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难撬动“中国胃”


植物肉难撬动“中国胃”

近日,某知名女星因推荐一款植物肉水饺引发热议。网友质疑植物肉添加剂过多、影响健康、价格虚高,利用明星宣传实为诱导消费者交“智商税”。那么,何为植物肉?消费者为何不买账?

植物肉是人造肉的一种,主要以大豆、豌豆、小麦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为制作原料。为了做出近乎于肉的口感和口味,除了常规添加酱油、盐、味精、香辛料等各式调味料外,还需加入芥花籽油、菜籽油、食用胶、黏合剂等多种食品添加剂,再经过加热、挤压、冷却、定型等一系列工序,以尽量接近真肉的纹理和食用口感。简而言之,植物肉就是用香精、香料调味的豆类蛋白。

“吃完不会有负担”“我在嘴馋、需要保持身材的时候也会吃”,植物肉进入中国市场后,品牌方打出“低脂低热量”“高膳食纤维”“无抗生素”“无胆固醇”等一系列健康概念,不少消费者坦言,是出于“吃不胖”或“低脂”目的购买。不过,营养师顾中一分析称,对于营养相对较好、日常不贫血、心血管疾病风险不高的人群来说,植物肉会比真肉更加健康。但就脂肪含量而言,某些植物肉品牌商宣称其“脂肪含量比猪的某些部位的肉少89%”,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猪瘦肉的脂肪含量仅有10%。此外,与真肉相比,植物肉会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如铁、牛磺酸、肉碱、维生素B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

被资本寄予厚望的植物肉,仅凭炒概念显然很难撬动“中国胃”。以线上某官方旗舰店销售量为例,其品牌2款植物肉食品,近1个月总销量仅为11份。价格虚高成为植物肉登上家庭餐桌的一大阻力,150克的植物肉丝售价42元、230克的肉馅售价32元、一袋228克的植物肉水饺售价25.8元,而一袋1320克的猪肉馅水饺售价为49.9元,相比之下,不少人发出感慨:“吃真肉不香吗?”

站在风口上,产品跟不上营销,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植物肉在资本端得宠,在消费端却失意。专业人士认为,植物肉行业在研发、标准、流程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在行业标准确定前,市场化的节奏应当放慢一些。

文/邵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不饱和   调味料   肉碱   牛磺酸   植物   黏合剂   健康   水饺   口感   中国   脂肪   含量   售价   资本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