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精误国...


01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十五日,南京的水西门大街上。

一个和尚,逢人便说自己俗家姓朱,崇祯初年获封山东就藩,前两年天下大乱,迫不得已出家当了和尚。

和尚穿的邋里邋遢的,但举手投之间,貌似真有那么一股子雍容华贵的气质。

不由得寻常老百姓不信——崇祯都吊死煤山了(1644年4月25日),打北边来个化妆成和尚的皇族子弟也不奇怪。

一个叫王二的,热心赶往西城兵马司报告这一情况。

巡城御史不敢怠慢,当即递了奏本,请示如何安排。

弘光皇帝朱由崧获知,批了条子,让中军都督蔡忠带人去瞧瞧。

计六奇《明季南略》载:

“甲申十二月,南京水西门外小民王二,至西城兵马司报:一和尚自言当今之亲王,速往报,使彼前迎。兵马司申文巡城御史入奏,弘光批:‘着中军都督蔡忠去拿。’”

蔡忠领着40名营兵、20名家丁,到了地方,先是大声威吓:“你是什么人?竟敢冒认亲王?”

普通人见了这阵仗,十有八九得吓得尿裤子。

如果那样,蔡忠就省事儿了,直接拷了带走。

可和尚并没有慌张,反而辞色俱厉地回了一句:“你是什么人?敢来问我?!”

左右随从跟上一句:“这是都督蔡爷。”

和尚神色表情稍缓:“既然大小是个官儿,那我也就不计较了,你们到这儿来干什么?”

难道这真是个王爷?看来得小心伺候着。

蔡忠老实回答:“奉旨,请您跟我们走一趟。”

和尚也不推辞。

蔡忠怕惹事,把自己的马让给和尚骑......

02

十二月十七日,朱由崧下旨,总督京营戎政的赵之龙、锦衣卫都督冯可宗,和蔡忠一起问讯。

出人意料的是,和尚的第一句就露馅儿了:“我是定王,闯逆打到北京时,趁乱跑出来的,法名大悲。”

定王,在崇祯朝是个专有名词,只有一个人物指向:朱慈炯(崇祯第三子,别名朱三太子)。

朱慈炯是崇祯五年(1632年)生人,此时不过12岁。

年龄根本不相符。

这个大悲和尚明显是个假货。

但大悲接下来的话,让众人暗暗心惊:

“潞王仁德爱民,他应该做天子,弘光应该让位!”

潞王朱常淓,是崇祯的叔叔。

弘光皇帝朱由崧,是崇祯的堂哥。

崇祯上吊后,南京小朝廷的这把龙椅,最有力的竞争者就是这俩人。

而潞王的背后,是众多的支持者——东林党。

如果不是马士英(时任凤阳总督)和江北四镇的大军阀(刘良佐、黄得功)的鼎立拥护,朱由崧是坐不上这把龙椅的。

03

除了潞王,大悲和尚还说出了东林领袖钱谦益跟万历朝首辅申时行的孙子申绍芳的名字!

就算这家伙是个假货,但他背后的水明显很深呐!

会是哪位大佬,在暗中掌控着这一切吗?搞不好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赵之龙遂收起主审官的架子,马上变脸,和颜悦色地,让大悲写了自辩疏。

“和尚供:‘我是定王,为国变出家,法名大悲。今潞王贤明,应为天子;欲弘光让位。’又牵出钱、申二大臣,言语支吾。赵之龙和颜授以纸笔,命彼自供。”

把球踢给了朱由崧。

看了大悲和尚的供状,朱由崧也麻爪:

1、如果承认大悲是藩王,就是承认他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他这个皇帝还坐得稳吗?

2、如果说大悲招摇撞骗,,那刑部和大理寺就得拿着大悲的供状清查到底。到时候,潞王查不查?东林党人查不查?

要知道,弘光朝廷里,东林党和复社(东林的附属团体)的人占了大多数,把这些人全下了大狱,朱由崧自己就得直接散摊子。

3、大悲和尚是宗室子弟的故事已深入百姓的心,南京城的百姓们都在坐等着吃瓜呢。

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就在朱由崧愁眉不展的时候,兵部右侍郎阮大铖跳了出来,把事件推向了高潮......

04

阮大铖在天启崇祯两朝,就是老弄潮儿了,是个标准的两面三刀的投机分子。

先是东林党,后投了阉党,阉党覆灭,又回归了东林党。

东林党搞东林党?

为什么?

这里就不细说了,总之,他和东林党有仇。

大悲和尚的供词里出现了钱谦益的名字,这正是最好的突破口,报复东林党的好时机。

阮大铖立即和御史张孙振,结成攻守同盟。

阮大铖负责诱供大悲和尚,张孙振负责把事情搞大。

于是,在二人别有居心的引导下,一件简单的诈骗案直接升格成捅破天的政治案件!

涉案官员,从1人扩大到了143人!

其中,仅大学士级别的就有4位,尚书级别的有6位。

阮大铖还发挥传统技能,仿照天启朝《东林点将录》,将这143人分门别类,各自冠上了“十八罗汉”、“五十三善财童子”、“七十二圣贤菩萨”等名号,撰写了两本通俗读物《蝗蝻录》和《续蝗蝻录》。

蝗,是蝗虫;蝻,是小蝗虫。

彻底将东林党污名化。

意犹未尽,阮大铖又写了一本《蝇蚋录》,把复社也给包了进去......

一下子,打击对象扩展到“八十八活佛,三百六十五路天王,五百尊应真”。

株连人数,轻轻松松突破1000!

李清《三垣笔记》载:

僧大悲屡经会讯,语言颠谬,有‘潞王施恩百姓,人人服之,该与他作正位’等语,几构大祸。上召对阁臣于内殿,皆请包荒以安反侧。独张侍御孙振审词有‘大悲本是神棍,故作疯僧,若有主持线索。’又云‘岂是黎邱之鬼,或为专诸之雄。’语多挑激。时孙振与阮戎政大铖欲阱诸异己,有十八罗汉、五十三参、七十二菩萨之说。

05

阮大铖之所以敢这么大动静清洗东林党,背后当然是有人的。

谁呢?

内阁首辅马士英。

马士英在朱由崧继统的问题上,永远和东林势同水火。

阮大铖也是看准这一点,才精心策划,为马士英递上这把“可以用来肃清反对派”的刀。

阮大铖想着:“解决了东林党,一下子空出好多位子,想升什么官儿,还不是随便自己挑?”

可令阮大铖意料不到的是,马士英和朱由崧君臣,却迟迟不敢动手。

为啥?

上文说过了,把这些人全处理了,南京小朝廷就真要关门了。

可是不处理,又堵不住下面人的嘴?

折腾了几个月后,经内阁报请朱由崧认定:

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大悲和尚被处死于西市。

其余人等,一个不问,一个不抓。

算是把这场闹剧草草平息了。

可是,大悲案带来的政治创伤却久久不能平复。

06

弘光小朝廷从上到下,被这场闹剧搞得精疲力尽,根本无暇顾及真正的敌人——大清。

趁着明廷内斗,摄政王多尔衮命豫亲王多铎,率大军南下攻打李自成,并迅速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

等南明君臣反应过来的时候,清军人马已经冲到了长江边......

最终,弘光小朝廷未发一枪一炮,就被清军踹了摊子......

南京不战而降,朱由崧被俘。

此时,距离大悲案结束,才两个月。

怪谁呢?

造成这一切的悲剧,是自嘉靖、万历朝就留下的痼疾:

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参考书目:《明史》、李清《南渡录》、《三垣笔记》、黄宗羲《弘光实录钞》、王铎《拟山园选集》、计六奇《明季南略》、顾诚《南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蝗蝻   崇祯   东林党   人精   都督   御史   兵马   南京   大悲   朝廷   和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