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降糖不宜太快

确诊糖尿病后,患者需要“降糖”。有些患者想让血糖水平快点降下来,但要注意,降糖要“求稳”、循序渐进,如果太快,反而可能出现问题。

糖友降糖不宜太快

如果降糖过快,即使血糖值正常,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反应性低血糖”。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出现心慌乏力、头晕、手抖等症状,甚至可能由于过度兴奋,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梗等不良事件。一旦血糖水平下降到3.9mmol/L以下,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休克,甚至有死亡的风险。


在相对低血糖时期,如果降糖过快,会增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在多种激素作用下,可能会造成血糖波动,甚至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这比持续高血糖带来的危害更大。


对患者来说,降糖“欲速则不达”,应遵循相关原则。


正常情况下,降糖速度应保证在每小时不超过5.6mmol/L。如果患者通过胰岛素或口服药物降血糖,最好每小时测一次血糖,以便了解降糖速度。刚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首先考虑降餐前血糖。


同时,了解降糖药物副作用。胰岛素、DPP-4抑制剂或二甲双胍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要注意防范。每位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开始服用这类药物时,最好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缓慢加量,日常做好血糖监测。


一旦出现类似低血糖的反应,糖友首先要测血糖水平。身边最好常备帮助纠正低血糖的必要食品,比如糖果、甜饮料等。


老年人感觉器官衰退、脏器调节功能下降,比年轻人更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降糖目标可适当放宽,控制空腹血糖小于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蔡梦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感觉器官   生长激素   交感神经   欲速则不达   低血糖   可能会   胰岛素   血糖   激素   糖尿病   药物   患者   兴奋   速度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