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文|莹妈

每年4~9月天气炎热,各种虫也比较活跃。我们常见的就是蚊虫,因为蚊虫比较常见,所以我们有各种的方法去对付它,用物理的方法蚊帐或者是驱蚊剂,蚊香等等,但其实还有一些比蚊虫更可怕的虫类,比如说蜱虫里头是有8个角的,有点像蜘蛛。

蜱虫是一种卑鄙无比的虫类,因为他体内携带着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它就是一个超级的带菌体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因为他的个子比较小,咬到人之后,它会把头部的口器深深地刺到人的皮肤里面,让人没有办法觉察,而一直在里面吸取人的血,蜱虫在吸血之后体积可以增大十几倍之多。

前段时间青岛有个小男孩出去玩,回来之后,被蜱虫咬了几天才发现,结果去到医院,医生要切开皮肤才能把蜱虫完整的取出来。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一个新生儿出生4天从医院回家,爸爸开车把孩子妈妈和奶奶接回来,因为奶奶晕车,所以爸爸在开车的时候就没有关车窗,没想到一个蜱虫从车窗飞进来钉在孩子的头皮上,家长一直都没有觉察,还以为是孩子头上的头垢,一直过了4天才发觉。

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送到医院之后,医生说:家长尽量不要自己处理,否则容易把口器残留在皮肤里面,引发过敏反应。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个不要”,否则会伤害孩子

一、不要用手去拍

当我们被蚊虫咬的时候,很多家长会下意识地去用手拍蚊子。把蚊子拍死之后我们就不会被咬了,但是如果被蜱虫咬了之后千万不要用手去拍,因为蜱虫在叮咬我们的皮肤时,它的口器是弯曲状的,在皮肤里面叮得非常严,如果我们把螨虫拍了,会导致它的口器更容易残留在皮肤里面,引起过敏反应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二、不要用手去捏

有些家长说那我干脆把它的腹部捏住,然后把它取出来,那事实上蜱虫的唾液会在它的腹部里面,如果我们捏住蜱虫的腹部,反而它导致它吐出大量的唾液进入到孩子的皮肤里面,因为这个蜱虫携带的各种病原菌,可能会导致这些病原菌大量地进入孩子的体内,所以千万不要用手去捏蜱虫的腹部。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三、不要用手拔

蜱虫的口器跟其它小虫的口器不太一样是弯曲状的,如果用手去拔很容易导致它的口器还会残留在孩子的皮肤上,引发过敏反应

四、不要用火烧

不少人说被蜱虫咬了,用火烧或者烟头烫特别有效,能够让蜱虫自己把头从皮肤里面钻出来。事实上这个方法没有效,还可能会伤害到孩子。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三、果断给孩子消毒皮肤

而且用火烧还可能会烧伤孩子,毕竟孩子小,还不懂得配合,加上用火烧,还可能导致螨虫更快地把体内的唾液毒素释放出来,引发皮肤上更严重的感染。

五、不要用指甲油

还有人说用指甲油滴在蜱虫的头上可以麻痹蜱虫,还有人说用汽油,这两种方法效果并不佳。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孩子不小心被蜱虫叮咬,家长牢记“三果断”,减少娃的伤害

一、果断用酒精滴在蜱虫头部

酒精有刺激的作用,滴在蜱虫的头上,会让蜱虫浑身乏力,没有劲再咬人的皮肤,以方便家长进行下一步。

二、果断用镊子拔除蜱虫头部

美国CDC建议用干净的镊子。尽可能抓住蜱虫靠近皮肤的表面,用平稳均匀的力向上拉,避免蜱虫的口器折断留在皮肤中。

孩子被蜱虫叮咬,家长要牢记“五不要三果断”,否则会伤害孩子

三、果断给孩子消毒皮肤

拔除蜱虫之后观察头部有没有完整的拔出来。

蜱虫头部的口器带有弯钩拔出来的时候,观察它的口器是不是完整的。

如果完整的,就要用酒精或者肥皂水给孩子清洗被蜱虫咬过的皮肤。

如果拔除出来不完整建议赶紧送孩子去医院

如果拔除出来之后两天左右孩子有发烧或者其它不适的症状,也要赶紧送上医院,这可能代表之前叮咬孩子的蜱虫,身上带有病菌

建议家长带孩子外出,尽可能不要去有太多草和树木的地方。保护孩子需要家长们更加细致和细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果断   口器   病原菌   家长   孩子   可能会   蚊虫   唾液   腹部   头部   酒精   皮肤   完整   医院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