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成监护人纵容未成年人玩游戏,游戏防沉迷严到微博CEO都吐槽


“熊孩子”又又又成了“宠儿”了。今年开始,大家对“熊孩子”的关心就没有停下来过。

关于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讨论热度很高,不少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屡屡登上新闻,国家、企业、父母都绞尽脑汁和网瘾少年们斗智斗勇。

就连微博CEO来总,家里都有管不住的熊孩子!

7月22日,微博CEO王高飞在自家平台吐槽腾讯游戏“零点巡航”是“破功能”。万万没想到,很快腾讯回应称“很少碰到说我们严的家长”,并表示其孩子已达游戏时长限制。

超6成监护人纵容未成年人玩游戏,游戏防沉迷严到微博CEO都吐槽

话里话外的意思,令公子玩到时间啦,踢他下去没毛病。

超6成监护人纵容未成年人玩游戏,游戏防沉迷严到微博CEO都吐槽

这下,来总似乎有些尴尬。他表示“不赖腾讯”。

超6成监护人纵容未成年人玩游戏,游戏防沉迷严到微博CEO都吐槽

腾讯这个功能,针对性解决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在夜间偷玩游戏的问题。至于来总这个事,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表示根据信息查到账号触发人脸识别,确认是未成年后纳入防沉迷限玩,等孩子成年后自动解除。

成长平台还进行了友好补刀:该帐号已达游戏时限,并不止手机统计的40分钟,细节可单独提供给您核实。

近年来腾讯、网易等企业不断更新游戏防沉迷技术,比如腾讯游戏已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强化未成年人识别力度,并将微信小游戏、QQ小游戏等平台部分产品纳入监管范围,全年进行多重举措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升级;在2019年5月,网易游戏全部在线运营网游相继完成防沉迷系统升级工作,升级后的产品严格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有效从游玩限时、付费限额等方面管理未成年用户的游戏行为。

游戏厂商的防沉迷系统可以说是每个月都在升级,都在完善。

一份由伽马数据发布的《2020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示,未成年人过度消费事件中超6成与监护人信息保管不善有关。

超6成监护人纵容未成年人玩游戏,游戏防沉迷严到微博CEO都吐槽

据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官方账号“都市条形码”报道,安宁杨女士发现自己上六年级的儿子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杨女士说孩子在查资料时弹出游戏广告,孩子安装后消费。但经过调查发现,孩子在冒用成年人信息进行游戏的同时,家长竟协助人脸识别帮助孩子绕过健康系统监管。而且家长长期忽视账户消费提醒,导致账号累计消费周期长达半年、共计96次支付,更严重的是在联系客服后,对应账号还持续存在游戏活跃及消费行为。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有家长很大方地坦承,孩子就是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的游戏,该家长没有禁止孩子玩游戏,“到了时间你提醒他一下,他自己就关掉了”。

在今年三月,热度最高,网友最关心的,是朱永新关于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国家标准的提案。当然,评论区里更热闹。“管管孩子,救救游戏”的评论被一万四千多赞顶上了第一位。

超6成监护人纵容未成年人玩游戏,游戏防沉迷严到微博CEO都吐槽

朱永新委员也说了,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统一国家标准,“家”“校”“企”应协同履行监护责任,缺一不可。

如果说国家、企业都在努力,而孩子却仍沉迷游戏,那么家长也应该责无旁贷负起责任来。

游戏里充的钱能找厂商讨回来,那么孩子因此失去的教育呢?谁给补回来?家长应该找谁赔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未成年人   腾讯   监护人   小游戏   游戏   网易   国家标准   成年人   账号   家长   孩子   责任   健康   平台   科技   信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