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富人加税”的时代来了

文/刘晓博

过去一个月,我先后在专栏预言了中国将进入“抑富济贫”的时代(点击查看),将会对互联网大平台反垄断(点击查看),这些预测都在短期内获得了验证。


现在,“抑富济贫”有了新进展:财政部长刘昆的一篇文章透露,十四五期间财政改革的部分重要目标就是——“调节收入分配”、“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为此,将改革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1、财政部长撰文,透露重磅信息


在财政部部长刘昆的文章:《建立现代财税体制》里,下面两段话非常重要,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值得大家细读。


(一)健全地方税体系,培育地方税源。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合理配置地方税权,理顺税费关系。按照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方案,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结合消费税立法统筹研究推进改革。在中央统一立法和税种开征权的前提下,通过立法授权,适当扩大省级税收管理权限,授权省级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要,依法确定地方税具体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事项。统筹推进非税收入改革。

(二)健全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其占税收收入比重,有效发挥直接税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修法,合理扩大纳入综合征税的所得范围,完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完善吸引境外高端人才政策体系。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


在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重要背景: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里,中央反复强调了十四五(2021-2025)和2035年之前,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享”也写入了基本发展理念。


“共同富裕”是一个提了很多年的目标,十四五期间,中央把它放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因为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也持续了很多年,现在到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时代,这是从“小康”到“大同”的应有之义。


全球也进入了“民粹主义时间”,要求“共享全球化成果”的思想崛起。中国又面对新的发展环境,通过出口做大经济蛋糕的时代结束了。未来要通过内需来做大经济蛋糕,而且做大的难度在增加。这时候,分好蛋糕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个理念下,中国的财税制度肯定要有新变化。为此,中央提出了以下重大目标:


1、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2、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3、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健全地方税、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

4、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财政部长的文章,就是围绕上述主要目标来论述的。


其中对富人适当加税,是十四五期间的一个重要变化。原因大家都知道,一是富人避税的手段比较多,很多消费可以转移到企业里;二是贫富差距在加大,在“全社会的蛋糕”做大难度增加情况下,富人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三是中国承受的外部压力在加大,维稳和战备都需要财力支持。


2、富人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在我引述的刘昆部长文章的第一段,提及了消费税的改革。


消费税,就是富人税。它的改革方向就是,让高消费的富人更多交税。


目前我国对15类商品征收消费税,包括烟、成品油、小汽车、酒、贵重首饰珠宝、摩托车、高档手表、高尔夫球和球具、游艇、高档化妆品、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鞭炮烟火、电池、涂料等。香烟和后面的5种商品,基本上是污染或非环保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富人的玩具。


统计显示,烟、油、车、酒四类商品贡献近99%国内消费税,每年超过1.2万亿。


之前,中国的消费税基本上在生产环节征收,这样收起来比较简单,但事实上造成了税基偏窄。改革的方向是“征收环节后移”,也就是在消费环节征收。比如你买烟酒的时候,是经销商代缴(包含在商品价格里)。由于加入了经销商的利润、成本,税基显然会加大。


比如一瓶白酒,按照出厂价征收“计税价”可能只有1000元,但从销售商那里征收,“计税价”就可能是1500元。这会产生“加税”的效果,增加国库收入。


中央和地方关于消费税的分成,也做了新规定。以前的数额,仍然归中央。增加的部分,归地方。为什么前一段白酒股会大涨,就是因为大家预测:消费税改革之后,优质白酒受到的影响最小,涨价能力最强。而且消费税改革之后,集中在产地的征收的税,跑到了消费地征收,各地都可以面向茅台、五粮液征税,地方保护主义会下降,优质白酒面对的地方保护阻力、涨价阻力都将大幅降低,市场集中度会提高。


刘昆部长文章的第二段(上述引文),提及了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


在这一段里,财政部长明确提出——“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其占税收收入比重,有效发挥直接税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啥意思?其实就是面向富人加税,增加富人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财产税包括房地产税,也包括遗产税。


加税的目的,是为了:第一,增加国库收入,未来国家要办很多大事,还要不断增强军力,这都要花钱;第二,调节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加大。


注意“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这句话。其实就是想说:没有共同富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很难一致对外。看看美国就知道了,为什么会出现社会严重割裂,其实说到底还是财富分配的不公平。


刘昆的文章还再次提及了房地产税,这是关于房地产税最新、最权威的说法。


我之前曾判断说:虽然“十九届五中全会公告”和“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都没有提及房地产税,但可以判断:房地产税的立法,肯定要在十四五期间取得重要进展。


现在,财政部长的文章证实了这一点。提法看起来跟肖捷担任财政部长的时候基本相同——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但事实上,未来5年会有实质性进展。但我仍然维持之前的判断,5年内中央层面的立法会基本完成,但全面落地不太可能。估计会选几个城市来试点,比如深圳等中心城市。


另外,刘昆部长还给出了房地产税的框架——“在中央统一立法和税种开征权的前提下,通过立法授权,适当扩大省级税收管理权限,授权省级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要,依法确定地方税具体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事项。”


这段话虽然在第一段引文里,但主要适用的还是房地产税。将来的房地产税,一定是多层次立法,而且各地的房地产税率会差异非常大。


无论是开征房地产税还是遗产税,都是让富人更多交税,更多做贡献。


3、两个重武器,即将面世!


在刘昆部长的文章里,提到了两个“重武器”,都是用来“让富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让“中低收入阶层享受更多税收减免”的。


一是“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


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的时代,跟隋文帝时代税局的线下“大索貌阅”有了天壤之别,个人、企业想偷漏税越来越困难。


“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是啥意思,不用我过多解释了。一句话,你的收入和财产,都将被税务局穿透。而且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货币、股票、不动产证、信托、银行理财等方面,大概只有金条和收藏品可以不被穿透了。


你我都是透明人,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这对谁有利?当然是中低收入阶层有利,税负可以更公平。


二是“分步推进建成全国统一的新一代智能化电子税务局,建设标准统一、数据集中的全国税收征管信息库”。


新一代智能化电子税务局和全国税收征管信息库,也不用解释了,大家都可以理解。现在技术手段上都可以解决,只要把信息共享做好,就OK了。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即将进入“对富人加税时代”的时候,美国也将同步跟进,因为拜登来了,对富人(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和大企业加税,正是他的主张。


特朗普是利用民粹主义上台的,但他并没有让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占便宜。他的减税措施,其实是给穷人送上一根雪糕,给富人送上一箱雪糕,因为他自己就是富人、是大地产商。拜登之所以能上台,除了疫情的因素,肯定有税收的因素。


美国有良知和远见的大企业、大富豪,早就主张对富人加税。比如巴菲特、盖茨、达利欧等。根据第三方研究报告,400名美国超级富豪在2018年的真实税率,竟然比中低收入还低。比如特朗普就一直避税,并拒绝公布纳税记录。有消息说,他过去几年累计只在美国纳税不到800美元!


一些激进的建议,甚至主张在美国征收70%的边际个人所得税率(面向超高收入,中国目前是45%)、77%遗产税率,另外对净资产超出10亿美元的部分额外收取3%税金。


因为巴菲特、盖茨们深知,美国社会割裂的根源就是贫富差距,富人们有责任协助政府解决这个问题。


我相信,中国很多超级富豪也有这样的认识水平和良知。


总之,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在这个时代,国家将“抑富济贫”,实现共同富裕。


但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因为平均主义会扼杀社会活力、养懒汉。持续激活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是不能偏废的“硬币的另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富人   直接税   财产税   地方税   时代   消费税   美国   税率   财政部长   中国   收入   中央   地方   社会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