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给自己补钙、添油

闲时,给自己补钙、添油

平时,工作忙碌,专注于工作,假期,就该筹划好给自己职业生涯补钙、添油的事。任何物品都会老化,需要折旧,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假期,我读了《中外教育名文100篇》,这是本教育工作者必读的好书。它精心汇集了古今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论述100篇名文,对于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阅读它,能够扩大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扩展自己的知识。这是我们学校常规化的教师阅读的必读书目,或许是对于这种集体式的阅读已经成了习惯,我对这本著作首先进行了一次通读,而后再对一些自己认为较有启发的篇章进行反刍式地阅读。读后,我确信这本书是值得今后随时都要翻翻的书,是能够给人智慧的书。


曾看到这样的评论,说是以前的教室,是被叫作“学堂”的,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按今天的叫法,学堂变成了教室,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教学的地方。从不同的名称,可以看出不同的理念,我认为这样评论是相当地有道理的。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教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于教学两字,我认为应该将其拆分开来理解,教的意思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是与教师对应的事;学的意思是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它是对应于是学生的事。


究竟教室是关于学生学习的地方,还是教师教学的地方?争论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名称而已,明摆着,教室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教与学的结合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要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生长,也要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这是我在学习了《学习化的社会:现在和未来》后的体会。


《学》文写道:“要把培养正常的人当作一种成就,而宇宙就是用来支持这种成就的。”这是一种真正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教育,是一种对过去精英教育的一种矫正,教育从此进入了正常化、平民化了,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学》文的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认知,也就是学会学习。


闲时,给自己补钙、添油


《教育的四个支柱》是上篇文章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也是教育工作者不能不知道,不能不阅读的文章。教育的四个支柱就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最后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能够生存。


因此,在学习上,我们教师最成功的教学就是激活学生自己的生长因素,让其自然地生长。同时应该在“授人以渔”上下足功夫,让学生真正具有生存能力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州长。他出生在当时纽约环境肮脏、充满暴力,而且是偷渡者和流浪者聚集地的大沙头窟。据说那里出生的孩子由于耳濡目染的缘故,没有几个长大后能从事什么体面的职业,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会了逃学、打架,甚至是从容或者吸毒。然而,同样是在那里出生的罗杰•罗尔斯却成了纽约州的州长,为什么呢?


当年,有位叫皮尔•保罗先生在那儿任教,他发现当地的孩子总是无所事事。他们上课不与教师合作,经常逃学,每天除了打架就是和教师作对,甚至还会砸烂教室里的黑板。皮尔•保罗先生用了好多办法深度改变这种状况,却始终无济于事。不过皮尔•保罗先生在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非常迷信。于是皮尔•保罗抓住这个特点,给学生看手相,并用这个办法来引导学生。


轮到罗杰•罗尔斯了,当他把肮脏的小手递给皮尔•保罗先生的时候,皮尔•保罗先生很兴奋地拉着罗杰•罗尔斯的手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


罗杰•罗尔斯惊呆了,从出生以来,还没有谁给过他这么高的评价。唯一的一次就是他奶奶说他能当个船长,不过比起纽约的州长,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于是,在以后的生活里,小罗尔斯的心情开朗了许多,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也不再夹带污言秽语了,甚至起跑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挺直了腰杆,始终以纽约州未来州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51岁的那一年,罗尔斯成功地成为纽约州的第一个黑人州长。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怎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才是卓越的。这个故事省略了许多的细节,毕竟这不是一个教师的传记。一个人的成才,不可能通过一句话,一次的活动就能达到的,但是正如一个人吃了第十二个烧饼才饱后,因此,他记住了第十二个烧饼。从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作为教师是有非常优越的育人条件的,就看你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能够做到这一点,还要靠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好几年前热播的《士兵突击》这一拍给男人们看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内涵非常丰富,它是战友间能够托付生死与面临绝境也要完成任务的充分体现。将其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信念,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它是教师如何为人,如何育人的一个指示牌。


《学》文如是说:“教育,如果像过去一样,局限于按照某些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这是不可能的了。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对任何一位学生都要按生命成长的眼光去看待他,不因他的家境贫富、不因个人的聪慧与愚钝、不因个人的生活经验、见识的多少而有丝毫的不公与不屑。决不抛弃一位学困生,也决不放弃自己对学困生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职业。我们不可能将学生都造就成社会的精英,但我们应该将学生培养成有教养,对社会有益的人。学会生存,就是为了能够生存。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其实教师也是在和学生一道学习如何生存。


如何学会生存,就是学会做事,因为只有通过做事,才能考察一个人如何为人。如何为人呢?尽力地做到杰斐逊所写的《现实生活中的十条守则》:


1.切莫把今日能做之事推迟至明日。


2.自己能做的事,决不去麻烦别人。


3.要量入为出,决不寅吃卯粮。(或:钱未到手切莫花)


4.你不想要的东西,切莫因其便宜而买下,它对你来说并不便宜。


5.自负使我们付出的代价甚于饥渴和挨冻。


6.我们决不会因为吃得太少而忏悔。


7.只要乐意干,没有麻烦事。


8.子虚乌有的恶行给我们事业了多大的痛苦!


9.拿东西要抓不扎手的地方。(或:做事情要从容易的方面着手。)


10.气愤时,数到十再开口说话;非常气愤时,数到一百。


这10条,好操作,有效果,人人都可试试。


闲时,给自己补钙、添油

@杨老师的作文教室 谢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纽约州   保罗   纽约   教育工作者   州长   闲时   这个故事   生长   教室   为人   理念   教师   地方   社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