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曾受制于人,国产崛起击退日本巨头,成功抢回主导权

提起纺织行业,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印染。殊不知,印染只是纺织业的下游环节,化纤纺织材料,尤其是超细纤维的研发,才是决定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纺织材料曾受制于人,国产崛起击退日本巨头,成功抢回主导权

受制于人到国产崛起

上世纪90年代,超细纤维的概念从日本传入中国。所谓超细纤维,指的是细度只有头发的1/200的高品质纤维材料。

不过,超细纤维虽然粗度不及普通纤维,但在吸水性、韧性、使用寿命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因此,自超细纤维推出后,日本的东丽公司等便凭借这一材料赚得盆满钵满。且因为起步较早,日本企业掌握了超细纤维生产的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只能依赖进口。

纺织材料曾受制于人,国产崛起击退日本巨头,成功抢回主导权

2003年,纺织大厂盛虹集团进军化纤材料领域。当时,日本企业的最先进水平为0.3dpf,并声称这是的超细纤维的技术极限。

为了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盛虹集团先后投入超7亿元的研发和设备,并在欧洲成立研发中心。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刻苦攻关后,盛虹集团成功研制出0.15dpf的超细纤维,一举打破了日企的技术垄断,并刷新了世界纪录。

纺织材料曾受制于人,国产崛起击退日本巨头,成功抢回主导权

颠覆传统纺织业

如今的盛虹集团,已经成功拿回在超细纤维市场的主动权,集团的超级纤维产量已经超过欧美日韩等国企业的总和。

从1992年成立至今,盛虹集团依靠一次次对传统纺织业的颠覆,实现了快速崛起。

纺织材料曾受制于人,国产崛起击退日本巨头,成功抢回主导权

除了在化纤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盛虹集团还打破了国外对PTT记忆纤维等技术的垄断,通过技术的创新升级推动了传统纺织业的结构调整。

在传统纺织业的智能化转型中,盛虹集团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早在2010年,盛虹集团便开始了数字化印染的探索,是行业内第一家推出手机移动终端APP的纺织企业。

除了自身的智能化转型,盛虹集团还推出了智慧印染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利用大数据等,实现织造、印染、流通等多个环节的联动,提升产业链价值。

纺织材料曾受制于人,国产崛起击退日本巨头,成功抢回主导权

正如盛虹集团创始人缪汉根此前在央视的节目中所说,传统产业通过创新研发,同样可以成为新兴产业。

2020年,盛虹集团以1824亿元的营收,成功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实力可见一斑。从依赖日企进口到的如今的纺织业隐形冠军,盛虹集团的崛起也是国内纺织业做大做强的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日本   东丽   材料   吸水性   受制于人   主导权   纺织业   化纤   巨头   环节   纤维   传统   领域   集团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