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喝酒后发现,血压会有所下降,那为啥不能靠少量饮酒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为了稳定血压,总是费尽心思。有的严格遵照医嘱吃药,有的坚持运动健身,还有的听信偏方,觉得少量喝酒也能降血压。到底可不可信?有的酒民发现,在喝完酒之后,测量自己的血压会发现显著的下降,为此,他们觉得少喝点酒也没事儿,说不定还能帮助降血压呢。

患者喝酒后发现,血压会有所下降,那为啥不能靠少量饮酒降血压?

为什么喝酒后,血压会有所下降?

人体内的血压升高受到血管的影响,当血管扩张后,能够明显地降低血压,而一部分降压药的原理也是通过刺激血管扩张来降低血压。而饮酒后,也能够因为酒精刺激血管不断的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但是这个时间大约只能持续5-6个小时。

6个小时之后,体内的血压就会随着中枢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脏泵血量增加而不断的升高。总的来看,喝酒后的血压变化呈现出“U型”,在6个人小时处于最低端,会出现“临时性”的降血压

患者喝酒后发现,血压会有所下降,那为啥不能靠少量饮酒降血压?

既然饮酒后血压能降低,为什么不能靠少量饮酒来降血压?

用前文提到的这个“U型”关系来解释的话,喝酒降压产生的有效时间是比较短的,人们无法依靠喝酒来长期稳定血压。少量饮酒也无法达到降血压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血压的升高等情况。

而且饮酒降压的方式还存在一些弊端,详细给你谈谈。

第一点是喝酒后血压反弹的问题。事实上,饮酒后血压下降的情况只是一个短暂性的行为,而在这之后,更容易出现的是血压不断升高,并且出现难以控制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心血管等也会承受较重的压力。

患者喝酒后发现,血压会有所下降,那为啥不能靠少量饮酒降血压?

血压反复的波动后,出现脑出血,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酒后洗澡、睡觉不注意,最终引发脑出血脑梗等疾病,威胁生命安全。

第二个弊端是酒精对血管的伤害。有研究发现,酒精在进入人体后虽然能够刺激血管扩张,但与此同时也会导致血管弹性变差,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的风险,还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等问题。高血压患者本身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比较高,再加上酒精的刺激后,诱发疾病的风险更高,远远超出了人们以为的“1+1”的影响力。

患者喝酒后发现,血压会有所下降,那为啥不能靠少量饮酒降血压?


所以,从这些方面考虑,少量饮酒的方法并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而且还会增加患者出现更高的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为了更好的稳定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尽早戒酒,能不喝酒就尽量别喝了。

特别提醒,在服用降压药期间更不适合喝酒。酒精可能对降压药的药效挥发产生影响,导致无法更好的稳定血压,或者增加降压药的功效,导致血压大幅度的下降。

患者喝酒后发现,血压会有所下降,那为啥不能靠少量饮酒降血压?

比如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已经能够将血压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但是在这时饮酒,很可能导致血管再度扩张,血压持续的下降,甚至引发低血压的情况。相比于血压升高,或许低血压对血管的损伤更大,对后续患者稳定病情更不利。

总的来说,喝酒降血压的想法是一种幻想。能够踏踏实实地服用降压药,保证规律的生活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对稳定血压更有帮助。而关于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这里就不赘述了,无非还是按时吃药,低盐低脂饮食尽早戒烟,规律作息和适当的运动锻炼。

患者喝酒后发现,血压会有所下降,那为啥不能靠少量饮酒降血压?

如果你是高血压患者,你会尝试通过喝酒降血压的方式吗?如果会,不妨重新看一遍文章,好好了解酒精可能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并且在权衡利弊后,做出正确的选择。给高血压患者的饮酒建议是:安全饮酒值只有“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酒后   血压   患者   降压药   低血压   脑出血   心率   弊端   酒精   高血压患者   血管   风险   稳定   小时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