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人民教师的培养。世间工作种种,我们最亲的就是教师。

在我们印象中,三尺讲台就是他们挥洒汗水的舞台。讲台上的他们,经常不吝输出,恨不得将讲台下的每个学生都培养成高材生。

连他的眼里都是满满的爱。

如此崇高的职业地位,是社会与人民赋予的。然而,如今社会却有很多教师,仗着自己的身份与“特殊权利”,一个劲儿地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贪污受贿,走后门,终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尽管大环境如此,仍有一些始终本着教师本质的可爱教师坚守在为人师表的岗位上。2018年一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到一位特殊的教师,一位从不评职称,默默奉献了40年的天才教师——王晓琮。

“扫地僧”讲师

扫地僧出自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是一名在少林寺藏经阁负责打扫的扫地老人,每天默默无闻,做着看似不起眼,却又异常重要的事。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王晓琮第一次与扫地僧建立交集,是在2018年,学生发表的《吃饭舔盘子的“锅炉工”,竟是14岁就上北大的“扫地僧”》。

这篇文章,一时间让王晓琮成为焦点人物,人们都想认识一下这位与众不同的老师。

王晓琮出生于黑龙江双鸭山,从小就是天才少年,14岁入学我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1986年于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顺利入职哈尔滨理工大学,成为人民教师的一员,一做就是四十多年。

四十多年的时间,王晓琮对哈理工不离不弃,这一点在教师这个行业已属实不易。难道是哈理工对他的待遇很不错吗?确实在教师行业,通过跳槽可以轻易得到待遇的提升。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其实不然,直到现在,拥有如此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还只是个初级讲师,并不是他的能力不够,而且他从来都不屑于通过评级提升自己的收入与待遇。在他看来,教书就是教书,除此以外的事情与他无关。

淡泊名利是他的标签,他甚至视金钱如粪土。

在哈理工校园里,如果见到一位不修边幅,打扮邋遢,常年穿着廉价拖鞋,像流浪汉的人,那八成就是王晓琮老师,他的日常形象,在衣着华丽的人群里是如此的独特。

为人师表,他常年保持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在餐厅吃饭,经常能看到他吃完饭后还要把盘子舔干净,他不缺这点钱,但他也不在乎其他人的目光。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如此特别的存在,其实也在不断警醒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要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不要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毕竟学习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王晓琮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容易就会被别人忘记,他可是那个14岁就上北大的天才少年。

“神一般的人物”

每当有新生入学,在路上遇到或者从学长学姐口中谈及王晓琮老师时,以往的学生都会告诉他们说,这位老师简直就是个大神是神一般的人物。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他的课堂永远是那么受学生欢迎,因为在他的课堂上,干货总是最丰富的。其实“扫地僧”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外表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武功深藏不漏,且有大智慧。而这,正是学生们眼中的王晓琮老师的。

天才少年加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这位老师的硬实力毋容置疑,上课的习惯也自成一派。

他从不做教案,上课也从不带教材,因为教材里的内容他早已熟记于心,而他本人的记忆力又超级厉害,曾经用半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法语词典。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学生们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也都不看课本,跟着王晓琮老师的逻辑与进度学习。等到课后,学生们进行复习,再看一次课本时才发现,王晓琮讲课的内容和顺序与课本竟然完全一致。

王晓琮还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评委,教学以来一直痴迷于数学的魅力,并一有时间就研究并总结数学的学习方法。

他曾为哈理工做出许多贡献,拿下许多荣誉。从2005年开始,带领学校学生不断参加数学竞赛,取得国内国外近百个数学竞赛优胜荣誉,展示大国的教育风采,也是哈理工的风云人物,被不少学生视为“偶像”。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而接下来,他将会继续带领学生取得更多的竞赛胜利。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话大概说的就是这位可爱的老师吧。如果不是学生无意间的文章发表,我们不会知道这样一位老师的存在。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随着人们的关注,名气大增,前来采访的记者也络绎不绝。显然,这不是王晓琮老师想要的,平日里低调惯了的他,一再拒绝来访的记者。

面对这个宣传学校的机会,校长自然是鼓励王晓琮接受采访。可是尽管连校长都出面劝说,也被他无情拒绝。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他对利益有半点所属,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是一个讲师。

对于王晓琮老师来说,或许学校授予的“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奖”在他心里还占有一定的地位。而这个最高评论来自于他最在乎的学生们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在学生们眼中,课上课下的王晓琮老师是截然不同的。课上的他严谨认真,而课下的他却如此随意自在,因此,学生们总能在王晓琮身上感受到亲切感。

如果能从课堂之下也影响着学生的品性,那么无疑是对作为老师的王晓琮的最高嘉奖。

结语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繁花乱坠的社会,总在潜移默化地腐蚀着每个人最初的本质。但是能不能守住自己的本质,说到底,还是也只是取决于每个人自己。

14岁考北大,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执教40年却至今未评职称

社会上其实还有不少群体在默默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比起得到,更多的是付出。

不向利益倾斜,才能让自己变得笔直。

所谓的那些职称,在王晓琮这类人的对比下,显得更像个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理工   讲师   为人师表   课本   北大   待遇   本质   利益   天才少年   老师   数学   教师   时间   学校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