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获取本报告PDF版请见文末

出品方/分析师:天风证券 李鲁靖


1、海目星:“激光+智能自动化”领头羊

1.1. 深耕激光和自动化领域,成为行业领跑者

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激光光学及控制技术、与激光系统相配套的自动化技术,并持续强化这两大核心能力,目前已成为激光及自动化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发展,紧随时代潮流,于2016年进入动力电池领域,2020年实现科创板 上市。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目前公司已具备面向多元化应用市场、多层及行业客户的综合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在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等应用领域,公司积累了如Apple、华为、富士康、伟创力、立讯精密、京东方、蓝思科技、特斯拉、CATL、长城汽车、蜂巢能源、中航锂电、亿纬锂能等行业龙头或知名企业客户。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1.2.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子公司遍及全球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赵盛宇先生,现担任海目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其通过持有鞍山海康80.3%股份、海目星投资92.3%股份、深海创投90%股份间接持有海目星股份。聂水斌为自然人股东,直接持有2.1%海目星股份,并通过持有19.7%鞍山海康股份间接持有海目星,现担任海目星公司副董事长。

公司有多家子公司,范围遍及全球。

公司积极开发境外市场,设立美国海目星及意大利海目星,寻求海外市场增长点。子公司主营业务分工明确,广州海目星主要负责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其他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机械零部件加工等。

鞍山海目星经营范围主要为激光设备、钣金产品、激光发生器等。江苏海目星主营业务包括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钣金激光切割机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股权结构图及子公司结构图(截至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如下。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1.3. 产品多元发展,通用激光设备占据核心地位

深耕激光和自动化领域。公司作为激光和自动化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消费类电子、动力电池、钣金加工等行业的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在激光、自动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领域已形成较强的优势。

公司的主要产品分为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显示及脆性材料精密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三类。

1)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覆盖了下游方形、圆柱及软包电池的部分生产环节。

2)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产品主要包括激光打标设备、激光焊接及自动化生产线和钣金激光切割设备。

3)显示及脆性材料精密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主要采用皮秒、飞秒激光器应用于屏幕、玻璃、陶瓷等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部件的切割、标记、曝光等。具体产品如下图所示: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动力电池发展空间大,将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来源之一。

近年来,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市场空间广阔。根据GGII数据,2014-2019年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复合增长率达75.95%。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产能结构调整、行业集中度提高,动力电池成本下降以及无钴电池、CTP、刀片电池等新技术革新,预计未来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公司把握时机,2019年公司首次实现与特斯拉签署设备销售合同,正式进军动力电池国际 市场,预计未来国际市场收入将进一步增长。

公司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未来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将成为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之一。

图 3:公司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产品示意图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1.4.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归母净利润屡创新高

公司营业收入在2016-2020年不断增长,屡创新高。2016-2020年营业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5.09%,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3.2亿元。

公司归母净利润近年来的不断增长体现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2016-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增加,特别是在2018年和2019年实现了大幅增长,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2016-2020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为71.92%。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是公司毛利润的主要来源。

2017-2019年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销售的毛利润占据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润的半数以上。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销售是公司毛利润的另一大主要来源。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和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销售收入占据绝大部分。

2016-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主要体现在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和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两个领域的增长,2019年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收入为5.2亿元,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收入为3.3亿元。

图 6:2017-2019年海目星主营业务毛利构成(%)

图 7:2016-2019年海目星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公司ROE略有下降,2020年为5.6%。

公司ROE在2018年和2019年较高,分别为16.43%和22.24%,但在2020年却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利润减少。

公司十分注重研发能力的提升,对激光自动化领域进行全面的研发布局,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研发支出在2016-2020年稳步上升,2020年公司研发支出为1.1亿元。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经营活动现金流上升明显。

公司2017-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低,从2019年开始较为明显的上升,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达到1.9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毛利率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基本保持一致步调。

2017-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维持在29.5%-36.5%之间,公司利润水平较为稳定,作为毛利润主要来源的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销售毛利润和公司主营业务总体毛利润呈现同样的趋势。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1.5. 合理分配资金,建设募投项目

激光及自动化装备制造是国家科技与产业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市场空间大因此公司的募投资金将使用在激光及自动化装备扩建项目和激光及自动化装备研发中心建投项目中是可行的。

由于公司一直专注于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用于提升公司锂电激光设备的生产能力,有利于公司优势产品的进一步扩张。同时,研发中心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丰富公司产品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应用。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2、动力电池:成长驱动力强劲,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2.1. 电动车:车企共推电动车发展,锂电池需求持续上升

电动车在车企的渗透率明显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主要车企2020年相对于2019年在电动车的渗透度上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以大众、宝马、戴姆勒等为代表,个别企业电动化进度较为迟缓。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车企共同启动电动化发展大潮,锂电池需求到2025年有望达到800GWH以上。

按照大众、宝马、戴姆勒、丰田、现代等企业的电动车规划,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车需求将达到1568万辆,对当年汽车市场渗透度达到17%。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旺盛的电动车需求,将有望带动合计接近808GWH的锂电池需求,其中纯电动需求约为747GWH,混动需求为62GWH左右。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2.2. 叉车及电动工具:对锂电池需求同样旺盛

叉车为动力电池的另一需求。根据中国电动叉车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到2020年我国叉车电动化程度达到51.27%,其中锂电叉车渗透率为39.30%左右。

假设叉车行业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为10%,锂电叉车渗透度提升至60%,我们估计叉车领域对于锂电的需求量将达到37GWH左右。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电动工具对于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

电动工具呈现无绳化+锂电化大趋势,我们估计到2025年电动工具对于锂电池需求将有望达到17.76GWH。

图 12:2019-2025年全球电动工具锂电池装机量(GWh)

图 13:2019-2025年中国电动工具锂电池装机量(GWh)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2.3. 储能:锂电降本+补贴带动储能市场需求快速释放

各地有关储能补贴政策不断推出,带动储能市场需求。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推出储能项目补贴,我们认为储能市场具备较大的潜力,有望成为锂电下一重要成长级。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2.4. 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广阔,产能仍有较大缺口

动力锂电池需求不仅由电动汽车带动,其成长驱动力还包括工程机械+电动工具+储能+两轮车等等,我们预计到2025年动力锂电整体在产能利用率70%的情况下,需求有望达到1592GWH。

锂电厂商通常不能达到产能利用率100%,所以在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会高于1114GWH, 这个里面的主要原因系:

1)电池产线生产不同电池间切换时间较长;

2)电池厂商一般会提前扩产,因为电池扩产需要时间较长,因而当年产能一般不会与当年需求100%匹配,产能都会偏大;

3)大量的电池产线是处在持续的调试、更新中的;

4)电池行业仍吸引新进入者加入竞争,尤其是欧美厂商,囚徒困境仍存在。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按照近几年来全球头部企业的产能占总体锂电出货量的比例来看,目前的供给端基于需求端有较大的缺口,未来成长空间明显。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3、海目星:激光+自动化,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3.1. 专注研发能力,产品持续升级

公司作为一家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提供商,不仅具备将激光同自动化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同时拥有激光器设计及生产能力,在激光和自动化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激光光学及控制技术、与激光系统相配套的自动化技术等。

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和显示及脆性材料精密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三大主营业务方面不断技术升级,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对产品技术不断进行更新迭代。

图 14:公司设立以来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演变情况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公司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多领域产品齐头并进。

随着公司研发能力的不断进步,公司产品实现了多方面的技术升级。激光器设计方面。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的激光谐振腔光学设计技术、皮秒激光器能量放大技术等设计和控制技术的应用。成功开发出20W紫外纳秒激光器、35W绿光纳秒激光器等系列产品,其加工功率高于国内同行业大部分同类产品,激光光斑圆度也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

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方面。

公司研发并应用了包括专业管材激光切割器、激光清洗机、激光锡焊机等在内的产品。产品主要面向消费类电子、钣金加工等行业,通过激光与自动化的系统结合,为相关领域提供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方面。

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是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设备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公司十分注重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公司开发并推出了高速激光制片机、电芯装配线、激光切割分条一体机等设备。 显示及脆性材料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方面。公司新研发出包括全面屏全自动激光切割机、OLED激光钻孔切割一体机等在内的一系列产品。

3.2. 坚持大客户战略,积极覆盖行业龙头或优质客户

公司主要客户来自发展速度较快且需求空间大3C消费电子或锂电池行业。公司多年来在这两个行业进行深耕细作,在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及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发了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与之相适应的是,公司不断加大客户开发力度,在扩大客户基数的同时与行业内龙头或知名客户建立了稳定且深入的合作关系。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作为国内重要的动力电池设备供应商,自成立以来就定位于服务下游各应用场景的龙头企业,专注于优势产品的推广,并不断巩固产品领先性。

2018年公司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下游客户主要为格力智能、宁德时代、力神新能源 有限公司、欣旺达和青山控股,分别实现7,081万元,4,710万元,2,388万元,1,292万元和 1,282万元的收入。

2019年公司获取了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宁德时代、中兴高能、欣旺达等下游行业知名客户的大额订单,销售收入分别为17,836万元,5,678万元,2,637万元,1,607万元和1,282万元。

公司不断调整客户结构,开拓新客户,2019年与2018年相比,中航锂电和蜂巢能源实现了较高的销售收入。客户结构的调整优化体现了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积极覆盖行业龙头或优质客户的产品战略方向。

图 16:2018年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主要客户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图 17:2019年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主要客户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凭借对激光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多年技术积淀,设计并研发出了满足各类客户需求的高质量设备。

2018年公司在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方面对华之欧、胜美达、伟创力、苹果、蓝思科技等3C行业知名客户分别实现了3,513万元、2,477万元、2,408万元、1,944万元和1008万元的销售收入。

2019年公司在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方面对3C行业主要客户的销售收入大额增加,主要客户为华之欧、胜美达、华为、富士康和立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实现1,1579万元、5,776万元、2,086万元、1,221万元和847万元的销售收入。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产品经过下游多行业客户的检验和认可,在同行业中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凭借多款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设备订单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3.3. “激光+自动化”双驱并进,展现竞争优势

目前,面对锂电池商业化发展的需求,自动化与智能化已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焊接领域,更加迫切的需要自动化、智能化以及在制造成本方面具有竞争力的激光焊接设备。因此海目星紧跟市场需求,将激光和自动化技术紧密结合,这也是海目星在行业中最大的竞争优势。

3.3.1. 技术优势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在公司初创阶段,公司率先进入3C通用激光设备细分市场。在之后发展过程中,公司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核心技术先后进入激光钣金加工设备市场、产线自动化领域以及激光精密加工设备市场。

2015年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紧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通过战略研判并组建专业团队,切入锂电新能源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市场。经过多年的战略调整和技术积累,公司成功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2015年以前,动力电池生产设备大多来自于日韩,国内厂家以单工艺功能为主。

2015年,海目星打破国内外技术封锁,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可量产的锂电池激光高速制片机。该设备致力于解决锂电五金模切机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转运、管理以及中间存放成本高的问题,解决行业痛点。

聚焦激光和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对于锂电行业提供的并非只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专属这一领域的激光和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将激光技术与机、电、软技术紧密融合。

根据对下游行业技术发展和加工需求的深刻理解,经过多年的行业研发积累,公司形成了在性能及稳定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激光智能自动化设备。

为了满足车规级对于动力电池装备的要求,海目星激光持续在做产品的迭代和革新,先后提出了高速激光制片智能解决方案,方形铝壳、软包电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电芯干燥线智能解决方案等多个创新解决方案。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在激光、自动化技术紧密融合的基础上,公司技术研发进一步向智能化延伸,顺应了当下新兴行业的发展方向。

激光应用同智能化的深入融合,有利于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建立更强的技术壁垒,在巩固同现有优质客户合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获得同龙头企业合作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了行业头部客户粘性。

基于丰富的基础技术积累,公司具备了在多个新兴行业的市场开发能力,增强了公司对个别行业出现波动时的抗风险能力。

3.3.2. 精细服务优势把握市场需求

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公司可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提供激光器等部分核心部件、激光智能自动化设备和成套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可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从研发、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迅速作出响应。

同时,公司建立了售后服务中心、区域项目服务部、售后服务站三级专业服务体系和权责明确、激励高效的多部门快速联动机制,可提供及时现场支援、量产问题排除、工艺培训、品质检测评估等专业服务,与客户定期交流并及时、快速响应,通过专业化、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图 20:公司服务模式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3.3.3. 产能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公司根据不同客户的生产加工要求,公司产品既包括能覆盖生产加工一个或多个激光加工环节的设备,也包括成套的激光及自动化生产线。不同产品的技术规模、设计方案都因客户需求而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针对不同的产品,公司投入的物料、人力都存在较大区别,在该类设备或产线的生产过程中,公司的生产能力利用情况主要体现为生产调试等环节的工时利用情况。

公司2017年-2019年的生产调试人员工时利润率分别为102.46%,119.65%和126.12%。工 时利润率的不断上升,体现了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2017年至2019年,激光打标机产销率分别为83.95%、105.19%、106.49%。

产销率不断上升,2018年以来,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有效降低备货并提高了产销率。

2017年至2019年,钣金激光切割机产销率分别为105.25%、100.27%、93.18%。

钣金激光切割机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公司针对部分热销产品,储备一定安全库存,以缩减交付时间。

2017年至2018年,钣金激光切割机产销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019年,公司基于年底订单及次年市场预测情况进行备货,产销率有所下降。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4、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可以分为通用设备、动力电池业务、显示及脆性材料业务以及其他业务四块,我们根据公司业务布局及历史业绩情况做出估计:

1)通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

通用设备业务板块中主要包含钣金激光切割机、打标机和3C通用激光及自动化产线,其中前两者主要是标品。钣金切割设备由于竞争加剧及激光器的国产化趋势,毛利率和单价成长空间不大;3C 设备业务近年来增长稳定,需求结合下游产品升级趋势,未来增速有望保持。因此假设 21-23 年,此块业务以平稳的速率增长,对应收入分别为 8.71、11.32、13.58 亿元。

2)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

锂电行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需求旺盛,公司订单增长迅速,2020年底在手订单翻倍,同时积极扩张产能。高速激光制片机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装配线订单稳中向好。因此预计21-23年,锂电业务保持高速的增长,对应收入分别为11.67、24.51、36.77亿元。

3)显示及脆性材料精密激光及自动化设备:

此块业务是公司布局平面显示、芯片加工等行业的战略性产品,主要包括显示类设备和PBC类设备,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不大。伴随公司体量和行业平均增速,预计21-23年平稳增长,对应收入分别为1.07、1.40、1.67亿元。

4)毛利率:

公司各业务毛利率在2020年均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人员扩充缓慢,为提升订单交付能力采用了大量的外协人员,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同时,随着钣金激光切割设备等领域竞争加剧,其毛利率上涨困难。

预计2021年毛利率恢复至疫情前平均水平,锂电业务随着产品竞争力提升毛利率有望提升,其他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

基于此,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25亿、38.13亿、52.92亿,YOY为68.50%、71.33%、38.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亿、3.49亿、5.19亿,YOY为104.55%、120.83%、48.64%,对应PE75X、34X、23X。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根据公司主营产品情况,我们选用锂电设备公司先导智能、杭可科技以及从事激光器生产和销售的利元亨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1年PE平均值为92.23X。

我们看好公司在本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因而选择2021年92.23X作为目标估值,目标市值145.92亿元,上涨空间为23.39%,对应目标价为72.96元。

海目星:激光+自动化领头羊,紧跟新能源扩产风潮

5、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风险。

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市场需求量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若宏观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下游制造业产能投放需求放缓,新能源动力电池、消费类电子等下游行业的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需求量将会有所下降,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行业竞争风险。

目前,公司立足于激光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打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成套解决方案,部分产品已在行业内已具备较强的优势。

但当前公司经营规模体量相对较小,公司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若未来公司在与同行业对手竞争过程中未能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将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引发的核心竞争力削弱、市场份额萎缩、盈利能力降低的风险。

3)下游行业波动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装备制造业,是下游客户的生产设备供应商,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下游客户的产能投放情况,所在行业的景气程度主要受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产能扩张周期影响。公司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产品的下游应用行业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动力电池等行业。

由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等行业的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备较 为明显的周期性,若未来出现宏观经济下滑、扶持政策力度下降等不利因素出现,将造成下游市场需求下降,从而对公司产品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4)公司业务区域集中较高的风险。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以境内地区为主,境内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等地区,收入区域集中特征较为明显。

未来,如果华东、华南地区的市场竞争加剧或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获取更多PDF版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链接:「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激光   激光器   毛利率   新能源   产能   锂电池   风潮   下游   需求   领域   客户   行业   动力电池   市场   产品   技术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