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给小偷的“业界良心”点个赞

可不可以给小偷的“业界良心”点个赞

偷吃了方便面,还把碗也洗干净了,听过小偷入室行窃的,但很少见过这么仔细的小偷。1月21日,犯罪嫌疑人朱某因涉嫌盗窃罪被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为什么用了碗后还洗干净?据朱某交待:“因为饿了,我在他们办公室抽屉里拿了一些零食,躲到阁楼泡面吃。因为想到自己有乙肝,怕传染别人,我吃好后把碗筷洗干净放了回去。”(1月22日《现代金报》)

在网上,这位小偷的行为“感动”了网友,被许多网友誉为“业界良心”。一位网友甚至赋诗一首:“温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偷吃方便面,碗筷洗干净!盗贼有君子,庙堂藏小人。”其间虽有过誉,但一位违法者的小小举动给社会依然带来了温暖。虽然这位违法者的行为中有“大恶”与“小善”之别,但这种“盗也有道”,恪守一定道德准则,不放任自己危害性扩散的行为,还是值得表达敬意。

在“次道德”观念中,社会鼓励违法者在实施自己的违法行为时,尽量不做于己无益、于人有害的事。比如:偷到钱包,拿走钱后将证件等物品想法还给失主;抢劫财物,不要对受害人进行身体伤害;报复他人,不要牵连无辜者。这样,只针对自己的目标,而不放任自己的行为,法律上也对这种行为进行相应的肯定,可以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尽量减轻。

正如在本案中的朱某,虽然他由于知识缺陷,并不知晓乙肝在普通接触中不会传染,但居于其心中“不传染他人”的道德理念,在使用了碗筷后进行清洗。小偷在世人心中都是“好吃懒做”的代表,而朱某居然不怕麻烦,清洗自己使用过的碗筷,无怪于网友赞其“有良心”。许多人虽入歧路,但事实上良心未泯、人性依旧,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坚守,重归正途会容易许多。

反观一些普通的市民,在生活中、工作中不守基本道德,没有道德底线,心中没有坚守。这样的人,如果受到生活等各种因素影响而误入歧途,极容易不讲规则、不择手段,也不会克制自己的行为,使得自己的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远超其个人所能提到好处。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也不会有行为的底线,这也正是提倡“次道德”,鼓励朱某这样有底线行为的根本原因。

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虽然在立法上对“次道德”有相应鼓励,但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执法者中显然还缺少对“次道德”的敬意,没有形成对“业界良心”进行鼓励的社会氛围。去年初,几位违法者绑架他人,因被绑架者身上没有钱物,不仅放了受害人,还给受害人洗脸、贴创可贴、说好话、把10元钱还给他,送到他认路的地方。令人惊异的是,相关负责人在通报这起绑架案时,竟笑着摇头:“史上最傻绑匪,非这哥仨莫属了。”

对违法者减轻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在面对公众媒体时不但不进行鼓励性评价,反而进行嘲笑和调侃,让人疑惑这种观念的导向到底在哪里?事实上,在社会上形成对违法者“业界良心”的鼓励氛围,正是对社会整体道德的一种鼓励态度。如果社会对违法者的“业界良心”都不鼓励的话,那么,社会上的诸多反道德行为也就失去了谴责批评的基础,这才是真正的社会道德滑坡的前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小偷   良心   违法者   业界   危害性   受害人   碗筷   敬意   乙肝   社会上   底线   道德   心中   网友   社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