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养生法则之祛“湿”,关键还是在于脾

#加博士##祛湿##养生##头条健康##中医#

加博士提倡“9分养1分治,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是保持好身体的前提”。

在这个全民养生的时代,如果你的养生理念还停留在“保温杯里泡枸杞”那可真“凹凸”啦。毕竟“枸杞难挡岁月催,当归难挡岁月刀”呀。要想抵挡岁月无情的变迁,还得炖点人参虫草鹿茸灵芝天山雪莲汤什么的。这些补品齐下肚,估计你的身体和钱包也要“大出血”啦。

新养生法则之祛“湿”,关键还是在于脾

图源网侵删

话说回来,如果你人参红枣枸杞泡上了,维生素钙铁锌片也吃了,但还是觉得力不从心,是不是该想想你的养生方式打开不对呢?

没错,一味地“补”除了让我们营养过剩外,还会让我们“身中湿毒”,越补越“湿”。经常听人说“我湿气重”,那么,“湿”到底是什么呢?

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湿气、湿邪,是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之一,简单说就是多余的水湿淤积在体内没能被及时排出。也就是说,湿是人体利用不了的水液。

新养生法则之祛“湿”,关键还是在于脾

相信很多拔过罐或者刮过痧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师傅对着“遍体鳞伤”的你说:哎呀你看你这个火罐拔出来/痧刮出来颜色多深,多紫啊,体内湿气很重啊……事实上,颜色深、紫的原因并不只是湿气,寒、瘀,甚至是手法重一点导致的毛细血管大量破裂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即使有湿气也不要频繁地去刮痧拔罐,拔罐可以拔得出湿气,自然也可以拔得出人体的正气,如果身体本身比较虚,拔多了反而伤身体。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意思是湿邪致病导致的患者临床症状多粘滞不爽,如排出物和分泌物涩滞不爽;且湿邪致病导致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就是因为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还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湿气是百搭型选手,跟其他的邪气在一起都“CP感爆棚”。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则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遇暑则成了暑湿。

新养生法则之祛“湿”,关键还是在于脾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湿邪可从脂质代谢、水液代谢、免疫调节和免疫平衡、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损害人体的健康。据统计,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如肥胖、水肿、腹胀、湿疹、皮炎、痤疮、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增多瘙痒等。最严重的是:湿气引起的顽固性肥胖会继发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

由此可见,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那么,该如何祛寒湿、湿热、风湿、暑湿等各种湿呢?

新养生法则之祛“湿”,关键还是在于脾

归根结底,湿气的形成与人体的一个脏器密切相关——。因为脾主运化,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虚,体内垃圾就要潴留体内,比如多余脂肪、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也就是说,湿气是标,脾虚为本

此外,健身运动、艾灸、拔罐、刮痧等外部疗法也能让湿气从内而出,排出体外。所以,健好脾,养好胃,内调加外治,学习养生新方式,打开健康新世界大门。

谢谢关注@中医女科加博士,更多女性健康问题可以私我。

(资料来源:一元堂产业研究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健康   湿气   分泌物   湿热   补品   邪气   枸杞   体外   人参   肥胖   法则   体内   博士   人体   岁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