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因生得美丽,被6人轮番霸占60年,老了还被人抢夺

据《隋书》记载,萧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出生于西梁天保六年(566)二月。按照古代江南风俗,二月生子女孩被认为不祥,不宜亲自抚养。

因此,萧皇后被转交给她的叔父萧岌抚养。然而,萧岌夫妇不久后去世,有人将他们的死归咎于“萧皇后”,尽管实际上他们早就病体缠身。

因此,萧皇后成了一个被视作灾星的存在。然而,萧皇后的命运并没有就此终结。她的舅舅张轲接纳了她,成为她的养父。

尽管身处贫困的环境中,萧皇后在舅舅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她不仅拥有天生的美貌,还养成了温顺善良的性格和较高的文化修养。

与此同时,隋文帝的太子杨勇需要一个贤惠的妻子,于是他向西梁国提亲。萧岿选择了从自己的众多女儿中挑选出一位嫁给杨勇。经过占卜,萧皇后被选为最合适的候选人。

582年,她被送走,远赴隋朝与杨勇成婚,被册封为晋王妃。萧皇后与杨广成为夫妻后,他们展开了长达近30年的夫妻生活。

在杨广即位后,他一心为太子杨勇谋划前途,而萧皇后则成为了他唯一的安慰。她以和善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赢得了杨广的宠爱和崇敬。

在隋文帝去世后,杨广继位为隋炀帝,萧皇后也被册立为皇后。尽管隋炀帝的统治变得奢靡无度,但萧皇后一直努力劝谏他。

她写下《述志赋》希望隋炀帝能够改正错误,做一个深得民心的皇帝。然而,隋炀帝没有听取她的劝告,继续沉迷于奢侈享乐。

隋炀帝的奢靡生活和苛政导致民怨沸腾,各地的义军和割据势力纷纷起义反抗。最终,隋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面对局势的恶化,隋炀帝依然不愿听取大臣的规劝,继续奢靡无度。最终,在太原留守李渊的领导下,起义军攻占长安,隋炀帝被迫逃亡。

隋炀帝的一生是一个典型的咎由自取的例子。他的奢靡生活和苛政引起了民众的不满,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灭。与之相比,萧皇后一直努力劝谏隋炀帝,希望他能改正错误。

然而,她的努力被辜负了。萧皇后始终保持着贤良淑德的形象,为人民着想,而隋炀帝却在权力面前沉迷于享乐,最终自食恶果。

萧皇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辛酸,她从小被视作灾星,却因生得美丽而成为皇后。她一直努力为隋炀帝劝谏,但却无法改变他的错误行径。

隋炀帝最终走向了覆灭,而萧皇后则成为了历史上备受称赞的贤后之一。她的一生是一个深思熟虑、有智慧和勇气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反思权力和享乐的故事。

在江都粮食逐渐耗尽的时候,随着隋炀帝的骁卫御林军开始叛逃,这个叛逃的计划在大庭广众之下商议起来,声势浩大。

宫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向萧皇后禀报:“宫外人人都想造反。” 萧皇后听后便让他禀告隋炀帝。

宫人将情况如实告知后,隋炀帝勃然大怒,认为这不是宫人应该说的事情,于是处死了这个宫人。

之后,还有其他的宫人向萧皇后禀告有关造反的事情,但她已经心如死灰:“天下已至此,已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

”从此,宫中再也没有人向隋炀帝禀告外界情况的了。之后,宇文化及等人在江都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萧皇后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宇文化及在魏县僭越称帝,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打魏县,将萧皇后“迎回”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当时远嫁东突厥的义成公主得知此事后,派使者迎接萧皇后和她的孙子杨政道入东突厥。

义成公主之所以如此费心,是因为她是萧皇后的小姑兼杨广堂妹,隋朝灭亡后她仍然怀有光复的心愿。杨政道与萧皇后一同抵达东突厥后,被封为隋王,延续了隋朝的血脉。

萧皇后在东突厥的时候,义成公主多次怂恿东突厥与唐朝为敌,这最终导致了她的灭亡。

贞观四年,唐朝灭亡了东突厥,义成公主被杀,而萧皇后则被迎回京城,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唐太宗将她与隋炀帝合葬。

萧皇后作为历史上的人物,以她的名门闺秀涵养深厚、母仪天下常思危的美名流传至今。然而,在她的颠沛流离期间,她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和小说家们的想象对象。

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儒学思想在生活中的渗透加快,对妇德规范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经过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的传承,女性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受限。

萧皇后的一些细微道德瑕疵被放大和贬低,比如说她的夫君无德不能死谏、国破家亡不能死节等。在小说和话本中,萧皇后被赋予了名字“萧美娘”。

传言说,杨广去世后,宇文化及对已经51岁风韵犹存的萧皇后垂涎欲滴,将她纳为偏房。

而在短暂的做过皇帝之后,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杀害,然后52岁的萧皇后落入了窦建德的手中,成为他的后宫女子,受到他的宠爱。

后来,义成公主的丈夫处罗可汗要求得到萧皇后,窦建德只好将美人拱手相让,送到了东突厥。萧皇后到了东突厥后,被处罗可汗封为嫔妃。

然而,待处罗可汗去世后,他的弟弟颉利可汗继位,萧皇后再次成为他的指染对象。即使是唐太宗也没有逃过被编排命运的命运。

等到唐太宗派人接萧皇后回京时,唐太宗已经31岁了,而萧皇后已经63岁了。据说唐太宗得知萧皇后的遭遇后,心生怜爱之情,并将她册封为妃子,留在了宫中。

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清白声誉格外看重,也正是这种过度关注,让女性背负了看不见的枷锁。这种枷锁的另一端可以在任何人的手中。

只要动动口舌或者动动笔墨,就能将一个女性的清白或者处境置于不明不白之中。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

最近有很多关于女性清白的谣言被揭发出来,庆幸的是,经过报警和调查,受害女性得以澄清,这是令人欣慰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某些封建传统思想对女性的限制正在逐渐被瓦解。所谓的“清白”不应成为恶人敛财的工具,而那些隐形的枷锁再也无法禁锢住新时代女性的力量。

未来,女性会变得越来越勇敢,面对不清不楚的诽谤敢于奋起反击。任何形式的污蔑都无法阻止女性力量与时俱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1. 《隋文帝杨坚传》2.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全42卷)》3. 《有意误读与自觉忽略——隋炀帝萧皇后《述志赋》的文本内涵与历史命运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END-感谢大家的阅读,你的阅读是对小编的鼓励,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小手轻移点一下右下角,点“ 在 看 ”,谢谢对小编的支持,小编一定每天给你们带来更多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东突   江都   贞观   皇后   劝谏   隋朝   奢靡   清白   公主   美丽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