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酒与中医药文化的那些事儿,除夕拜年特辑

今天是大年三十,小玲药师给头条网友们、粉丝朋友们拜年啦!祝大家牛年牛牛牛!

2020年,对我而言,也没什么特别的,工作、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平平常常,唯一不同的是,我从事了健康自媒体的事业。

在头条创作期间,遇见了支持我的粉丝朋友,也听取了很多声音,感触最深的是: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值得被认真倾听、阅读。

屠苏酒与中医药文化的那些事儿,除夕拜年特辑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春节与中医药的哪些事儿。

春节,在古代称“元日”、“元旦”、“岁丹”,在这一天,“人们要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鬼也。”而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在春节这一天,要配制一种药酒,名为“屠苏酒”。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最早记载了屠苏酒的配方和制法,就是将大黄、白术、桔梗、暑椒、桂心、乌头、菝葜七味中药打碎,用绛色(传统的中国红)的绢袋装好后扎紧。

在除夕日中午,“悬沉井中,令其泥”,与正月初一早晨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因为春节是一年的开始,阳气始升,阴寒没有散去,人们容易感受外界邪气,患瘟疫之病;而屠苏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辟除瘟疫之邪的功效。

屠苏酒与中医药文化的那些事儿,除夕拜年特辑

在古代有“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的说法。

其实正月初一饮酒防疫的习俗,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只是汉代饮用的是椒酒,再后来到南北朝的时候,人们才以屠苏酒替代椒酒,因为屠苏酒预防疾病的功效远胜于椒酒。

在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春节喝屠苏酒,老少皆宜。

屠苏酒与中医药文化的那些事儿,除夕拜年特辑

古代风俗文化的代代相传,也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屠苏酒发展到现代,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现代医疗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我们也不用喝屠苏酒来辟邪防疫,但是药酒保健祛病的传统依旧保留。

我们在选药酒时,需要先明确它的所含成分,对成分中药的功效、药理作用有了解,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的药酒,建议在中医师、中药师指导下使用。

我是小玲药师,本头条号@药师杨玲已经与维权骑士签约,抄袭必究

参考文献:

赵鸿君. 端午重阳腊八春节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源流考[J]. 中医药学刊,2001,03:234-23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屠苏   中医药   鸡鸣而起   日中   沉井   药酒   瘟疫   汉代   防疫   特辑   药师   除夕   千金   月初   功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