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向段祺瑞谏言:力主参加一战,认为参战必将提高世界地位

冷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是战胜国。

1917年,一直关注世界局势的梁启超,向北洋政府的段祺瑞谏言,力主中国参加一战。他认为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必将提高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并且预言了德国在一战中必败,协约国必将取得一战最终的胜利。当时的段祺瑞也主张对德国宣战,但是当时的北洋政府黎元洪,冯国璋不同意,对德国宣战的提议未得到国会的批准。

随着张勋复辟,黎元洪下台,段祺瑞赶走了张勋,凭着“再造共和”的资本,重新掌权,段祺瑞执政北洋政府时期,段祺瑞力邀梁启超入阁,此时,梁启超本想退出政坛,绝意仕途,然为了使中国参加“一战”,梁启超决定再入段祺瑞内阁,这是梁启超与段祺瑞北洋政府合作的一个条件。梁启超入阁之后,即开始力促段祺瑞参加“一战”。可以这样说,在是否参加“一战”立场上,段祺瑞与梁启超想法是一致的。而段祺瑞明确主张参战的立场,就再也不变。不久后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加入了协约国,顺利的参加了一战。

北洋政府随后派兵武力收回了天津,汉口的德国租界和奥租界,并终止向他们赔付庚子赔款,还赢得了暂停向协约国赔付庚子赔款的五年期限。(《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

战后,北洋政府理论上获得了德国的战争赔款。为什么说理论上?德国对于中国的赔款只是互相抵账,抵消了庚子赔款及其他对德借款的息金,并没有支付现金。

随后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参加了会议。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当初如果中国没有参加“一战”,便不可能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梁启超也不可能有和会顾问身份列席会议。或者换个说法如果没有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是不是连参加巴黎和会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梁启超的眼光真的很惊艳,能看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讲好中国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北洋   庚子赔款   协约国   战胜国   和会   租界   巴黎   德国   中国   地位   政府   世界   梁启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