机逐渐蔓延到金融行业,众多银行陷入亏损和不良资产暴增的困境,银行间合并就成了度过难关的手段之一,瑞穗银行也是在此期间由第一劝业银行,日本兴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合并而来。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瑞穗银行合并经历

参与合并的三家银行可都是大有来头。富士银行是日本六大财阀之一安田财阀旗下的核心银行,拥有超过130年以上的历史,是日本最古老的银行之一。为了拯救当时的四大证券公司之一,同属安田财阀旗下的山一证券而发放了大量的贷款,但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各种固定资产投资大幅缩水,最终山一证券宣布解散(日本解散和破产不同,解散是主动申请交回营业许可证,山一证券当时还清所有债务还有相当的结余)。作为关联银行的富士银行也遭受重创,不得不选择合并。第一劝业银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的准备金,日本兴业银行则是二战后专门提供长期贷款振兴企业的"长期信用银行"。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三家银行系统各不相同

参与合并的三家银行都有实力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系统统合来说可就是很大的麻烦事。三家银行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家银行的不同业务也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因此将如何有效地将三家银行的业务统合在一起就成了新系统最大的问题。

在1999年8月三家银行发布了合并生命之后,统合系统就在紧急开发之中。但是三家银行自身业务流程各不相同,数据设计也都有各自的规约,因此统合起来十分困难。最初设计的统合系统只是为了保证合并后的银行可以展开业务,对于可能发生的异常没有意识到风险。

最初系统设计完毕交付后,因为海量个人数据的涌入导致日本兴业银行的系统完全无法处理,于是第一次系统统合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在于三家银行面对的人群并不相同,日本兴业银行主要以大客户为主,系统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大量数据并发执行的问题。于是作为妥协三家银行只好合并为面向大企业的"瑞穗银行"以及面向中小企业及个人的"瑞穗コーポレート銀行"。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三家银行合并为两家银行

统合系统开发的另一个难关则是来自合并后瑞穗银行高层的"对等合并"指示。每家银行的专业人员都只了解自己银行的业务,想要完成"对等合并"基本是天方夜谭。但是高层并不了解银行系统的复杂性,而这一次的系统业务整合也牵扯到了合并后的权力斗争。合并的三家银行体量相当,内部权力斗争自然十分激烈。不仅涉及到对于分行的保留和裁撤,对于系统的取舍也是争执得十分激烈。来自三家银行的高层都想保留自己银行的系统,或者以自己银行的业务为主体。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在“平等合并”方针下每家银行选择部分系统

最后妥协的结果是勘定系保留了第一劝业银行旗下由富士通开发的STEPS系统,成为面向中小企业及个人的处理系统。日本兴业银行旗下由日立制作所开发的C-base系统被保留下来成为面向大型企业的处理系统。而富士银行旗下由IBM开发的TOP系统则被放弃。

作为补偿情报系则选择了以富士银行原有的情报系为主体成为新系统的组成部分。证券系则保留了日本兴业银行的证券系系统,国际系又选择了第一劝业银行的系统。可以明显看出新系统开发由于"平等合并"的指导影响,所以不得不同时使用三家银行的系统来完成"平等"这一目标。由于采用了不同银行的不同业务系统,结果导致每个系统之间的接口全部需要重写。而最终统合出来的系统也只是平衡各个银行间的关系,根本就没有考虑系统的可用性。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其他银行合并方式

而日本国内的其他两大银行巨头三菱东京UFJ和三井住友银行的系统统合选择就十分聪明。

三菱东京UFJ集团最终选择以三菱银行旗下的IBM系统为主进行统合,住友银行和樱花银行选择以住友银行旗下的NEC系统进行统合。这样以一个银行为主将其他银行的业务增加进来的做法让系统开发的难度大大减少,所以这两家银行的新系统开发就很顺利,也很快就完成了。结果只剩瑞穗银行自己一家银行因为要满足"平等合并"而在风中凌乱……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2002年上线即发生重大事故

最终2002年4月1日这一为了满足"平等思想"的妥协系统上线当天就发生了大规模的障害,上线当天就有105000笔汇款没有到账,接下来几天无法到账的汇款继续大幅累积,并且因为积压的原因导致汇款速度大幅下降,到4月5号未处理的汇款已经达到了250万笔。更为严重的则是大约3万笔的电气,水道,燃气等公共费用出现了双重扣款的问题,也就是一笔费用发生了多次扣款。最后查明故障的原因是第一劝业银行的富士通系统接口部分在进行三个银行统合业务时改修错误。虽然查明了原因,但是到解决问题为止已经经历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这对于瑞穗银行的信誉产生了巨大的打击。金融厅也对瑞穗银行展开了调查,并且下达了"业务改善命令"。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2011瑞穗银行大规模障害过程

但业务改善也只能继续对"平等合并"产生的这一系统继续缝缝补补,却无法改变根本问题。结果2011年3月,由于东日本大地震,瑞穗银行也开通了特殊捐款账户。一时间大量捐款涌向这一账户,结果突破了系统内部设置的单一账户上限值,最终导致汇款核心业务直接崩溃38万件合计超过4900亿元的汇款业务无法处理,接下来几天更多的汇款涌来导致系统负荷进一步增加,16日全部汇款功能无法使用。到18日为止最大累积了116万间合计8296亿元的汇款无法处理。一直到23日才最终解决问题。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瑞穗银行高层道歉

连续两次大型事故让瑞穗银行的声誉也跌到了谷底,所有的压力也都集中在瑞穗银行的新系统——MINORI身上。为了确保不再出现恶性事故,MINORI系统的开发周期也一再延长。最初预定2016年初完成,但实际进度无法跟上,只能又进行了两次延期,并进行了上百次演练,分9次做了数据迁移,所以最近两年瑞穗银行一碰到三连休的时候所有转账汇款以及ATM取款业务全部无法使用,就是在为新系统做准备。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每当三连休瑞穗银行就会进行部分系统测试

历经千辛万苦,总人月数超过20万,投资超过4500亿的系统终于在2019年7月16日上线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没有出现大型的故障,这对于瑞穗银行的高管和所有参与了项目的软件工程师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耗资4500亿历时二十年,瑞穗银行终于完成一套出现即过时的系统

基于三个系统做出来的新系统

但是基于20年前的设计思想从而开发出来的系统也就意味着完成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依然依赖于传统的IBM,富士通和日立的架构,对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考虑不足也为瑞穗银行留下了隐患。

所幸的是MINORI毕竟是整合完毕的系统,在此基础上添加诸如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功能也比原来并行的三套系统要容易得多,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瑞穗   人月   住友   富士通   劝业   富士   财阀   银行   系统   日本   汇款   平等   旗下   业务   数据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