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穷就算了,为啥我们还越来越忙?

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1990年,PPT面世。

那个时候,可能连它自己也想不到,若干年后,它会成为我们各种汇报场合的重要工具,影响力延续至今。

在这之前,我们汇报工作可能只需要简单的手稿,然后跟领导和客户当面汇报即可。但是现在你发现没,上到投资路演,晋升答辩,下到部门内部分享和个人简历...这些场合都得有会做PPT的本领。

做PPT的确是一件苦差事,原本我们可能半个小时都花不到的手稿,换到PPT的赛道上,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都是有可能的。

有不少人(包括我自己),一边熬夜赶各种PPT,一边在底下骂娘。

我们原本以为PPT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高提高工作效率,可是越往后,却发现自己花的时间更多了,能力上也并没有太多的提升。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生产力”。

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类似的例子还有智能手机,如今我们通过移动端可以接收到更多更快的一手讯息,可是我们的注意力却也被大大稀释了。原本可以花几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却发现总是被各种弹出来的消息框给带偏了节奏。一天下来,可能你的工作进度还只是在原地踏步。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汽车也是反生产力的表现,的确拥有了发动机的四个轮子,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出行速度”,节约时间。可是话说回来,在市区上班的你,难道没有发现这个速度可能也就是比步行的速度稍微快了那么一点?

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根据一份报告数据显示,实际上,现在汽车的真实平均速度每小时还不到6公里(步行的话,这个数据是5公里/小时)。

“得益于”反生产力,我们还得面临一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穷就算了,为啥我们还越来越忙?

02 穷忙的真相——稀缺

这个答案,就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这本由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沙菲尔联合撰写的新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我们重新解读了经济学中“资源短缺”这个概念,同时也揭示了我们穷忙的“真相”:

可能和大家的常识不一样,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正如本书的两位作者所说,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度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从而进入到关注稀缺-失去判断力-关注稀缺-失去判断力...这样的一个死循环当中。

所以真正可怕的并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们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举个例子,对于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的人来说,在工作中他们往往会陷入到一个“死胡同”:

只擅长做具体的事情,认为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在领导面前即使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升职加薪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实际上这样的人在工作上并不会有太出色的成绩,也不会得到领导在重要岗位上的栽培。原因很简单,一个只会做事的人,就会过度把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比如我之前遇到的一个客户,审核稿件细致到连标点符号她都不放过。

但对于老板来说,他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只会做事情和执行的人,而是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做出更好的决策,能够带领更多的团队替自己分忧解难。

这就需要这个人具备全局观,知道哪些东西可以较真,哪些地方必须放下,这样他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布局,统筹发展。

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所以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当然是食物,但更要的是如何让那个自己学会持续得到更多食物的本领;

而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们显然是需要更多时间来完成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好的自己的时间,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工作。

03 如何摆脱稀缺心态带来的影响?

这本书也给了我们方法——重新构建带宽。

什么是带宽?简单来说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导致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说直白点就是,当你工作繁忙,需要决定接下来做哪件事情的时候,你能想到的就是自己能利用的时间,以及这件事会花你多少时间,然后就把带宽抛之脑后了。

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比如一个裸辞做自媒体写作的新人,正在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所以这个时候他是不会考虑要好好看书写作,然后打造起个人品牌这样长远的目标的。

因为想要实现它,过程会很漫长。这对于他解决当下最要紧的开支问题,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所以你看,稀缺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地降低我们的带宽,让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聚焦在更要重和更具有长远意义的事情上。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带宽进行规划和管理,将有限的认知能力最大化。

还是拿那个自媒体新人来说,与其跟他大谈个人品牌,如何规划好个人时间。不如转化下思路,先给到其一份稳定的,工作轻松的工作或者是一个固定供稿的金主,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他也就能够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带宽上。

然后他才会去考虑如何做深度垂直的内容,学习平台运营的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做个人品牌等后期更长远的目标。

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普通人之所以会陷入到“贫穷”的状态,不一定是由于智力或者努力程度的问题,而很有可能是稀缺造成的恶性循环。

香港有一档名为《穷富翁大作战》的节目,主办方要求富豪与底层人士同吃同住同工作,或尝试露宿街头,或做清洁工倒垃圾、住笼屋,以此体验对方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又穷又忙?背后的真相,富豪一定不会告诉你

田北辰当时作为香港江南四大家族成员,“有幸”以富豪的身份参加了这个节目,结果就在体验了两天的清洁工生活就打了退堂鼓。

后来,在接受采访被问到体验的感受时,他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每天只是为了三餐在努力,根本看不到希望!”

可是,作为短暂体验生活的他来说,也就是48个小时。在这之后,他还是原来的那个富豪,过着普通人不可企及的生活。

而对于那些处在底层的“穷人”来说,他们就像是勤劳的蚂蚁,每天都很忙碌,但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还只是个穷人。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如何才能打破这个怪圈?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陈小星 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富豪   控制力   判断力   生产力   贫穷   长远   真相   带宽   忙碌   事情   速度   能力   小时   时间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