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古代,冬天能吃新鲜蔬菜水果吗?



说到古代冬季美食,最著名的就是热腾腾的烧烤和各种火锅。看来冬天来了,古人人都变成了东北人或者四川人,要么一天三顿小烧烤,要么放弃火锅。无法生存。



故宫博物院寿清光绪银火锅藏品

这对于所有时间旅行成瘾者来说都是困难的:吃一两顿火锅和烧烤就可以了,吃个十、二十天就勉强维持了。如果连续吃几个月,很可能会上火,口舌生涩。疼痛。

在古代,有没有办法时常吃点新鲜蔬菜、水果,既可以减少热量,又可以增加维生素呢?

更不用说,冬季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历史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长。古代温室的果蔬产量虽然不及今天,但技术原理并不落后。



宋代《秋瓜图》故宫博物院藏,台北

据记载《诗经·七月》:“初四,人们祭羊换韭菜。”先秦时期,农历二月初,人们要祭祀祖先,祭祀韭菜、羊肉。

虽然韭菜具有耐蔬菜间霜冻的能力,其叶片也能承受低至-4摄氏度的温度,但为了保证其生长,温度必须保持在零2摄氏度以上。在中原地区,二月可以用韭菜作为祭品,听起来很神奇。

一些儒家认为,诗中用作祭祀的洋葱是中国最早的蔬菜。据猜测,早春buff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点:



1、先挖菜床,以便冬季保存风热;

2.在菜土上覆盖一层牛粪、马粪等。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分解,产生热量,有效提高土壤温度;

3、冬季到来之前,用枯叶、稻草等覆盖地面,也可以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促进早春地面早日解冻。

由于韭菜可以在高于2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如果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即使在先秦时代,人们也有可能在早春收获一波新鲜韭菜。

秦、西汉的都城在今西安、咸阳。虽然这里的冬天不是很热,但是土壤里有一种可以在冬天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好东西:温泉。秦始皇在骊山附近修建的温泉“骊山温泉”,在唐代发展成为著名的华清宫。



骊山汤汤池遗址,沉瑞文拍摄《安禄山服散考》

汉代魏弘记载,秦始皇“掌握儒术”之前,曾秘密派人到骊山附近寻找一处流温泉的山谷,在那里种瓜。

有地下温泉的地方,冬季地温比周边地区要高。瓜类认为春天来了,于是它们发芽、生长、结果。秦始皇自然邀请儒生来到这个山谷,参观反季的瓜,获得坑蒙拐骗的机会。杀。


宋代《草虫瓜实图》故宫博物院藏,台北

没想到,儒书焚毁、陷阱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悲剧,却为我们了解秦汉时期的果蔬栽培技术提供了一个切入点。直到今天,西安临潼的农民仍然利用温泉种植反季节蔬菜。

秦汉时期也出现了温室栽培,利用木炭烘烤来提高室内温度。为了让皇帝在冬天能吃到多汁、新鲜的蔬菜,西汉皇家菜园太观园特意在菜田里建了一座房子,并在冬日种植洋葱、韭菜等。房子和。夜晚。小小的炭火正在燃烧,让房间保持温暖。

这样种植的蔬菜被部长认为“买不到”,浪费能源和物力。汉元时期,少傅大臣赵新臣曾上书皇帝,不要将这些物品放置在太观院。

魏晋南北朝时期,专供皇家食用的冬季新鲜蔬菜开始深入民间。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嘱咐人们:冬天到来之前,用草、稻草覆盖萝卜、白菜、香菜等收种植物,这样蔬菜就能安全越冬、食用。 。任何时候。第二年开春后,香菜叶、白菜、萝卜也可作为蔬菜食用。



明八大山人《传綮写生册》《白菜》九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齐民要术》还注明了如何埋蔬菜保鲜:农历九月、十月,在向阳面的墙下挖一个一米多的洞,在坑里放一层蔬菜。 ,并撒上地面层。 ,再铺一层蔬菜,然后撒一层土,堆到土上方一尺左右,用稻草盖紧。这个季节储存的蔬菜的新鲜度并不逊色于夏季刚采摘的蔬菜。

隋唐时期的皇家菜园仍沿袭秦汉时期的习惯,利用长安附近的温泉。负责粮食储备的司农寺,在骊山、蓝田等温泉附近的地方设有“暖汤督”,种植蔬菜、水果。不管是二月、五月、七月,贵族都能吃到新鲜的瓜。诗人王建“内园分温汤,瓜已二月中旬”即指此。

宋元时期,反季节蔬菜种植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从《东京梦华录》写的来看,冬天的东京街头,有很多种不合时令的蔬菜和水果:“街边卖的有姜黄花、大葱、生菜、兰花芽、牛蒡、核桃、粘泽树。谷物。”



南宋法常《水墨写生图》(局部)皇家博物馆藏

这个阶段豆芽就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菜肴。宋代林洪记载了如何繁殖豆芽:先将豆子在水中浸泡一会儿,然后在盆内铺上一层麸皮和沙子,使豆子发芽,然后用木板压在上面。等豆芽长了,地方就换成桶,继续盖住豆芽。

种植豆芽所需的设备简单,不占用土地。这是获取冬季蔬菜的实用方法。今天家里种豆芽的方法,和宋朝的记载还是很相似的。元朝王震的《农书》描述了另一种反季节蔬菜韭菜的种植方法:到了季节,将韭菜根移植到地窖中,并用马粪种植。棚内比外面温暖,洋葱可以长到最大高度。因无风无日,叶子黄嫩,故名“葱黄”。韭菜的价格比普通韭菜高出数倍,被北方人视为名贵蔬菜。

这种方法在现代蔬菜栽培中称为“黄化”,是指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受到阳光照射,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再产生叶绿素,叶子变黄。经过黄化产生的植物纤维减少,口感柔和,既改善了冬季蔬菜品种的不足,又满足了口感需求。



韭菜现在是常见的蔬菜了

明清时期,普遍采用“火房”生产时令蔬菜,与当今温室的差距正在缩小。冬天,它建在地窖里,种植蔬菜,并生火以提高温度。仓库成了“消防室”。谢兆哲《五杂俎》注意到,当时的北京,隆冬时节也有卖豆芽、韭菜等蔬菜,都是富人家在仓库里生火种植的。

清代,种植反季节果蔬的大棚从仓库发展到地面,俗称“冬子”,反季节蔬菜称为“冬子项”,主要有黄瓜, 扁豆。 、茄子等品种。

明清时期蔬菜种类虽多,但由于产量相对稀少,价格居高不下。到了明朝末年,早春时长不到两寸的小黄瓜可以卖到千文。清代嘉庆年间,也有《竹枝词》关于“冬子黄瓜”价值高的报道:“一是黄瓜比人参贵,个头小如发簪,价格好几倍”。金子……小的不能加龄,吃一万有什么用?”



清末中国北方的一个菜市场(拍摄于1900年至1910年间,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虽然种植蔬菜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技艺之一,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农民不可能生产反季节的水果和蔬菜。

古往今来,人们冬天吃的蔬果,从昂贵的洋葱、“冬子玩意”,到几十、上百公斤储藏的白菜、萝卜、橘子、苹果,再到现在超市里的各种蔬菜。一般没有季节差异。新鲜果蔬的变化也得益于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

彭世奖《我国古代蔬菜生产的特殊技艺》

孙一志《蔬菜栽培史话》

麻浦《唐代长安瓜果蔬菜的消费与生产初探》

王春航《宋代蔬菜生产与经营》

来源丨博物馆丨观展(文/黑豆)

编辑丨甘晓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故宫   冬天   韭菜   豆芽   温泉   冬季   蔬菜   蔬菜水果   温度   新鲜   时期   水果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