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带了一船的老妪!船员开始时不满,后来才知用心良苦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乔囡

编辑|不可史意

郑和七下西洋,是古代中国海洋力量的巅峰,也让郑和的名字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航海史上。

然而,当我们赞叹郑和舰队所具有的先进技术和雄厚实力时,船上的一群老妪们却让人匪夷所思,船员们看着船队上的一群老太太,十分的费解,对此怨声载道。

这些老去的女性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何郑和三番四次坚持带上她们?

中国历史上改变命运的伟大航海家郑和

马三宝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母种田为生,生活很艰辛。

马三宝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而所有的伊斯兰教徒心底都有着一个最大的愿望——去圣城麦加朝圣。

马三宝的父亲经常对他讲述那朝圣途中破浪远航、跋山涉水的惊险经历和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奇人异事,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马三宝,使他立志有朝一日也要乘风破浪,朝圣麦加。

6岁那年,马三宝的母亲因病去世,马三宝一夜之间成了孤儿,这更坚定了他实现梦想的决心,为了生存,马三宝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邻县的集市,开始了流浪生活。

马三宝过着艰辛的生活,整日在街边游荡,常在寺庙过夜,他经常被一些坏孩子欺负,抢走他乞讨来的点心,但马三宝并不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在街头卖艺,表演杂技赚取口粮。

马三宝也会帮人跑跑腿,送信件,换取饭钱,有时马三宝会在集市扫地,店家也会给他剩饭剩菜。

后来,马三宝被明军俘获,成为儿童战俘,按惯例,儿童战俘会被阉割,这次不幸的遭遇改变了马三宝的命运,也让他经历了痛苦的转折。

马三宝跟随明军五年,终于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燕王朱棣。

朱棣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沉默寡言但目光坚毅的少年,让马三宝成为自己的贴身侍卫,马三宝从此跟随朱棣左右,后来更被赐姓“郑”,改名为郑和。

郑和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获得朱棣的信任和重用,20岁那年,郑和在朱棣起兵造反的决定性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帮助朱棣夺得了天下。

朱棣登基为帝后,郑和的功劳获得嘉奖,正式被封为“郑和”。一个初入宫时不起眼的小太监,通过机遇和努力,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成为郑和后,明成祖为了宣扬明朝的强大国力和自身的威严,命令郑和下西洋,而郑和也迎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机会,他终于可以实现儿时的梦想了。

万里海上,印证强盛明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向海外传播国威,决定派遣心腹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精心策划这次壮举,他严格选拔具有航海经验的优秀船员,并召集最出色的工匠修造船只,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终于造就出62艘巨大的船只。

每艘船长约140米,宽近50米,可容纳上千人,郑和认为,这些庞大的船只足以彰显明朝的强盛。

1405年,随着鼓乐喧天,郑和正式率领这支庞大船队从福建起航,此后30年间,他共七次领航出海远航,每次都带领数十艘船只组成巨大队伍,所到之处都震撼异域。

郑和时刻保持警惕,面对风浪和海盗等种种险情,都能机智化解,他还以友善礼节拜访当地统治者,建立密切联系。

这场史无前例的远航之旅,足迹遍布亚、非诸国,不仅展示明朝在海上的强大实力,也使郑和赢得“三宝太监”的美誉。

郑和的远航之旅可谓千载难逢的壮举,正是因为永乐皇帝对郑和寄予厚望,郑和才能集结如此强大的人马船队,郑和凭借过人的才能和魄力,终于没有辜负皇上的嘱托。

为确保远航顺利,郑和精心选择可以同甘共苦、百折不挠的优秀船员,这些英勇善战的水手都是经过严格的体能和技能检验,能够驾驭巨船,应对海上各种险情。

郑和也特意带上了许多女性,她们大都具备医疗和生育知识,因为漫长航程势必会出现疾病和生育等情况,有了她们在船上辅助,可以及时应对各类挑战,保证船队的运转不受影响。

航行途中,郑和时刻保持警惕,以灵活应变的策略化解一切困难。面对海盗,他不轻举妄动,而是设法说服他们加入,一举扭转劣势。

郑和既勇于进取,又知进退,正是因为他的睿智和机敏,庞大的船队才得以完好无损地到达目的地。

可以说,这次壮举之所以成功,离不开郑和过人的魄力和政治手腕,他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航海技巧,更彰显了卓越的外交手段。

郑和既代表明朝国力,又充当文化使者,将中华文明传播海外,在异域他乡,郑和始终秉持友善礼貌之道,这为明朝赢得尊重奠定基础。

面对未知的广袤大海,郑和以坚韧的毅力和睿智的判断,续写出一曲壮阔的远航史诗。

但是有一点一直以来都让人十分费解,那便是郑和每次下西洋航行时,都要带上几十个年过半百的老妪,让人摸不清头脑。

郑和下西洋携老妪的用心

郑和在组织远洋航行时,作出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带上大量年过半百的老妪。

这些行动不便、缺乏劳动力的老人,似乎不应成为远航队伍的组成部分,然而郑和却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这些老妪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航海初期,老妪们就开始在船上忙碌起来,她们中的许多人擅长烹饪,为大家准备可口的饮食,丰富了枯燥的船上生活。

船上有一位68岁的李婆婆,她夫君去世多年,一直在乡下种地为生。

李婆婆烹饪手艺了得,她带上自家腌制的咸菜上船后,很快给船员们做出了地道的家乡味道,大家享用着久违的家常菜,思乡之情也减轻了很多。

另一些老妪利用自由时间,把丰富的医药知识传授给年轻水手,日后确实帮助了不少生病船员,在航程中,婆婆们耐心地把祖传的骨伤药方教给水手们,还亲自示范如何正确按摩患处。

航程中,老妪们经常为船员调制中药酒、检查身体,她们的医术确实派上了用场。

她们中有的在乡下当过十多年的乡村医生,对常见病症了如指掌,水手中出现疾病时,她们可以及时进行调理,帮助他们度过身体上的难关。

一些老妇产科专家还把生育知识传授给沿途各国民众,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

此外,老妪们还担当起洗涤、缝补的工作,帮助船员照料生活起居,她们就像船上一群慈母,让船员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郑和对老妪们的付出心存感激,加强了对她们的照料,让老年人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这也成为郑和后续航海的一项重要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次靠岸时,郑和都会让老妪们在岸上多晒晒太阳、吹吹海风,还给她们买来新鲜水果补充营养,老妪们感动于郑和倾听她们心声,让他们老骥伏枥、重拾生机。

这次远航历时两年多,舰队一路顺风,老妪们的功劳自然不容小觑。

回朝后,郑和特意上奏皇帝,请求给予老妪们奖赏,皇帝见老妪们即使年事已高,仍大公无私地为国效力,十分感动,亲自颁赐银两等丰厚赏赐,老妪们因此受到朝野的称颂。

从此之后,郑和每次出海,都会带上大批老妪,老妪们成了舰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她们巧妙运用女性的柔性与人情味,化解了水手们的寂寞与苦楚,提高了士气,增强了郑和舰队的凝聚力。

郑和此举一方面让老人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也让年轻人在家人不在身边的环境里感受到长辈的关爱,减轻思乡之苦,保持正面的心态。

这体现了郑和作为领导者的独特智慧和人文关怀,他以仁政和善待赢得下属拥戴,继而促成了航海的圆满成功,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理念和借鉴。

结语

郑和下西洋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它揭示了中华民族崇高的航海文化,也激励着我们在当今这个新时代再创辉煌。

他的开拓精神与胸怀天下的视野,激励着后人步履不止,继续探索人类文明的新境界。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老妪   船员   麦加   明朝   船队   航程   用心良苦   壮举   船只   舰队   船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