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车厘子"冤不冤",澳媒说了不算

众所周知,中澳两国贸易关系在整个2020年都不太友好,虽然在2020年即将落幕之际,澳大利亚管理层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一些转变,但其反复无常的表现,让2021年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澳大利亚车厘子

万万没想到,才刚进入2021年,中澳暂时缓和的关系,又因我国一家媒体对澳大利亚"果中贵族"车厘子的一篇报道而引起了澳大利亚媒体的"过分关注"。

几家澳大利亚权威媒体好像协商过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公开为澳大利亚国内车厘子喊冤,称中国的《环球时报》对澳大利亚的车厘子进行诋毁,这些媒体包括《澳大利亚人报》、第九电视网、SBS广播公司等等。

不得不承认,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国的关注度确实有点过了,这边只要稍微有动作,他们的反应速度不是一般的快,那么,车厘子究竟"冤不冤"呢?

如今正是车厘子进入市场的季节,我国每年进口的车厘子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其中智利进口量最大,排在第二的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每年国内30%以上产量都出口到了中国。根据《环球时报》的描述,澳大利亚车厘子进口量之所以受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澳大利亚车厘子

其一,智利产量增加,价格优惠。

试问,购买同品质的商品,如果其他供货商能够给到更为优惠的价格,你还会选择较贵的进口渠道吗?我想,如果只考虑成本单一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具备基本计算能力的人都会选择更换供货商吧?

受气候环境影响,今年智利的车厘子产量迎来了大丰收,产量增长至少30%以上,作为智利最大的车厘子进口国,这部分的增长必然还是需要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来消费。

考虑到车厘子价格高昂,消费群体受限,智利也是主动降低价格争取更多消费可能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智利还是花了些心思的,前段时间其一位领事居然还带着车厘子现身某多多平台,为了智利车厘子的销量,也算是尽心尽责了,如此态度诚恳地卖家,我们岂有不买的道理呢?

澳大利亚车厘子

其二,澳大利亚品质下降,需求减少。

价格高昂的水果,对应的消费群体是高收入人群,这类群体愿意花钱购买,自然是对水果的口感和品质追求更高,一旦预期出现较大偏差,则很容易被放弃,而水果商也会顺应消费者需求做出改变。

澳大利亚可以说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国家,如若某年国内天气出现异常,澳洲农民的收成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非常不巧的是,2020年这个国家就遭遇了坏天气,最终导致车厘子产品和品质都有所影响,自然带来损失,作为消费者的中国人没有义务来承担吧?

澳大利亚车厘子

明明报道写得非常客观公正,但澳大利亚几家媒体却清一色的为车厘子"喊冤",有模有样的将车厘子描述成中澳紧张贸易关系下的"牺牲品",这么做很容易导致不明真相的澳大利亚民众仇视中国。

身处国内的我们虽然可以不在乎澳大利亚媒体的"肆意评判",但如果不管不顾任意对方渲染气氛,澳洲民众情绪到位后,可能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忘记在2020年两者关系最为紧张时,澳洲华人在大街上被澳大利亚人无端指责、辱骂、殴打的"名场面"吧!

当然,这种"极端可能性"发生概率会远远低于2020年了。在中澳关系剑拔弩张的2020年,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进口国,我国在贸易商采取了一些对等措施,这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亚的龙虾、牛肉、红酒、大麦等重要农副产品,贸易限制之后,澳大利亚农民叫苦连天。

澳大利亚车厘子

一年时间的磨难,澳大利亚民众已经深深意识到,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如今面对来自客户的反馈,最该做的不是"指责对方"而是静下来反思如何解决问题,中国市场对澳洲民众真的重要性了,正如澳洲国立大学高级经济讲师周益笑所言"不要放弃中国市场,因为要重新建立这些渠道是很难的。"

离开了中国市场,就等于砸了自家饭碗,连饭碗都保不住了,还有什么心思来反对呢?大多数澳大利亚民众都能意识到的问题,为啥媒体还要"添油加醋"的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呢,车厘子究竟"冤不冤",消费市场说了才算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澳大利亚   智利   进口国   澳洲   进口量   澳大利亚人   中国市场   中国   民众   产量   品质   关系   媒体   国内   价格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