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inside:把野心写在脸上

据媒体报道,4月15日,配备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S的HI版车型,在上海进行公开试乘,这也是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

随后,社交媒体上放出了华为自动驾驶的7分钟完整视频。

华为inside:把野心写在脸上

从视频来看,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已经能够非常轻松的识别红绿灯,甚至能在一些非常复杂路况下进行分析,并自主确定驾驶方案。

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相比,华为的自动驾驶更加谨慎,遇到较复杂的路况时,更倾向于提醒司机介入。

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比特斯拉牛。虽然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可能某些细节比不上特斯拉,但从代差角度来看,二者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徐直军表示:“我们会选择一些伙伴进行深度合作,用华为inside的方式与车企打造一些子品牌的车,赋能一些车企,真正让我们的车面向未来。”

徐直军称,华为目前选了北汽新能源、广汽、长安汽车三个合作伙伴打造汽车领域的三个子品牌。

“我们支持北汽新能源打造的ARCFOX品牌,很快会推出一系列的车面向市场。ARCFOX品牌的系列车会把华为所有的(ICT)能力和北汽的(整车)能力充分结合起来,给消费者不同的体验。”

徐直军和余大嘴是两类人,所以听到徐直军说华为自动驾驶比特斯拉牛的时候,不要用余大嘴的逻辑去思考。

作为商业宣传,上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余大嘴,完全放下理工科的包袱,喜欢说一些夸夸其谈的话,画一些PPT式的大饼。

但手机领域,谁家不是这样?

华为inside:把野心写在脸上

国内品牌就不说了,大家可能忘了,当年乔布斯是怎么吹嘘iPhone的手机信号的?

一、华为Inside

说起华为inside,必然会想到Intel in side。

华为inside:把野心写在脸上

芯片产业分四个阶段:

上古初始阶段是军队、气象中心等大型单位使用的特殊大型机,当年芯片的王者是IBM;

后来,随着微软和Intel的崛起,联手把PC做到了千家万户,再在游戏公司的推动下,掀起了芯片产业的革命,这个时代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PC普及率不高,芯片企业也不多,欧美是芯片产业的主流;

再后来,手机时代来临了,随着中国3G、4G甚至5G的推动,以及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手一部甚至多部手机成了标配,芯片产业爆发式增长,也催生了中国国产芯片产业的腾飞;

第四个阶段,是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这将是中国芯片产业第一次主导全球的时代。

首当其冲的,是智能汽车。

什么叫换道超车?

在我们用了几十年仍然无法突破发动机、变速箱技术的时候,电动车时代来了,我们用不到了。

而动力电池、电机等技术,中国并不比国际巨头差多少,甚至还拥有整合优势,这一点和手机产业链很像。

中国每年新增约2500万辆汽车,其中,2020年纯电动车量已经达到136万辆。从数量级上说,中国的智能汽车市场可以抗衡欧美之和,这是一个专属于中国人的庞大市场。

我们有14亿脱贫逐渐富起来的人民,我们有资金,我们有技术,我们有市场,只是缺一点点时间。

早在毛衣战之前,华为就已经组建了汽车事业部,从事车联网、车路协同等方面的研发。如今,华为称每年投入10亿美元研发。

什么概念?

2020年,蔚来研发费也不过24.88亿人民币。

二、为什么是北汽

华为inside:把野心写在脸上

华为曾经一再声称,不造汽车。

这和Intel不造电脑有点类似,因为随着汽车形态的不断变化,智能汽车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核心技术掌握在你手里以后,不管你能不能做成功(Intel造电脑、Google造手机基本都是失败的,微软也仅仅是在便携本方面略有成就),合作伙伴都会担心你直接下河捞鱼。

比亚迪是连芯片都想自己造的,所以不太可能和华为搞捆绑太深的合作。

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就不用多说,它们本来就是押宝智能驾驶技术,这是自己的饭碗,不可能用别人的技术。

威马有百度注资,必然使用百度的阿波罗。

传统车企在智能驾驶的软硬件方面不成气候,几乎没得选,华为成了最佳选择。

但对于大部分传统车企来说,燃油车型卖的还行,现在还不急于出头。

除了北汽。

受益于早期北京限号以及城市局部保护,导致没有太多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北汽躺赚太容易,随着新能源退补的进行,结果躺着赚钱习惯了,站不起来了。

缺乏核心技术的北汽,亟需华为的技术来翻身。

三、价格算不算割韭菜?

由于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方案的高阶版价格贵了很多,高阶版比基础版高了17.8万,有人说华为在割韭菜。

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卖多少钱?

6.4万人民币。

事实上,高阶版比不搭载华为的接近配置款高12万元。

据小鹏工程师粗略估算,华为的自动驾驶硬件解决方案超过8万块,软件3万,再加上四驱和快充,12万的差价其实是值得的。

还要考虑到推广初期厂家刻意抬高价格营造的“高端”溢价感,这个价格不能算是割韭菜。

四、可能存在的风险:责任划分

众所周知,智能汽车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红极一时的特斯拉,因为刹车失灵的事动不动登上热搜。

智能驾驶出现故障甚至安全事故的时候,责任如何划分呢?

有些责任很好区分,但有些责任说不清道不明。

会不会出现相互甩锅的情况?

五、迎接属于中国的智能汽车时代

华为不是第一个做智能汽车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未来十年,中国的企业最终将在这个行业不断的厮杀前行,成为类似如今手机市场的状况,而且由于物联网时代的芯片技术,不再依赖Intel、高通等厂商,中国企业将会实现更加全面的自主可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华为   特斯拉   韭菜   新能源   中国   野心   芯片   脸上   智能   产业   责任   品牌   时代   数码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