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的人为灾难,验证“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1934年6月30日,一位年轻的建筑师站在一间屋子里,望着一滩在德国大清洗中被枪决的一个熟人的血迹,决定像浮士德那样把灵魂卖给一个要做大事的党派。最终,他找到了这个作为诱惑者的买主,在他看来,这个诱惑者的魅力不亚于歌德。随后,他参与了一场旨在统治世界的战争,并担任了帝国军需部长,用他的卓越才华和组织天赋(包括使用奴隶),使德国在盟军的猛烈轰炸下仍然保持武器生产,延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间。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其显赫,许多人视其为纳粹德国希特勒后的二号人物。这个名字叫阿尔伯特·斯佩尔,而他的灵魂的买主——“要做大事”的党派,叫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这个党派更响亮的名称是“纳粹党”。

战后,许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斯佩尔和数百万年轻人被纳粹主义洪流所席卷,但他们却发自内心地投入到纳粹主义的实践之中,为什么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会受到诱惑,出卖自己的灵魂?美国欧柏林大学环境研究和政治学教授奥尔认为,是德国这个当时教育最发达的欧洲国家,“在最需要公民教育的时候却没有公民教育”。于是,这些年轻人被技术潜力迷惑了双眼,将单纯的技术作为自己所执著的事业。而这些他们狂热投入的技术产出,最终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好吧,其实用正常叙事语言来说,应该这样表述:如果没有正确的“三观”指导自身的行为,那么,那些有着卓越才能的人能力越大,给这个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前面所说的奥尔教授就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理想、更有道德、更有可持续发展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他认为,目前地球频发的环境灾难,其根源就在教育的失败。他相信,“以热爱生命为基础建立的教育,会让我们的本能和潜能觉醒”。而在目前,这种“本能和潜能”在工业社会的功利心态下,很大程度上处于“休眠和荒废状态”。

不过,他的这种理想显然不容易得到广泛支持,特别是在技术席卷全球,并改变了人们生活与生存状态的今天,使更多人更加迷信技术的力量。在我们的印象中,也常常有许多类似这样的看法:科学是超越国界、思想的“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这也成为“学术原教旨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

但是,在我看来,如果“科学”如此超脱于人类的思想存在,那么,它就应该是类似于上帝一般的存在,自古就有,亘古不灭,可随取随用,而不可能是在人类的创新理念中逐步发展。无论是蒸汽机的出现、原子弹的爆炸,还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应用,以及附着于这些技术背后的奇思妙想,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来i不是自古就有的“客观存在”。

科学的原理和技术作为“客观存在”的部分本身没有思想,只有规律和物质,但是,科学家有!

正由于对于科技本身的迷信,以及对“术业有专攻”的极端化理解和推行,使得目前我们的教育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间设置了人为障碍。理工、建筑等自不必说,就连经济学这种社会科学,也过于放大了“客观经济规律”,许多经济学家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名,用“世界是这样的”来对抗和抵制“世界应该是这样的”。缺少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的热爱,以冷冰冰的“规律”看待市场的运行,验证了美国古生物学家S.J.古尔德的话:“我们不会去努力挽救我们不爱的东西。”而我们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所谓“经济规律”,是由无数市场主体的利益追求形成的,“经济规律”证实了人的物欲存在,却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存在,也是可以改变的存在。

学术原教旨主义为“防止被情感淹没”,提倡科学作为一种工具,可以服务于扭曲、狭隘、冷冰冰、无感情的世界观,而不能为谦卑、敬畏、神秘、惊叹等情感的所影响。奥尔批评这种学术原教旨主义,指出激情、感情与真正科学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错综复杂、相互依赖的关系。科学,在最佳状态下,是由激情和情感推动的。”他得出一个结论:不要把四肢和情感隔离,而要学会协调,并训练它们以更好地利用。

基于教育的不完善,使“能力大”的人对地球造成的巨大危害,包括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排放、物种灭绝、海洋退化、生态恶化,以至于极端市场观念、文化暴力、广告蒙骗的种种,奥尔希望,教育应当“去培养那些幼小心灵,使其无害于这个被生物圈包裹的星球。”

奥尔的研究和思考,其价值显然不局限于一国一地,而是有着其普遍意义。

本月的12日,天津那声隆隆巨响和冲天火光,也正验证着一些缺乏责任、迷信技术和数字、没有底线、没有对生命的爱的“有能力”的人,对人类所带来的危害有多么巨大。每一次类似的灾害,特别是人为的灾难,都会让我们爱的本能和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觉醒,但是,这一次次用现实灾难换来的觉醒,其代价却是社会所无法承受之重。如果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缺少悲悯情怀的“技术控”,那么,最终人类的“客观规律”,恐怕也只有走向毁灭一途。

奥尔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能力越大,危害越大”的教育根源。那么,教育以热爱生命为基础,本科教育以通识教育为根本,让杰出的科技人才首先是具备爱的责任和能力的人,这,大概是解决当前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本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灾难   纳粹主义   买主   德国   党派   潜能   迷信   本能   客观   规律   人类   能力   科学   情感   社会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