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仅与血糖有关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仅与血糖有关

我国是全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特异的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DR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视力正常,或者轻微下降,特别容易被患者忽视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当出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或发生新生血管出现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时,可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根据DR有无新生血管出现,可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能够早预防、早发现、及时给予合理治疗,会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甚至能够部分逆转病情,而对于严重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视力。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仅与血糖有关

二、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很常见,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DR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会导致:

1、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自我调节功能受损;
2、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
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多;

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其他微血管并发症。有报道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后,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危险、 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速度,视力减退程度都明显降低 ,血压控制的程度决定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程度。

实验显示,有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全面治疗比单一的降糖或降压、或降脂治疗可使DR的危险降低60%。即使在正常血压范围内,降低血压仍然会降低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不仅仅要控制血糖,早期控制血压、血脂也非常重要。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仅与血糖有关

三、为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首选什么药物?

有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抑制剂,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可以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延缓其进展, 因为 :这类药物可改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环境,减轻内皮功能障碍,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 ,并可降低细胞金属蛋白酶的活性;比如对于血压正常且无微量蛋白尿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使用血普利类药物治疗可以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减缓50% ,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概率减小80%,因此,普利类/沙坦类药物在降低血压之外还有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因此,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即普利类药物/沙坦类药物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的首选药物。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仅与血糖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视网膜   糖尿病   蛋白尿   微血管   内皮   抑制剂   眼病   高血压   并发症   血糖   视力   糖尿病患者   血管   类药物   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