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解读-文公十一年

文公十一年

楚子伐麋拓土 诸侯顺服

狄人趁乱打劫 侵扰齐鲁

【经】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麋。

【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麇,至于锡穴。

文公十一年春天,经中记载楚国国君讨伐了麋国。

传中解释说,此次讨伐成大心在防渚打败了麋国军队。然后潘崇再一次讨伐麋国,一直打到锡穴。关于此次讨伐,就是因为去年楚国开厥貉之会商量讨伐宋国时,这个麋国国君私自逃国了国。所以楚国对麋国不满进而要敲打一下,顺便占领更多的土地。成大心就是子玉的孙子,而潘崇正是楚穆王的老师,当年怂恿太子商臣干掉楚成王的那位。

【经】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

【传】夏,叔仲惠伯会晋郤缺于承筐,谋诸侯之从于楚者。

文公十一年夏天,经中记载鲁国大夫叔仲彭生在承筐之地会见了来晋国大夫郤缺。

传中说此次会见,是商量诸侯纷纷倒向楚国之事。前年,郑国和陈国相继服从于楚,去年,宋国也投降。这样中原三个有影响力的国家都倒向了楚国,所以晋国现在有点着急了。再加上老早就又回到楚国怀抱的蔡国,可以说中原有一半地盘又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

此次鲁国和晋国会面,晋国出面的人物是郤缺,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郤缺已然成了晋国实际上的二把手。赵盾没有出面,郤缺代表他,说明郤缺深得赵盾的信任。

【经】秋,曹伯来朝。公子遂如宋。狄侵齐。

【传】秋,曹文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

  襄仲聘于宋,且言司城荡意诸而复之,因贺楚师之不害也。

鄋瞒侵齐。遂伐我。公卜使叔孙得臣追之,吉。侯叔夏御庄叔,绵房甥为右,富父终甥驷乘。

文公十一年秋天,经中记载了三件事。第一件,曹文公来朝见鲁文公。第二件,公子遂襄仲出使宋国。第硬件上,狄人侵扰了齐国。

关于第一件,传中解释说此次曹文公来鲁同因为刚刚即位,所以要进行一系列的国事访问,这年秋来到了鲁国。

关于第二件,传中解释说在这年秋天,鲁国的襄仲到宋国去聘问,而且表达了想让当年逃到鲁国的荡意诸回到宋国之事,此次聘问是专程来祝贺宋国没有遭到楚军祸害的。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鲁国实际上一到关键时候就玩骑墙的手段,夏天还和晋国会面共同商量诸侯从楚之事,现在却来恭贺从楚的宋国没有遭到祸害,这不是表明非常赞赏宋国投降楚国的做法吗?因为只有投降才免遭祸害呀,所以鲁国是借此来向楚国释放信号,表明自己的态度的。

关于第三件,北方长狄的一支鄋瞒国侵袭了齐国,向南一直攻打到了鲁国。狄有赤狄、白狄和长狄。一般认为白狄在今陕西一带,而赤狄分布在晋东南一带,长狄则分布燕山阴山一带,而这个鄋瞒国在山东的北部。白狄是姬姓,也有说是姮姓的,而赤狄是隗姓。左传中说同姓不能结婚,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重耳是同姓结婚的结晶。在僖公二十三年时重耳逃难到郑,当时郑文公不以礼相待。叔詹曾劝郑文公说,男女同姓,他的后代一定长不大。但现在的重耳,他父母都是姬姓,一直好好的活到现在,这是一个例外,这是老天要叫他成为晋国国君的。从叔詹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年晋献公是娶的白狄的女子,后生下重耳的。后来重耳逃到狄国避难。正好这个白狄又刚讨伐了赤狄中的啬咎如一族,俘获了此族的叔隗和季媿,后季隗嫁给了重耳,而叔隗嫁给了赵衰。所以晋国与白狄和赤狄都源渊颇深。长狄则是漆姓,应与白狄和赤狄相去较远,属北方民族。

现在长狄侵扰齐国,一直干到鲁国,这是长狄看到中原地区又没了霸主,或说是霸主之争又起,所以狄人也是有恃无恐,长驱直入了。

传中说,当时鲁文公为派叔孙得臣追击狄人而占卜,卦象吉利。于是侯叔夏驾驶叔孙得臣的战车,绵房做车右,富父终甥做驷乘。驷乘是四个人的战车,驷乘的职务是车右的副手。鲁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追击狄人。

【经】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传】冬十月甲午,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榖甥为右,司寇牛父驷乘,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皇父之二子死焉。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晋之灭潞也,获侨如之弟焚如。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卫人获其季简如,鄋瞒由是遂亡。

  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

文公十一年冬天,经中记载十月甲午鲁国大夫叔孙得臣在咸地打败了狄人。

传中说,此役鲁国俘获了长狄鄋瞒国国君侨如。富父终甥抵住他的咽喉用戈杀了他。把他的头埋在子驹之门的下边,把门命为宣伯的名字侨如。这话有点别扭,实际上是因叔孙得臣擒获了侨如,所以为了彰显功绩便给自己的儿子宣伯命名这叔孙侨如。同理,因侨如埋于子驹门下边,所以此门便改为侨如之门,而侨如正是宣伯之名。所以传中说“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传中还补充了过去有关长狄的事。当年,还是在宋武公在世之时,这个鄋瞒国讨伐宋国,当时宋国的司徒皇父率宋军抵抗,当时耏班驾司徒皇父的战车,公子榖做车右,司寇牛父做驷乘,在长丘打败了狄人,俘获了长狄侨如的先人缘斯,但司徒皇父的两个儿子战死了。宋武公因此把城门赏给了耏班,让他征收城门税,于是把城门称为耏门。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鲁国的侨如之门实际上是叔孙侨如的敛财之门。

传中又补充了以后这个鄋瞒国的结果,晋国灭亡潞国的时候,俘虏了侨如的弟弟焚如。齐襄公二年,这个鄋瞒攻打齐国,齐国王子成父俘虏了侨如另一个弟弟荣如,把他的头埋在周首的北门下边。卫国人又俘虏了另一个弟弟叫简如,鄋瞒从此就灭亡了。也就是说鄋瞒是灭在卫国的手里。

这段晋国灭亡潞国是在以后的晋宣公十五年时,而齐襄公就不对了,齐襄公是齐诸儿,就是和文姜虽是兄妹但又是情人的那个害死鲁桓公的那位。如果左传先说后边的事,再说前边的事,这里明显是有错误的。我查了一下《史记》,司马迁明显也感觉到不到,于是在《史记》中把齐襄公改为了后来的齐惠公,这个改动是合理的。

《谷梁传》记载:“长狄也,弟兄三人,佚害中国,瓦石不能害。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横九亩。断其首,眉见于轼。”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神射手叔孙得臣射瞎了侨如眼睛然后杀死了他。左传中是富父终甥杀死的。不管这个侨如是如何死的,他无疑是个巨人,那么这个长狄就是这个意思了。侨如倒下后身体横过九亩地,叔孙得臣割下巨人的首级,此人的眉毛部分甚至和车轼一样粗长,车轼就是车的横木,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么说明至少在春秋时期在我国的土地上曾经有过巨人族。如此巨人,当是两传结合起来看更为合理,先是叔孙得臣射瞎了他的眼,然后倒下,富父终甥顶住他的咽喉,然后杀了他,但怎么顶得住如此巨大的咽喉,还是想象不出当时的画面。

巧的是,在新疆阿拉尔市昆岗古墓区一座简易的展馆内,有一具巨大的人体骨架安静地躺在玻璃柜中。据了解,该遗骸长约2.4米,仅一节臂骨的长度就相当于普通成年人整个手臂的长度,更奇怪的是他的门牙还是竖着长的。这是新疆考古学家在塔里木沙漠之中的一座古墓中挖掘出来的,随葬出土的胡杨棺木长达2.8米,经碳十四断代鉴定,这副遗骨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说明在至少在这个鄋瞒国被灭之前,中华大地上确实生活过一个巨人族,但是否如《谷梁传》所说身横九亩,还是不敢想象。

传中还补充了一件郕国的事。郕国的太子朱儒自己在郕国的一个叫夫钟的邑安居,因为因内的人不肯顺服他。这又是为下文作张本的。

弹词 西江月 文公十一年 成宙评


晋楚威逼世界,狄人趁火打劫。纷纷扰扰几百年,几度刀兵相见。

马过生灵涂炭,血河骨山依迭。深思夜半忍掩卷,揉眼一声哈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晋国   国君   楚国   司徒   史记   左传   齐国   甲午   诸侯   巨人   公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