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九族尽灭,3万人垫背,中华最后一位丞相,究竟冤不冤?

前言:

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原本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与信任,居于丞相之位,权倾朝野。然一旦得志,便滋生奢靡之心,终至败亡,不仅自己和全家老小惨遭屠戮,还连累外三万人一同陪葬,九族尽灭。

一、谋臣受宠 平步青云

胡惟庸,明朝开国时跟随朱元璋起义有功,在杨宪之后担任明初的丞相,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宠信。丞相在封建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地位仅次于皇帝,握有极大权力,可谓权倾朝野。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需要倚重谋士治国,便提拔胡惟庸担任丞相,以期他能辅佐朝政。

胡惟庸也确实在政事上颇有建树,朱元璋对他渐渐放心,任他主政。每每听闻胡惟庸在朝堂上极具智慧地处理棘手问题,明太祖心中便豪迈暢快。他高兴地对左右侍从说道:“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得我胡丞相这样的谋士!”

胡惟庸权势日益加强,朱元璋也给了他足够的信任与支持。每每胡惟庸提出新的折子想法,明太祖都会立即批复同意。朱元璋也曾笑言:“你我君臣同心,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啊!”胡惟庸感激地回应道:“这都是陛下英明,惟庸才能尽心尽力。”

两人关系融洽,胡惟庸在政事上也渐入佳境。他每日忙碌朝堂之事,处理民众上书的请求,与明太祖商定国家大政。渐渐地,朝中许多大事都汇报给胡惟庸,然后由他启奏明太祖,一时间成为掌控朝政的心腹大臣。

二、骄奢日甚 失德现形

然而权力是件双刃剑,它能让人飞黄腾达,也能让人迷失自我胡惟庸在丞相位上做得风生水起,满腹经纶,渐渐显示出骄傲自大的一面。他利用丞相制度中“宰相份内”这一特权,压制百官奏折,任意处置政事。

朱元璋对此似乎并不以为忤,仍旧信任有加。胡惟庸也因此肆意放纵,内心的傲气日益膨胀。他不再正视问题,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时还激怒圣上,却不觉得有任何错处。有一次,胡惟庸不经太祖批准,就私自将一位表现失常的大臣发配偏远地区充军。明太祖得知大怒,训斥胡惟庸擅自处置朝中大臣,违背了君命。

胡惟庸却理直气壮地回敬道:“臣以为微服私访之后,发现此人已然失心疯狂,不宜留在朝中,所以情急智生之下便将其发配,望陛下恕臣鲁莽。”明太祖沉默良久,最终竟宽恕了他的僭越,没有因此降罪。胡惟庸得意之下,心中涌起更大的傲气与自负。

一次,胡惟庸的儿子因马车跑得过快而猝死。胡惟庸大怒,当即命人将马夫活活打死,以儿子的命殉葬。“我一生最重视的儿郎竟死在一个马夫手里!小人无知轻生,该死!”胡惟庸怒不可遏,下令随从立即拷打马夫。

马夫哀求道:“大人息怒,是车轮松动所致,实非在下故意......”话音未落,胡惟庸一挥手,马夫便被打得无法言语,最后气绝身亡。残忍至此,胡惟庸的为人已完全暴露无余。他的傲慢与暴戾终于激怒了明太祖,皇帝意识到,必须治理这个已然丧心病狂的大臣了。

三、明君执法 罪责难逃

此事终于惊动明太祖,意识到胡惟庸已经丧心病狂,必须治理。明太祖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要整肃这个已然失德的心腹大臣。太祖命人彻查此案,还让群臣上书弹劾丞相罪责。一时间,胡惟庸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他巍峨的权力也出现了裂痕。

“胡丞相先生,你我君臣同心,本是一片天地。你怎可贪恋权势,目无法纪,致使今日这般田地?”明太祖叹道。“陛下明鉴,臣确实失德,望陛下宽恕。”胡惟庸跪地请罪。“你弃德失道,致使百姓蒙难,我如何能容你!”明太祖勃然大怒。

胡惟庸语塞,再无话可说。他知道,自己已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朱元璋虽然对胡惟庸颇为失望,却还没有立即废黜他的丞相之职。皇帝的心思已经转向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个机会——既惩治胡惟庸,又达到削弱丞相权力的目的。

此时明廷上下已经传言胡惟庸日益骄奢,百官也纷纷揭发他的种种过错。朱元璋装作一无所知,暗中却早已决心要对胡惟庸和他的家族采取严厉措施。

四、懿旨丹凤 罪责难逃

在朝堂之上,明太祖还是一副顺遂太尉的态度,任由胡惟庸处理政务。胡惟庸心高气傲,也丝毫不觉察端倪,仍我行我素,继续恃宠生骄。一个月后,明太祖终于出手,下令逮捕胡惟庸。随后以胡惟庸谋反为名,连其九族老幼悉数处死。

“让司礼监取来朕的丹凤大笔,今日我要亲手拟一道懿旨,斩杀这个贪恋权势、目无法纪的大奸臣!”明太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不久,胡惟庸全家中,赴刑场处斩。“梅妻啊,我们余生再难相守,怀念我们曾经的温柔美好吧。”胡惟庸流着泪对妻子说。“丈夫啊,我们来世再相见。”梅妻痛哭道。

“九族”即犯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及配偶、这些人的儿女,以及与犯人同宗支的族人,尽皆诛杀,残忍至极。胡惟庸一家数十口人就这样于一夕之间全数撒手人寰,罪责难逃。

五、杀人诛心 三万九族

接着朱元璋利用锦衣卫等机构对此案展开了长达一年时间的清查审讯。凡与胡惟庸来往密切者,哪怕只有一点点关系,都会被牵连其中,反复拷问,最终枉死。这场运动所导致的冤假错案数不胜数,据说高达三万余人被株连处死。朝野为之骇然,人人自危,生怕被卷入这场血雨腥风中。

在锦衣卫的残酷刑求之下,很多官员都被迫互相揭发指认,以求减轻自己的刑罚。然而告密无用,最后还是被悉数杀害。“你与胡贼勾结已久,还不招来!”锦衣卫酷吏一脚将跪地求饶的中年书吏踹翻在地。

“公公息怒,学生与胡丞相并无来往......”书吏哀嚎道。“还嘴硬!来人,给我打嘴硬的书吏四十大板!”酷吏喝道。书吏终因无法忍受剧痛而指认了数十人......

六、斩除异己 废黜丞相

这场震慑朝野的血案终于在一年后落幕。朱元璋这才宣布,鉴于丞相独揽大权,已无法有效辅佐皇帝统治天下。 自胡惟庸案发生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已经形同虚设。朱元璋顺水推舟,正式废黜丞相之位。自此,中国历史上再无丞相一职。

“自今日起,朕废黜丞相此职!朕即是天子又是丞相,亲自统治天下,岂容他人干预!”明太祖的一道懿旨,就此将丞相职位永远斩除。

结语:

胡惟庸案是明初最血腥的政治斗争与权力变革,它揭开了明朝皇权独裁统治的序幕,也成就了朱元璋轰轰烈烈的权力布局。但它同时昭示我们权力的毒害,只有公平、公正、明智地行使权力,才是立国之道。唯有把权力还归于百姓,国家才能昌明发达,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历史的教训犹在,但愿君主能汲取智慧,不重蹈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丞相   罪责难逃   书吏   懿旨   明朝   马夫   朝野   陛下   中华   大臣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