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的正史

#精品长文创作季#

(古代城镇风貌)

明朝洪武十三年,八月。

这一年八月,山东青州府日照县,有个叫做江伯儿的百姓,他母亲生了重病,命悬一线,江伯儿侍母诚孝,相当着急上火,遍寻名医给母亲治病,无论是坐堂大夫还是江湖郎中,来来回回换了好几茬,母亲的病却仍然不见起色。

当医学和科学起不到作用的时候,江伯儿把希望寄托到了玄学上。

于是,他从县城里找了一个“仙姑”来家里“施法”。

这种事儿,在今天仍然很常见。

比如,某某村庄有孩子高烧不退,家长不赶紧送医,反而找来什么香头巫师,又掐诀又念咒,时不时还要喂上一碗香灰水,结果折腾来折腾去,一小部分因为偶然原因,孩子的病情真的得到了好转,而大部分则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耽误了病情,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说穿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

别说现代社会不认可这种东西,在明代这也是被禁止的。

《大明律》 局本

《大明律》中明确规定,凡是在民间搞这种东西蛊惑和欺骗百姓的,严重的要以绞刑处死,不太严重的也要杖一百,然后流放三千里。

江伯儿请来的这个仙姑,据说法术神奇了得,她来到江伯儿家里,并不着急施法,而是给江伯儿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说东汉时期有个叫做李妙宇的女子,因为家里公公患病不治,眼见就要归西,李妙宇竟然从自己腿上割了三块肉,然后放到锅里,炖了一锅汤给公公喝,结果公公喝完之后果然痊愈,李妙宇的事迹更被朝廷得知,朝廷对其大加封赏,称赞她的孝行。

如果是平时,江伯儿肯定是不干的,因为这种事儿听起来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但是此时不同,数月里,他已经遍访各路名医无救,眼下这个仙姑提出的治疗方案,已经是江伯儿唯一的希望了。

所以,仙姑说完,江伯儿毫不犹豫的就从自己的左肋割下一块肉来,然后丢到了锅里。

朋友们,自己割自己身上的肉,那得多疼啊,江伯儿疼的是哎呦一声,冷汗直流,竟然昏了过去。

这个仙姑,多少是看过一些稗官野史的,但是她说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有待商榷,而且本来她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江伯儿知难而退,仙姑说要救你母亲,必须得效仿先人,割肉救母,江伯儿肯定下不了手,到时候仙姑就说不割肉也行,那就需要我施展神奇法术救你的母亲,我一施展法术,你不就得掏钱么?

但是谁成想,江伯儿救母心切,真就活生生自己割下一块肉来。

当时那是众人惊呼,鲜血飞溅,江伯儿更是疼的连连哀嚎,竟然就这么昏死过去了。

眼看要闹出人命,仙姑也慌了,连费用也不收了,撒丫子就跑了。

(古代家庭)

好在,江伯儿的妻子给江伯儿包扎伤口很及时,又用白酒消毒,江伯儿的伤口没有恶化,他昏睡了一下午,到晚上就醒了。

江伯儿醒的时候,他妻子早已经服侍完老太太用药,您还别说,这顿掺着儿子血肉的汤药下了肚,老太太的病情还真的有所恢复,但好景不长,晚上七八点钟把药喂下去,老太太清醒了一个多小时,十点多钟病情再度恶化,还把刚才喝下去的药全都吐了出来。

看来,仙姑的办法也不顶用。

这古人,敬畏鬼神,相信天命,他们认为天人有感应,万物本一体,人的命运祸福都相互对应,且由神灵决定。

眼看老母亲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江伯儿决定再赌一把,他要登泰山访仙庙,亲自在泰山东岳大帝的神像前为母亲祈福,看看是否能换来一线生机。

泰山,五岳之首,一说名山必有泰,此地更是古代帝王封禅之地,用来彰显自己的德行和教化,更是对帝王生涯的一种表彰。

登其巅,可揽群峰于足下,俯瞰万里江山,令人心潮澎湃。

明朝的时候,整个泰山已经发展的和今天的旅游区差不太多了,有街坊,有集市,有卖菜的,有摆摊的,热闹非凡,甚至官府还专门设置了在泰山卖门票的。

江伯儿到了泰山之后,来到东岳大帝庙中,三跪九叩,非常虔诚,几乎把头都要磕出血了。

礼毕之后,他正要原路返回,却在热闹的泰山集市中碰到一个摆摊算卦的先生。

(山上奇遇)

两人也算有缘,于是席地而坐聊起天来,这算命先生听说江伯儿竟然割肉救母,不禁肃然起敬,连连夸赞他的孝行。

但是算命先生夸完之后话锋一转,却又开始批评起江伯儿来。

算命先生捋着胡须,表示你啊,你割肉救母固然是孝行,但是这毕竟是效仿前人,千百年前已经有人这么做过了,所以你这么做不稀罕,老天爷就算看在眼里,也不会被你感动,如果让我来帮你,我绝对有比这更好的法子。

江伯儿不知道算命先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样,但他此时已经是病急乱投医,谁说谁信,于是就掏了一百文来买算命先生的办法。

算命先生收了钱,果然爽快,立刻倾囊相授,绘声绘色道:

往远了说,晋朝有个叫做郭巨的人,父亲早逝,只有寡母一人,这郭巨有妻有子,但奈何家中困顿,他无力养活全家人,于是和妻子商量,把儿子给杀掉,这样就能节约出一部分开销来供养母亲。

于是,郭巨和妻子挖了个深坑,就打算把儿子给埋了,谁成想挖到一半的时候,竟然从地里挖出一个坛子,打开一看,竟然是满满一坛子黄金。

在坛子上另有一行小字,上书:天赐郭巨(老天爷给的),官不得取(官府不能拿走),民不得夺(百姓不能抢夺)。

你看,郭巨为了赡养自己的母亲,要埋杀自己的儿子,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于是上天赐给他黄金,这么一来,他又有钱赡养一家人,还不用埋儿子了。

往近了说,晋朝之后南北朝,南朝的刘宋,也出过一个叫做郭世通的人,情况和郭巨相似,也是因为无力赡养母亲,只好忍痛含泪埋掉了自己的儿子。

(郭巨埋儿)

郭巨和郭世通的行为不仅上天感动,民间的百姓也佩服他们,朝廷更对他们大加封赏,郭巨死后有人为他盖庙,而郭世通更被乡里举为孝廉,有了做官的机会。

所以说,你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孝行来,才能感动上天,你母亲的病才能痊愈,而且不仅你母亲的病会痊愈,你的行为还会轰动邻里乡间,朝廷更会大大的封赏你。

听完算命先生一席话,江伯儿感觉到真如胜读十年书,他对算命先生是千恩万谢,立刻返回东岳大帝庙,然后在庙前发誓,如果自己母亲的病可以痊愈,自己愿意杀掉自己三岁大的儿子来祭祀天地,告慰神灵,以证本心。

发完誓之后,江伯儿又从庙里拿了不少的香灰,拿回家之后拌在母亲的药里,一并给母亲服下,而出于偶然原因,他母亲的病慢慢的还真就好了,痊愈了,老太太容光焕发,俨然已经是个正常人。

母亲的病终于好了,江伯儿也松了一口气,但是这口气松了,那口气又上来了,因为他想到自己曾经在庙里对神灵发过誓,只要母亲痊愈,自己就杀子谢恩。

但是问题是,他江伯儿本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徒,世上之人唯爱亲怜故,儿子是自己的亲骨肉,怎么忍心说杀掉就杀掉呢?

不过,在剧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江伯儿还是决定,要践行自己的程度。

他有这么两个考量,那就是他认为,如果他杀掉了儿子,也许上天也会奖励给他一坛子黄金,就算上天不奖励他,朝廷也会因为自己这样的行为而封赏他。

所以,江伯儿索性带着儿子亲登泰山,并且亲自在庙里杀掉了三岁的儿子。

三岁,那肯定没有反抗能力,孩子还在懵懂无知,嘤嘤发笑的状态里,江伯儿手起刀落,儿子一声没吭,倒在地上就死了。

刚才我们说,泰山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江伯儿这属于是当众杀人,所以立刻就被人抓住了。

(明太祖朱元璋 形象)

老百姓们看他手段如此血腥残忍,群情激愤,直接把他扭送到了山东济南府的府衙。

也就是说,这桩案子没有经过日照县,而直接由山东济南府的知府处理。

一般来说这种案子也简单,古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你把你儿子给杀了,那你给你儿子偿命就得了。

但是,江伯儿嘴里振振有词,他说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特别强调,自己杀掉儿子,是为了还愿,目的是为了给母亲治病。

他这么一说,在知府看来,整起事件的性质就变了,江伯儿不再是残杀儿子的恶徒,而是大义灭亲的至诚至孝之人,而且古时更有郭巨埋儿的典故,即说明历代官府对这种行为都是持表彰态度的,现在自己治下出了这种惊天动地足可载入史册的大事儿,那就说明自己这个知府教化民众有方,更是自己政绩的一种体现。

所以,知府忙不佚的就把这个案子以奏疏的形式,汇报给了当时的大明皇帝朱元璋。

江伯儿以为朝廷会封赏赞扬自己,知府也拿这事儿当做正面教材,没想到朱元璋看到奏疏之后却勃然大怒,不仅没有表扬江伯儿,反而把江伯儿结结实实的打了一百大板,可以说是给他揍了个鲜血模糊,皮开肉绽,然后将其流放到了海南岛,终生不赦。

其实,江伯儿其罪当死,朱元璋已经算是从轻处罚了。

流放路上的江伯儿不会想到,几天之后,母亲和妻子都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纷纷上吊自杀了。

作为孩子的奶奶,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了给自己治病而杀掉了自己的孙子,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她也活不下去了。

而江伯儿的妻子,儿子被丈夫杀掉,丈夫被流放,婆婆又上吊自杀,她接连遭遇如此打击,也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所以也自尽了。

好好的一个家,就此毁灭。

面对这样的悲剧,就连朱元璋也不禁动容,他很快对明朝法律进行了修改,规定了以残害自己或者别人来孝敬父母的行为不会获得表扬反而会严厉惩处。

当年那个埋儿的郭巨,幸好他挖到了黄金,如果他没有挖到黄金,他会不会也会如江伯儿一样,真的把儿子给活埋了呢?

倘若他真的活埋了自己的儿子,事情被他母亲知道,他母亲又会如何面对这一切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孝行   明朝   泰山   封赏   仙姑   知府   正史   朝廷   离谱   妻子   儿子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