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

什么是碳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当日,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那么碳交易到底是什么呢?碳交易所交易的,并不是真正的“碳”,而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权。碳交易其实不算是新鲜事物,“排放权交易”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早在1968年提出,1997年12月通过《京都议定书》,提出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机制。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二氧化碳排放权正式确定为国际商品。到了2011年,我国家开始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首批试点城市一共有7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

为什么需要碳交易市场?

1、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我国“双碳”(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目前全球变暖,空气污染等变化对人类后续发展都有不小影响,我国为响应国际呼吁,加速碳排放管制。

2、有效发挥市场机制,推动碳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低成本完成碳减排。换句话说,控制碳排放的根本不可能是直接禁止其发展,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碳的排放,而对排放权加以价格,使得不会无节制的排放。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

3、有助于将技术和资金导向低碳发展领域,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例如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对碳排放的管制会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发展。

4、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科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碳交易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

碳交易的主要交易方式包括配额交易(CEA)和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配额交易是首选交易方式。碳排放配额交易具有强制性,也是最先上线交易的。CCER 具有自愿性和额外性原则。自愿性是相比于配额市场的强制性而言,相关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碳交易;额外性则是指 CCER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是额外的,这种项目活动在没有外来的 CCER 支持下难以正常运行。

企业的碳排放量如何测量?

目前来看,行业性质不同,具体测量办法肯定也是不相同的。但大致的方向都是统一的。其中分为直接测量和分部测量。直接测量:是把在线监测的仪器放在电厂烟气的出口测量气体排放量,目前国内没有采用,主要因为这项技术还没有成熟。分部测量:首先测算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对化石燃料、煤、燃油等主要排碳燃料进行分别计算,根据实测得到元素的含碳量,最后再把二者相乘就得到直接排放量。

碳交易开启,环保信息化加速发展

环保领域的信息化与智慧环保、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相结合的,未来存在广阔发展空间。例如首创大气是国内最早致力于公共环境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碳中和的契机下,除之前粉尘污染治理业务之外,业务开始向碳监测、碳排放管理、碳交易及系统方向拓展,未来可以覆盖从数据监测、交易,到交易系统,甚至节能减排综合治理的各个环节,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及想象空间。环保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对管控和发展都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风险提示

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请您确认自己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所涉及个股仅作案例分析和学习交流,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备注:由于篇幅有限,市场特征和市场逻辑也在不断变化,对于更具时效性的研究,有需求的用户可以联系您添加的助理,获取相关信息,我们会为您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交易市场   京都   自愿性   议定书   排放量   全国   配额   新能源   化石   排量   燃料   测量   风险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