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经典管理工作模型之BSC平衡计分卡

在企业管理中,在绩效考核或开会时,大家经常会听到绩效管理的相关名词,且相互混用。平衡记分卡已经不再是最初的、陌生的人力资源工具了,它的应用已经可以扩展到职场中的每个角落了。

BSC即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哈佛商业评论》谓之“过去75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由美国Robert.S.KaPlan&Dvaid.P.Norton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最初是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工具,1993年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将平衡记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随后得到了全球企业界的接受和认同。

职场经典管理工作模型之BSC平衡计分卡

BSC将企业的目标归结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管理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或创新与提高)四个基本方面,试图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行动导向与监督性措施间的关系,实现企业整体最优,使之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协调与平衡。

因此,BSC在本质上为目标制定与目标分解提供了与企业总体战略相契合的路径。

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是根据一系列经营目标加以衡量的,以过程行为管控让员工的行为得以纠正。指标可衡量,结果导向,易于评估和操作,评估结果和绩效考核强相关。这种方式在复杂、多变的管理情景下,对战略指导、战略实现具有较好的控制力。

这意味着对企业而言,关键的任务是如何在实践中透过“乱花迷人眼”的方法和工具,看到并回归绩效管理的本质,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同时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所处阶段,管理成熟度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绩效管理变革最佳路径,融合运用“控制论“和”目标理论“的长处来解决每家企业面临的个性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实施的这类绩效管理方法部分地体现了它的思想,但并不完善。

职场经典管理工作模型之BSC平衡计分卡

过去几十年绩效相关的管理思想的“流行“大体上经历了“目标论——控制论——目标论”的过程,这个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部宏观环境变化以及社会变迁的推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思想流派和方法会在某个时间段、或者在所有的企业中完全取代另一个流派。同时不管是哪一流派,最终都脱离不了绩效管理的本质:通过绩效管理让员工持续自我提升,最终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也达成个人成长的目标。

所有的管理模式,不管披上了一个什么样的华丽外衣,最终都要服务于管理的目的。而既然绩效管理的本质目标是“实现企业目标+实现员工成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已成为公认的大势所趋,而当下市面上各种时髦的绩效管理方法都没有跳出这一个框架。

关于绩效管理体系的选择,只要从自身的基础和需要出发,也会变得相对简单——敏捷就是王道!

职场经典管理工作模型之BSC平衡计分卡


C考核体系体现了战略中心主义,同时也体现了“平衡”这一重要的管理思维。这种战略中心主义表明的不仅是它通过全面考核企业业绩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战略实施,更重要的是它参与了战略管理的全程,也有利于全体员工对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理解,,成为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平衡”思维体现在平衡计分卡实现了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等指标的有机结合,并且所要考核的四个方面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有着因果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目的   控制论   流派   绩效   绩效考核   导向   管理工作   本质   模型   员工   目标   过程   财务   战略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