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阴清热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王泽民、陈广环(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北京100015)

摘要: 以养阴清热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76例,完全缓解37例(48.7%),部分缓解14例(18.4%),未缓解25例(32.5%),总缓解率为67.1%。

关键词:唯治性急性白血病养阴清热法

根据名老中医孙一民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经验,我们从1989年-1992年以养阴清热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7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以养阴清热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76例均为使用过多种治疗方案未获缓解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男性50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70岁,平均年龄30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1个月。诊断为急淋白血病18例(L1型6例,L2型4例,L3型8例),急非淋白血病58例(M1型3例,M2型23例,M3型5例,M4型7例,M5型16例,M6型2例,M7型2例)。

2.纳入病例证候标准(自拟)

阴虚内热型(37例)主病发热,不欲近衣被,多汗,口干喜冷饮,或鼻衄、齿衄,乏力,舌质淡,舌苔白或黄,少津,脉细数。
阴血亏虚型(8例)主症面色苍白,唇甲淡白。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脉细弱,以盆血症状为主。
热毒炽盛(21例)主症壮热汗出,烦渴引饮。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齿衄,肛周脓肿,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燥,或灰黑少津,脉大数。
热盛动血型(15例)主症以出血症状为主,皮肤瘀斑,鼻衄,齿衄,尿血,舌质红,舌苔黄少津,脉细数。
邪阻经络型(3例)主症以肢体疼痛为主,骨痛,四肢关节痛,腰痛,舌质红,脉细数。
邪闭清窍型(2例)主症头痛,头晕,呕吐,视物不清或失明,听觉失聪,烦躁,或神昏谵语,舌质红,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养阴清热法治疗,方用地黄合剂(自拟方):鲜生地,鲜白薯根,白芍,丹皮等。

偏阴血虚型(贫血症状明显)佐以滋阴养血,加首乌、当归、熟地、龟板、阿胶;偏热毒炽盛型佐以热清解毒,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鲜芦根、鲜竹叶、元参;热盛动血以出血为主者佐以凉血散血,加三七、荷叶、侧柏叶、仙鹤草、桅子、藕节、赤芍、丹参;邪阻经络以肢体疼痛为主者佐以通络止痛,加桑枝、丝瓜络、威灵仙、仙牛膝;邪闭清窍者佐以清脑开窍,加紫石英、紫贝齿、石决明、菊花、白薇、黄连,或服用安宫牛黄丸。儿童及身体极度衰弱者用药剂量酌减。
中药治疗期间停用化疗,贫血严重者可配合输血,每服药1个月作1次血象及骨髓象检查,观察中药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象及骨髓象变化和药物毒副作用。
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之品,忌食辛辣动火之品。

三、疗效分析

1.疗效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白血病苏州会议疗效标准。
2.治疗结果76例中获完全缓解37例(48.7%),部分缓解14例(18.4%),未缓解25例(32.5%),总缓解率为67.1%,获完全缓解的37例中服药时间最短30天,最长为180天,平均60.7天,获完全缓解的1例M3患者己生存8年以上。

四、讨论

以养阴清热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为特点,现代医学治疗急性白血病主要采用化疗及骨髓移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认为,急性白血症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由于正气亏虚(阴虚),湿热毒邪内侵,灼伤营阴,入血伤髓,导致了急性的发生。其主要病机为阴液亏虚。热毒炽盛。

其主要症状除发热、贫血、出血及各组织浸润等表现外,多伴有五心烦热,口干渴,喜冷饮,舌质淡少津,脉细数等阴虚内热表现。湿热毒邪易伤阴液,阴液亏虚易生内热。阴愈亏热愈炽,热愈炽阴愈亏。阴液大伤则人体免疫机能下降,又成为热毒难以消散的原因。由于阴液亏虚,正不抵邪,还易产生各种变证。如叶天士指出:“如班疹出而神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

可见,养阴清热法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湿病医家吴鞠通强调“留得一分津液,便多一分生机”。养阴(扶正)可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清热解毒(祛邪)既可清除热毒,又能护阴生津,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功效。急性白血病通过养阴清热法的治疗,使阴液充足则热毒易祛,阴液得养,血液化源充足,贫血处可纠正,严重感染是急性白血病主要的死亡原因。

通过养阴清热法治疗,使阴液复,热毒清,机体免疫力增强,清除了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则可防治感染的发生,据临床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养阴清热法的化疗,感染现象与单纯化疗者相比明显减少,因而降低了死亡率。

以养阴清热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养阴清热凉血法对于血热妄行所致之出血,实乃一种釜底抽薪之法,即可治疗出血,又可预防出血。我们发现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肝脾淋巴结肿大,通过养阴清热法的治疗亦能随之消失,这是由于阴液充足则血液运行畅利,促进了瘀滞的消散。

养阴清热法切中了急性白血病的病机,所有能恢复正常造血功能,提高缓解率,延长存活期,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化疗后未获缓解或出现骨髓抑制,血象过低,全身情况极差而无法实施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亦可用养阴清热法治疗以达到缓解。

地黄合剂方使用大剂量甘寒养阴清热鲜药是取得显著疗效的关键,鲜生地黄,鲜白茅根养阴清热之力优于干药。由于急性白血病热毒深重,常规药量往往是病重药轻。犹如杯水车薪难以奏效,加大药量,方能使匮乏之阴液恢复,热毒清除,起到治疗效果。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地黄合剂提取物F1、F2、F3对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为100%,F4、F5分别为50%和56%,对S180带瘤小鼠也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若对其有效成分进一步分析,探明其作用机理,开发出一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中药新药,将对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以养阴清热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往往是邪去正衰,元气、胃气、津液大伤,应酌情给予培补元气、健康和胃,滋补肝肾等法。治疗上忌用湿补性躁、升阳劫阴之品。若内热未清,先用湿补法,内热将愈炽,可诱发或加重出血等证。治疗急性白血病应认准证候,把握病机,新药与辨证相结合,治本白血病标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应当指出,急性白血病虽然以阴虚内热型多见,但常规之中,每有变例,若属其他类型,又当因人制宜,辨证论治。

急性白血病容易复发,完全缓解后仍应以养阴清热为主辨证治疗1年左右,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养阴清热中药治疗急性白血病,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腹泻、便溏现象,减量或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此外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

对于未缓解的病例进行分析,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大剂量反复化疗后,元气、津液大伤、胃气衰败,药物已经难以通过机体而发挥作用,另一部分患者因脾虚便溏用本法治疗后可加重腹泻而影响疗效,提示脾虚便溏者慎用本法治疗。

养阴清除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且药源广,价格低,容易普及,今后应继续从中医学宝库中挖掘、整理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药,进行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探明其作用机理,这对于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乃至于攻克急性白血病这一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提示:文章中所涉及的药品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盲目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是王泽民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性急   白血病   法治   白血   血象   炽盛   津液   合剂   内热   病例   机体   元气   疗效   症状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