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华为主动付出119亿

提到“科学无国界”这几个字,很多网友可能立刻会想到联想的杨元庆,认为这是他为联想成为全球电脑“组装厂”而开脱的言辞。笔者没有查到杨元庆是什么时候讲这句话的,以及相关的背景,也一直觉得他因为这句话而遭受质疑有些委屈,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无国界”这样的判断并无不妥,而且还有众多科技界的知名人士,也坚持这样的认识。

任正非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华为主动付出119亿

任正非的观点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在华为遭受最严打压的情况下,最近在谈话中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坚持开放和国际化。近日,在华为心声社区发布的任正非与部分科学家和大学生代表座谈的发言中,任正非表示,华为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摸到上帝的脚”,我们要坚持向一切先进学习,封闭是不会成功的。

任正非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华为主动付出119亿

这并不是任正非第一次发表类似的观点。就在今年7月份任正非访问几所知名大学的时候,任正非在与大学生们交流时就曾经十分大度地表示,“华为永远不会忌恨美国”,因为疯狂打压华为的并不是美国企业,也不是美国的学校和美国社会。华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继续秉持“科学无国界”的理念,积极与海外的合作伙伴开展良好合作,互惠互利,充分吸收和利用一切先进技术和知识成果,积极向一切先进学习,当然也包括自己的竞争对手。

华为的行动

任正非是这样说的,华为也是这样做的。比如在一些欧洲国家纷纷排除华为5G、华为手机海外销量急剧下滑的情况下,前不久华为还是先后宣布在法国和匈牙利成立研发中心,聚焦数学和计算基础、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以及超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坚持让全球的人才和技术为华为所用,同时也努力将华为先进的产品和科学技术奉献给全世界,正是“科学无国界”的思想。

任正非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华为主动付出119亿

就在昨天(11月4日),华为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华为合作伙伴的高通公司,发布了最新的季度财报,其中有两个消息与华为相关。第一个是高通在财报中确认, 今年7月份与华为签署的长期全球专利许可协议相关的授权费用,华为已经一次性付清了。按照当时公开的金额,这项协议包括过往的和解费用和今年上半年的专利授权费用,一共是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19亿。另外一个消息是,高通表示已经提出了对华为出货芯片的许可申请,但目前还未得到回应。但根据一些外媒透露的消息,高通和联发科都已经接近获得恢复向华为供货的正式批准。

任正非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华为主动付出119亿

对此,有网友认为高通可能是把这18亿美元,作为替华为游说申请供货芯片的前提,如果高通最终无法获得向华为供货的资格,那华为主动付出119亿似乎有些“冤枉”,甚至可能白白损失掉了。但是,如果站在“科学无国界”的角度来看,华为主动支付119亿专利许可费用的行为,就很容易理解了。

首先,美国无疑仍然是全球科技的高地,高通作为全球通信领域的巨头,肯定有很多值得华为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同时华为也确实是借用了高通等其他先进公司的很多专利和技术,才有了如今的高度和领先优势。即便是在5G领域,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公司,也不可能是独领风骚,5G也是华为与包括高通、爱立信、诺基亚、中兴等众多公司通力合作,把各自研发的最先进技术和设备拿出来,相互融合的产物。华为要向世界先进科技学习,就必须尊重其先进的事实,尊重这些公司的创新和研发成果。

任正非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华为主动付出119亿

其次,华为向高通支付许可费用,实际上并不是单向的,这其中也包含双方交叉授权和互利合作的内容。只不过高通的主要产品是芯片,而此前华为无论在5G等通信设备领域,还是在智能手机等终端销售方面,都采用了大量的高通专利技术,数量庞大,导致最终算下来,华为需要再给高通一部分费用。

任正非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华为主动付出119亿

随着华为芯片供应禁令的实施,华为在国外的通信业务包括5G设备规模可能逐步削弱,智能手机的销量也在减少。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高通芯片以及其他公司的产品会增加,此消彼长之间,专利许可费用的天平很可能会向华为倾斜。尤其是华为在5G标准必要专利方面的优势,意味着无论是高通的芯片,还是爱立信和诺基亚的5G设备,都绕不开华为的技术。因此,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发展,收取技术和专利授权费用,或成为华为将来的重要收入来源。华为主动支付高通许可费用,既体现了尊重科学、“科学无国界”的精神,也为自己将来向其他公司收取专利授权费用奠定了基础。

两手都要抓

实际上也正是华为一直坚持“科学无国界”,坚持与所有的合作伙伴合作共赢,才能够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在美国全面禁止华为获取芯片,打压华为5G的情况下,也是这些合作伙伴,同样奉行“科学无国界”的理念,向华为伸出了援手。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英特尔、AMD、台积电、索尼和豪威科技等公司先后获得了部分向华为出货的许可,还有更多的公司正在积极申请之中。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因为美国试图要“脱钩”,就放弃与这些科技巨头的合作,岂不是正好落入了“被封锁”的圈套。如今华为化解芯片危机的最好出路,依然是继续坚持合作、开放和国际化。

任正非再次强调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华为主动付出119亿

当然,有一句话说得好,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科技人员和科技公司是有祖国的。华为和一些中国科技公司被打压的事实一次次地警醒我们,既不能封闭和“逆”全球化,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全球的先进科技,也不能动摇我们拥有自主科技的信心和决心,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两手都要抓。最近国家已经提出要加快新材料产业投入,争取在光刻胶、大尺寸硅片和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快速突破,大基金二期也在芯片领域频频出手,华为据说也拿出了上百亿美元来打造自主芯片供应链。种种迹象表明,一切都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华为   爱立信   科学   诺基亚   科技   美国   芯片   主动   合作伙伴   费用   领域   专利   先进   全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