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PU冲出重围,龙芯崛起的背后,牵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如今,中国芯片被外资卡脖子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在通用CPU方面,中国商用CPU市场基本被英特尔级ADM两家外资公司占据。直观点来说,除了英特尔、ADM之外的其他CPU厂商整体占据的市场份额不足1%。

国产CPU冲出重围,龙芯崛起的背后,牵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不过,虽然说在外资企业的夹击之下中国CPU厂商接缝中生存,但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来看,国产CPU企业龙芯中科自2001年起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冲出重围。

2020年年底龙芯中科推出的龙芯3A5000相关性能已经达到12/14nm工艺节点,逼近当下商用CPU市场的主流水平。

2021年6月份,龙芯中科更是在科创板获得上交所受理,拟募资35亿元,想必不久的将来资本市场即将传来龙芯中科上市的好消息。

国产CPU冲出重围,龙芯崛起的背后,牵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毫无疑问,当下的龙芯中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扛起了国产芯片的大旗。而龙芯中科崛起的背后,其实牵出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谈及龙芯中科,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董事长胡伟斌。

2001年时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的胡伟斌,带领研发团队在中科院正式成立了龙芯课题组,主要目的是做自己的CPU。这一课题组,就是龙芯中科的前身。

国产CPU冲出重围,龙芯崛起的背后,牵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彼时的中国,基本上所有的电脑都是外国芯,胡伟斌带领团队做龙芯CPU可以打破外资企业的垄断。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耗资1000万研发出性能仅相当于上世纪英特尔586的龙芯2号后,胡伟斌的研发团队遇到了瓶颈——无处可学。

毫无疑问,外国不可能让我们学习到核心技术,中国此前有没有相关的研发经验。胡伟斌带领的龙芯课题组只能够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艰难前行。值得注意的是,在研发的过程中其还要面对资金不足的难题。

国产CPU冲出重围,龙芯崛起的背后,牵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龙芯团队在日以继夜的攻坚克难之下,采用“每15个月性能提升3倍”的三级跳技术思想,2003年成功调试成功龙芯2B,性能相当于龙芯1号的3倍。

有意思的是,在取名时大名鼎鼎的龙芯2号,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小名——“狗剩”。俗话说,赖名好养活,从“狗剩”这一小名,不难看出,龙芯团队对龙芯2号寄托的希望。

国产CPU冲出重围,龙芯崛起的背后,牵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此后,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垄断的龙芯中科继续发力,不断在指令系统及CPU各项领域进行自主研发,如今龙芯中科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基础软件技术生态体系。

从龙芯中科方面公布的招股书来看:2018-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1.93亿元、4.86亿元、10.82亿元;无论从资金、人力还是技术方面来说,当下龙芯中科的正在无限缩小与英特尔之间的差距,其崛起的背后承载着国产芯片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英特尔   克难   日以继夜   重围   小名   外资企业   毫无疑问   中国   课题组   外资   感人   芯片   团队   外国   性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