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那些事儿-关余催生“中国国民党”

孙在政治舞台上的巨大影响力来自他的筹款能力。

从1897年到1916年,其革命经费主要来自日本朝野。

讨袁战争结束后,日朝野停止了对他的资助,使他的影响力顿时低落。

这时,他因反对中国参加一战立场被德国相中,获得德国的战200万马克巨款。

运用德国马克,他收买海军和国会议员南下,自封大元帅,另立了政府。

他通过记者河上清再向日朝野推销满洲说:

“希望日本方面给予武器、军火和大量贷款”,“一旦掌握了权力,将愉快地将满洲交给日本管理。”

这时,日政府正与控制北方局面的段祺瑞政府洽谈借款,对孙的老调兴趣不大。

寻求日资受阻后,孙开始打关余的主意,派他的外交部长伍廷芳与北京公使团交涉分享“关余”。

根据《辛丑条约》以关税作庚子赔款担保的规定,列强控制中国海关,代征关税抵庚子赔款及其它外债本息,将所余款项,即关余,交还中国政府。

随着列强对华贸易的增长,关余数额也逐年增长,成为中国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孙另立广州军政府虽然受到举国谴责,却获得列强同意从1919年6月起分享13%的关余(粤海关、江门关、三水关、九龙关、拱北关、潮海关、琼海关、梧州关、龙州关等两广九海关的关税收入)。

孙以首脑名义秘密向列强搞钱的策划极为成功,在军政府被桂系改组,他自己离粤赴日再回沪后,他通过代表伍廷芳在1919年内收取到了数百万元的关余。

按说,关余款是国库重要收入项目,其动用应由国会议院决定,13%的关余实际应是两广地方的财政收入,但孙将收取关余之事对国人秘而不宣,将关余巨款变成了小金库。

得知孙、伍(廷芳)以军政府名义收取关余后,主政军政府的岑春煊、唐继尧、陆荣廷等人合议解除了伍的总裁职。

伍廷芳携带列强承认的收取关余印信和185万关余款离粤赴沪投孙。

有了关余巨款,孙决定再次“毁党建党”,重建国民党。(国民党是宋教仁在民初所建立)

宋抛弃会党黑社会的一套体制与习气,抛弃了领袖独裁制,将同盟会为首的几个会党脱胎换骨地改造为公开,现代的政党,以理事长代替了个人独裁的总理制。

此时,孙在国民党名称之前加上“中国”二字以区别宋教仁合并五党创建的国民党。

1919年10月,孙从上海向中华革命党各部发出通告:

“从前所有中华革命党总章及各支部通则,一律废止;所有印章图记,一律照本规约所定,改用中国国民党名义,以昭统一。”

有关余巨款在手,孙一呼百应,建立了更大规模的党,设立总部和各地分部,创办一大批党刊。

金钱吸引之下,大批失业政客和会党来投,远在福建呈割据状态的陈炯明也为了军费听孙调遣。

自恢复了

个人独裁制,将国民党倒退回了会党模式。

但为适应发展党员的需要,他不得不放弃打指模、当面向他个人宣誓效忠的帮会仪式。

此后,中国国民党史家不提合并五党创建国民党的事实,称国民党系由孙改组自中华革命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中国国民党   两广   满洲   会党   中华革命党   军政府   朝野   巨款   列强   国民党   事儿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