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床工人到中央委员,他曾任天津市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被免职

河北故城县,一位无名的工人张福恒

河北故城县位于京杭大运河西畔,是一座小县城。故城县与山东省德州市隔河相望,隶属于衡水市。提起衡水,人们会马上想到衡水中学,它是河北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名声在外。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人物来自故城县,他叫张福恒。

张福恒生于1931年,正是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展开侵略战争的时候。当时他还是个孩子,虽然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但看到家乡被日寇占领,他内心非常痛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年仅14岁的张福恒进入天津河北3条石汇昌铁工厂当学徒。

当时的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国民党统治下,张福恒在工厂面对剥削与压榨。但在解放军的胜利之后,国家实施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政策,工厂收归国有。于是,张福恒成为了国家的正式职工,并在1953年进入了天津第1机床厂。

这一时期,张福恒的表现相当出色,每天加班加点,努力工作,总能出色完成任务。因此,他获得了厂领导和组织的一致认可,不仅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担任起副厂长和党委副书记的职务。

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工人们纷纷走上“造反”的道路,张福恒也积极参与其中,担任天津第1机床厂革委会副主任。而令人惊讶的是,在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张福恒当选为中央委员,成为天津市的风云人物。

从1971年开始,张福恒进入天津市委常委行列,并出任天津市革委会副主任。在特殊时期,革委会是设立的权力机构,通常由一位主任和数位副主任组成。天津市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这表明张福恒已成为天津市的“大人物”,和其他工人出身的政治精英如孙健、蔡树梅一起步入政坛。

在中共的十大和十一大上,张福恒连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同时还担任过天津市总工会主任。然而,由于特殊时代的错误方针和政策,他的职位也遭受了波动。在“四人帮”被粉碎后,张福恒的时代也随之结束。1977年,他被免去了天津市委常委和天津市副市长的职务,成为了天津市环卫局副局长。之后,他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张福恒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他曾是天津市的政治精英。尽管任职期间或多或少地执行了一些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但他的一生仍值得我们尊重和思考。无论是作为一个无名的工人还是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张福恒都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他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缩影。让我们铭记他的一生,铭记那个特殊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革委会   天津市   中央委员   故城县   衡水   工人   河北   天津   机床   时期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