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医院开展防范脑卒中“金标准”术式,拆除颈动脉“路障”2.5厘米

57岁的张伯因颈动脉重度狭窄导致脑缺血,还合并高位颈动脉分叉、颅内威廉氏动脉环发育不全,手术治疗难度很大。近日,高州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迎难而上,为张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转流术,摘除了长约2.5厘米的斑块,疏通颈动脉,成功恢复大脑供血。

​高州医院开展防范脑卒中“金标准”术式,拆除颈动脉“路障”2.5厘米

医院神经外科一区团队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

据了解,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推荐的防范脑卒中“金标准”术式。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能开展该项技术。


颈动脉狭窄四肢无力


张伯回忆,发病时他突然感到四肢无力、软绵绵的,左手拇指、食指、嘴巴还伴有麻痹感,张口说不清话,尽管这些症状几分钟后就慢慢好转了,但还是吓坏了他。他赶紧到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区就医。


脑血管造影显示,张伯左侧颈内动脉窦部重度狭窄,狭窄度达90%以上,血管通道几近堵塞,引发了短暂性大脑缺血。医生说,这是中风先兆,必须赶紧治疗。


针对张伯的病情,可以选择微创介入放置支架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考虑到患者年纪不到60岁,且血管狭窄程度高,斑块硬化严重,专家会诊后认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优选方案。


张伯对治疗方案表示同意,遂经卒中中心绿色通道转入神经外科一区进行手术治疗。


内膜剥脱术清除斑块


由于张伯的颈动脉不仅存在重度狭窄,还在第二颈椎高位出现分叉,该部位血管丰富而手术视野狭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这对于医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此,神经外科一区手术团队联合耳鼻喉科专家,共同开展手术。


凭借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技术保障,神经外科一区周迩主任主刀为张伯剥除了颈动脉狭窄处约2.5厘米的长条粥样斑块,成功疏通血管,恢复大脑血供。


术后第二天,张伯便可以抬手抬脚了。术后一周,他感觉手脚“力气回来了”,与人对话流畅,“多亏医院及时帮我解决问题,再来一次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


狭窄大于70%建议手术


在张伯手术的同一天,来自信宜66岁的傅伯也因为颈内动脉窦部重度狭窄合并高位颈动脉分叉、颅内威廉氏动脉环发育不全,成功接受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精心调理一周,张伯和傅伯都康复出院了。


颈内动脉狭窄是造成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专家建议,当颈动脉狭窄度高于70%,可以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医学实践证明,术后患者中风概率远低于非手术患者。


据了解,今年5月中旬,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高州市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称号,这是该院继2019年成为“中国标准版胸痛中心”之后,再获一个国字号中心。该院以“心脑血管-肿瘤-康复”为中轴线的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高州及周边广大县域的心脑血管病群众带来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通讯员】林楚娴 林巧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高州市   高州   脑卒中   颈动脉   路障   内膜   脑血管   术后   动脉   高位   狭窄   人民医院   血管   患者   神经外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