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所谓的曲高和寡,只有自己不明智的判断与选择


没有所谓的曲高和寡,只有自己不明智的判断与选择

世上的事,都因时,因地,因人而产生,而发生变化。天时、地利、人和是办成一件事的重要条件,老祖宗看问题真是太透彻了。

曾经看过一篇印象深刻的文章,说的是在美国发生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

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可以推测出这是一位街头卖艺人。

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一首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

在他演奏的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

这期间,约3分钟之后,一位中年男子放慢了脚步,停了几秒钟听了一下,就急匆匆地赶路了。

4分钟之后,一位女士把一块钱丢到帽子里,她没有停留。6分钟时,一位小伙子倾听了他的演奏,然后又走了。10分钟时,一位3岁的小男孩再三地想停了下来听,但他妈妈使劲地推他,小男孩只好继续往前走。

到了45分钟时,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

约夏·贝尔总共收到了32美元。

两天前,约夏·贝尔在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要欣赏他演奏的音乐得平均花200美元。


没有所谓的曲高和寡,只有自己不明智的判断与选择

原来,约夏·贝尔在地铁里的演奏,是《华盛顿邮报》主办的关于感知、品味和人的优先选择的社会实验的一部分。实验结束后,《华盛顿邮报》提出了几个问题:

一、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在一个不适当的时间内,我们能够感知到美吗?

二、如果能够感知到的话,我们会停下来欣赏吗?

三、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

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上最美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其他东西呢?

这个实验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许多的事情,结论也非常地具有启发性。但我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实验。就是从演奏者身上来看这个实验。我觉得可以得出下面的几个观点:

1.再优秀的人才,必须在适合自己的平台上,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即使自己有再优秀的素质,也是得不到认可的。这告诉我们,平台非常重要。对于一位教师而言,在怎样的学校,怎样的班级很重要,他关系到教师的才能是否得到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得到发挥。

2.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要有判断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能一切都按照别人说的去做。没有所谓的曲高和寡、对牛弹琴,只有自己的不明智的判断与选择。如果在这个实验中,音乐家能根据环境的不同,不是演奏高深的曲调,而是演奏大家熟悉的旋律,恐怕,人们即使不停下来,那毕竟要赶车,也是会一同打着拍子,和着节奏,与弹奏者一道产生强烈的共鸣的。所以说,了解听众的要求非常重要。这就如我们的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了然于心,才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某根神经,才能达到教学的预设,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

3.选择时机非常重要。实验中的赶车的时间与教师在面临下课的时间非常相象。下课后,是学生自由的时间,是学生渴望、盼望的时间,在离要下课时间不远的这个节点上,教师不要去讲教学的难点,学生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了,教师再费尽口舌地努力,教学效果也不会好的。教师要选择学生精力最充沛、兴趣最浓的时机讲授,这样效果才会好。

是的, 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的实验,往往带给我们的是非常多的启示,尽管这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实验,但却可以让我们 得出普遍性的道理来。


没有所谓的曲高和寡,只有自己不明智的判断与选择

谢谢您的关注@杨老师的作文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华盛顿邮报   巴赫   相象   贝尔   曲高和寡   音乐家   小提琴   会儿   帽子   不明智   地铁   世上   教师   环境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