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亥被逼殉葬的历史真相:并非努尔哈赤太爱她,而是真的不能留

电视剧《孝庄秘史》中,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在清太祖努尔哈赤驾崩后,被皇太极等人以“殉葬”为由,用弓弦活活勒死。

这个情节参考了民间传闻和野史:努尔哈赤想传位给幼子多尔衮,但皇太极联合代善其他贝勒,逼死阿巴亥夺取继位资格。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被勒死的说法,正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记载,所以缺乏可信度。民间传闻和野史,可能夸大或虚构部分情节。

从皇太极即位新大汗后与阿巴亥三个儿子,即多尔衮等三人的相处模式来看,阿巴亥并非皇太极为了夺权而逼死,极有可能是努尔哈赤留下遗诏逼其殉葬的。

从皇太极在执政期间对多尔衮三人的态度来看,如果他逼死了阿巴亥,心机深沉的他应该斩草除根,而不是重用这三人。

皇太极重用多尔衮:封亲王给兵权

如果努尔哈赤死前真的想过让多尔衮继任,皇太极在即位后首先要除掉的威胁就是多尔衮,就算不“名正言顺”地弄死,也会尽量打压甚至罢免其旗主之位。

皇太极在位期间,对多尔衮委以重任,多番提拔,对多尔衮的亲厚程度可见一斑,二人可谓是兄友弟恭。

崇德元年时,皇太极称帝,地位更加稳固,说一不二,这时的他加封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这个亲王地位如何?

和硕睿亲王之上,仅有礼亲王和郑亲王,这两位的身份地位在努尔哈赤在世时十分显赫,又是拥护皇太极上位的贝勒,被皇太极重视理所当然。

多尔衮在皇太极上位前,仅十四岁,与代善等四大贝勒跟不可同日而语,但皇太极后授予他仅次于代善和济尔哈朗的地位,十分器重。

和硕睿亲王,也代表着百官之中的第三位,并且多尔衮当时还是主管着六部之首的吏部,正白旗旗主。如果皇太极真的逼死了阿巴亥,那么绝不会让多尔衮掌握太多实权和兵权。

多尔衮夺取传国玉玺献大汗

皇太极器重多尔衮,那么多尔衮对皇太极是否忠诚呢?皇太极在位期间,多尔衮和阿济格、多铎三兄弟从行为上体现了对这位统治者的认同与臣服。

多尔衮曾奉皇太极之命带兵讨伐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残余的部落,此战不仅获胜,多尔衮更有意外之喜。

林丹汗部手上握有一枚精致的玉玺,据说是失踪两百多年的传国玉玺,多尔衮夺得玉玺后,便将其送到皇太极面前。

如果多尔衮为了隐藏锋芒,所以献玉玺获取皇太极的信任。但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权利达到巅峰,成为呼风唤雨的“摄政王”,与皇位近在咫尺,曾越权将阿巴亥追尊为“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但却未对“殉葬”遗诏有过异议,由此可以佐证,阿巴亥“殉葬”是努尔哈赤的想法,连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多尔衮也不敢质疑。

既然阿巴亥不是皇太极逼死,那作为最受宠的大妃,即当时的皇后,且育有三子。努尔哈赤为何一定要阿巴亥殉葬?从阿巴亥人生中重要的三个事件,可以推断出她非死不可的原因。

嫁给努尔哈赤才能逐渐显露

阿巴亥12岁那年,叔父布占泰为了巩固与努尔哈赤的关系,逼迫她嫁给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一开始她根本不喜欢这个“糟老头子”。

但美女如云的汗王宫中,聪慧的阿巴亥立刻意识到得宠的重要性。她在两年内便以“丰姿貌美,颇有机变”的优势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喜爱。

第三任大妃孟古病逝后,努尔哈赤出乎所有人意料,册立年仅14岁的阿巴亥为第四任大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她有谋略有想法,对努尔哈赤有助益。

被努尔哈赤称赞为“颇有机变”,就不仅仅是小聪明那么简单,不难猜出阿巴亥在某些事情的想法上跟努尔哈赤是不谋而合的,甚至她提成的某些建议可能帮努尔哈赤解决了一些国事上的烦恼。

在某种程度上,努尔哈赤和阿巴亥既是夫妻,又是合作伙伴,虽然不明显,但是阿巴亥在此时应该已经显露了一定的才干和谋略。

她手段了得,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尽职尽责,甚至被允许出席政治正式场合;同时为努尔哈赤诞下三个儿子:第十二子阿济格,以及我们熟知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

阿巴亥的能力令努尔哈赤十分欣赏,虽然努尔哈赤已经感觉出她对权势是渴望的,但是他此时更多的是“宠爱大于忌惮”,对其三个儿子的宠爱也毫不遮掩。

那后面发生了什么,让努尔哈赤对这位宠爱了25年的大妃,动了“殉葬”的杀心呢?

大妃阿巴亥与“代善”偷情险些被废

努尔哈赤十分宠爱阿巴亥及其三个儿子,所以曾早早地为阿巴亥后路做好了打算。后金素有“收继婚”习俗,二十几岁的阿巴亥可以在努尔哈赤逝世后嫁与新大汗作妃。

此时皇次子代善是努尔哈赤制定的继承人,努尔哈赤也曾亲口对代善说过,自己死后将会阿巴亥和其儿子们交由代善照顾。

这话其中的深层含义阿巴亥等人自然心知肚明,只是阿巴亥太急躁了。

面对逐渐年迈的丈夫和未来的“新大汗”代善,聪明的阿巴亥做了一件蠢事,让努尔哈赤第一次动了杀心。

不知是为了提前攀附“新大汗”还是为了拉拢党羽,为儿子当上新大汗做谋划,阿巴亥提前向代善和当时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示好。

阿巴亥私下里多次向代善和皇太极赠送食物,且与代善来往密切,关系非比寻常,甚至在深夜饰金佩珠,锦缎装扮,准备了美酒佳肴,悄悄出宫与代善幽会密谈。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后阿巴亥与代善的不寻常关系被小福晋德因泽告发。努尔哈赤派调查组彻查,得知私情属实的时候,努尔哈赤暴跳如雷,一度不相信会被妻子和儿子双双背叛。

冷静下来的努尔哈赤,考虑到了此事将会引起朝廷动荡,所以暂时压下,并未真正废除或处死大妃,只是命阿巴亥迁居宫外,暂未对代善做任何处置。

虽然未做严厉处罚,但努尔哈赤已得知了阿巴亥的筹谋和野心,当她站在自己这边时,她是很好的助力,可是她的才能也随时会为别人所用,成为刺向自己的一把利刃。

虽然不久后阿巴亥被努尔哈赤接回宫,继续坐在大妃宝座上,但阿巴亥和代善在努尔哈赤心中地位已今非昔比。

大贝勒代善失去了继承人的资格,与大妃阿巴亥“偷情”一事成为深扎在努尔哈赤心里的刺,拔不掉忘不掉。阿巴亥这时暴露的野心,是努尔哈赤日后命其殉葬的伏笔。

“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

阿巴亥私交代善,此举是否是为儿子铺路呢?有可能,但是从但时的议政制度来看,她更想拉拢代善寻找可依靠的势力。

努尔哈赤曾立下“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也称“八王共治”,简单来说,就是努尔哈赤封其八个子侄为八和硕贝勒,每人分发八旗兵权,彼此相互制衡,商议国事,共同治理朝廷的制度。

“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八和硕贝勒的权利不言而喻,且根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

这意味着八和硕贝勒不仅可以治理国家,甚至有确立“新大汗”的权利,他们才是朝廷的权利中心和话事人。

代善是四大贝勒之首,又是努尔哈赤和朝臣心目中下一任“新大汗”,提前依附他,并拉拢皇太极,阿巴亥且不被努尔哈赤发现的话,可谓颇有先见之明。

但努尔哈赤作为大汗,政治敏锐度无人出其右,从阿巴亥与代善的私情暴露后,必然洞悉了阿巴亥的想法。

作为“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设立者,努尔哈赤深知阿巴亥真的与代善勾结,与四大贝勒捆绑在一起,加上大妃的身份和她的才能,自己身死后必会在朝堂上引起动乱。

从他的眼里,与代善“偷情”或许不是大罪,但是阿巴亥想动摇他的政权和推行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才是触犯了他的逆鳞!从那时起,阿巴亥殉葬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清朝史上第一位被殉葬的大妃

天明十一年年初,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八旗二十万大军出征,讨伐明朝,不想在围攻宁远城时被袁崇焕打败,损兵折将。

惨败后,努尔哈赤身心受创,旧病复发,在后面的战争中频频碰壁,

讨伐明朝的计划被迫中止。

同年八月,努尔哈赤折回沈阳,病重卧床,特令大妃阿巴亥前来照顾。民间有野史传闻,努尔哈赤临终前表示想立第十四子多尔衮为新大汗,所以才将阿巴亥接到身边,可惜病入膏肓,未能做好周全安排。

当时情境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根据《清史稿》中记载,努尔哈赤临终前留下遗诏:“俟吾终,必令之殉”。

可见即使是努尔哈赤临终前顾念与阿巴亥二十多年的感情,将其接到身边,但政权仍是他最重视的东西,对于有可能颠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的阿巴亥,必死不可。

于是,在努尔哈赤去世后,大妃阿巴亥在四大贝勒的见证下着华服,恳求其照顾亲子后平静就死,长眠于地下。随后,皇太极经由“八和硕贝勒”推举,继任后金大汗,开启新的时代。

结语

笔者认为,努尔哈赤对阿巴亥与代善的私情按下不表,主要是为了稳定局势,不给可别人趁乱夺权的可乘之机。虽然已意识到阿巴亥的政治野心和“背叛”,但他认为局势仍在掌控中,阿巴亥无法翻出多大的风浪。

随着讨伐明朝失败,命不久矣的他意识到阿巴亥和她的三个儿子已经掌握了一定兵权,在自己死后定会“太后”身份撺掇儿子们争权夺势,引发政权动荡,威胁到“八王共治”制度。

为了杜绝这个“后患”,努尔哈赤以一句“遗诏”取了阿巴亥的性命,维护了自己辛苦建立的政权和大金安稳的未来,留给后世对这段秘密无尽的猜测。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努尔哈赤   和硕   贝勒   遗诏   太极   兵权   玉玺   亲王   大汗   真相   儿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