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病毒血症有哪些危害?该怎么办?

乙肝患者体内出现低病毒血症,有哪些危害呢?

1、低病毒血症对慢乙肝患者病情的影响。

低病毒血症可能引起乙肝患者的肝炎再次活动;

低病毒血症可能促进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程的进展;

低病毒血症能够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不利于肝癌患者的存活;

低病毒血症还与乙肝病毒耐药性有一定关联。

低病毒血症有哪些危害?该怎么办?

肝炎持续、反复活动是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理基础,乙肝治疗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阻止肝炎活动。

研究发现,低病毒血症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约有10%发生活动性肝炎。

所以说持续存在的低病毒血症可能在一定情况下引起活动性肝炎,需要引起患者重视。

低病毒血症有哪些危害?该怎么办?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世界上约30%以上的肝硬化与乙肝病毒有关。乙肝病毒含量越高,患者的肝纤维化发展越快,发生肝硬化的风险越大、速度越快。但在低病毒血症患者中有30%左右存在显著的肝脏炎症病变和肝纤维化,进行抗病毒治疗时表现为低病毒血症的患者,肝纤维化可继续进展。因此低病毒血症可能持续促进肝纤维化发展,患者发生肝硬化的风险不可小觑。

低病毒血症有哪些危害?该怎么办?

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载量的乙肝病毒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几年有研究发现,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与病毒转阴的患者相比,低病毒血症可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在伴有肝硬化的患者中;与持续病毒阴性的患者相比,发生低病毒血症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相对更低。

低病毒血症更容易发生乙肝病毒耐药。

目前有小样本研究证实,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的患者,即使病毒含量极低,也有较高比例患者体内的病毒发生耐药突变。

低病毒血症有哪些危害?该怎么办?

2、低病毒血症对慢乙肝患者预后的影响。

抗病毒治疗后,低病毒血症的存在,不利于肝纤维化逆转,同时肝硬化患者如果存在低病毒血症,肝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3、如何处理低病毒血症?

首先需检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如果患者服用低耐药屏障的药物,比如拉米负担,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建议换用非交叉耐药的替诺福韦或者丙酚替诺福韦。

有时候抗病毒初始,高病毒载量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或者替诺福韦治疗后仍有少量病毒,可以延长治疗时间,看病毒是否继续下降,若HBV DNA不再下降时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抗病毒药。

总之低病毒血症并不少见,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有广泛的促进作用。对于未治疗和治疗中的乙肝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高灵敏病毒量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低病毒血症。

在治疗过程中低病毒血症持续较长时间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酌情进行病毒耐药性检测,或换用更高效、不易耐药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低病毒血症有哪些危害?该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病毒   耐药性   抗病毒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病情   体内   含量   乙肝病毒   性肝炎   患者   乙肝患者   风险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