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解读-文公七年

文公七年

宋昭公杀群公子遭反叛 晋赵盾背公子雍立灵公

【经】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

【传】七年春,公伐邾。间晋难也。

三月甲戌,取须句,置文公子焉,非礼也。

文公七年春天,经中记载鲁文公攻打了邾国,并在三月甲戌日攻占了须句。并修建郚城。

实际上这些都是相关联的。须句是鲁国的一个内属国,但在邾和鲁之间。早在鲁僖公二十二年时,须句国受到邾国的压力跑到鲁国寻求保护,鲁国出兵攻打邾国并占领了须句,后把须句子送回国内。传中对此事当时的评论是“礼也”。后来邾国为了报仇,攻打鲁国,当时鲁僖公不设备而御,结果失败,还被邾国人夺走了鲁僖公的头盔悬挂在鱼门进行夸耀,自然这个须句国又被邾国夺了回去。而此次出兵,又夺了须句,在郚地筑城,就是为了防止邾人再来进攻而做的准备,以免再步僖公之辙。

传中的解释是此次出兵是鲁国钻了晋国有祸难的空子。但此次占领须句国之后,却把邾文公的儿子安置在须句国,这是不合礼的。这是因为当时邾文公的儿子反叛邾国逃难在鲁国,现在拿下了须句国,鲁国干脆把邾文公的儿子安置在了须句。这等于把须句国灭了,而让邾文公的儿子在须句国驻守,实际上成了鲁国的地盘。所以传中说此次是“非礼也”。

实际上鲁国这招也挺阴,你邾国不是老盯着须句这个地方吗?那么干脆我让反对你的儿子占着这个地方,有机会他会成为邾国的国君,那就是变相地我扶植他成为邾国的国君了,而这个自己扶植上台的文公子就是个亲鲁的邾国了,也就解除了多年的威胁。

【经】夏四月,宋公王臣卒。宋人杀其大夫。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晋先蔑奔秦。狄侵我西鄙。

文公七年夏天,经中记载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宋国的事,宋国的国君宋王臣去世,宋国人杀了宋国的大夫。第二件是晋国的事,四月戊子日,晋国和秦国在令狐展开了战争,而晋国的大夫先蔑逃到了秦国。第三件事同狄人偷袭了鲁国的西部边境。因为传文较长,我们还是按这三件事分开讲解,以便大家对照原文阅读。

【传】夏四月,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左师,乐豫为司马,鳞矔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

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不听。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六卿和公室,乐豫舍司马以让公子卬,昭公即位而葬。书曰:「宋人杀其大夫。」不称名,众也,且言非其罪也。

关于第一件宋国的事,传中说夏四月的时候,宋成公去世。当时宋国的六卿是公子成(庄公子)是右师,公孙友(目夷子)是左师,乐豫(戴公玄孙)是司马,鳞矔(桓公孙)是司徒,公子荡(桓公子)是司城,华御事(华督之孙)是司寇。宋国的司城过去叫司空,因为宋武公名叫司空后在宋国废了司空而设立司城之职。

继位的宋昭公(宋成公之子)准备杀死公子们。乐豫劝阻道:“不行啊。公族,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它,那么树干树根就没有树荫遮蔽了。葛藟还能遮蔽它的躯干和根子,所以君子以它作为比喻,何况是国君呢?这就是谚语所说‘树阴遮蔽它反而偏偏放纵斧子去砍它’,一定不能这样干。君王您还是考虑一下。如果用德行去亲近他们,那他们都会是您的左右辅弼之臣,谁敢有二心?怎么还要杀他们呢?”宋昭公不听。

宋穆公、宋襄公的族人率领国内的人们攻打昭公,在昭公的宫里杀了公孙固(僖公二十二年中的大司马固,但现在不是司马了)和公孙郑。六卿出面和公室讲和,谈判的结果是乐豫放弃了司马的官职来让给了公子卬(昭公之弟)。昭公即位后安葬了宋成公。《春秋》记载说:“宋人杀其大夫”,不记载名字,是因为被杀的人多,而且不是他们的罪。所以只能说宋人杀了他们的大夫。

此段中涉及诗经《葛藟》一诗,现附录于下:

葛藟

诗经·国风·王风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译文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湾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呼别人为爹爹心悲伤。即便呼别人为爹爹心悲伤,但他哪里会赏你一钵浆。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岸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呼别人为妈妈心悲凉。即便呼别人为妈妈心悲凉,但她哪里会赏你一碗汤。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滩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呼别人为哥哥心恓惶。即便呼别人为哥哥心彷徨,但他充耳不闻把聋哑装。

关于此诗有不同的理解,《毛诗序》以为此诗旨在讥刺平王弃宗族而不顾:“《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但后人认为毛氏说诗多牵强附会,常把表现人之常情的诗作拉扯到政教、美刺上去。朱熹《诗集传》说:“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认为这是流落异地乞讨之诗。但不管是那种理解,《左传》认为绵绵葛藟是一个比喻,是君子要像绵绵葛藟一样对根和干进行保护,不能弃之,更不能进而砍之。但现在宋国去却不是君子的做法。而且宋国过去的做法可不是这样,宋襄公和公子目夷之间还能互相谦让,但现在的宋昭公也学习晋国开始对群公子下手了。一个国家如果用错误的作法获得了成功之后,那么别的国家就认为这是一种先进的作法,进而互相学习,甚至攀比。古人如此,现代人亦如此。人类可悲的是从不看事情的对错,只在乎是否成功。认为成功就是对的,人类的思想千年也没有多大变化。往近了说,现在不惜牺牲掉孩子的灵性而让他们埋头于题海之中,只为考取一个所谓的名校,这就是一种所谓的成功,而且这是一种叫做衡水模式的成功。往大了说……大家自行脑补吧!

【传】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卫。穆赢日抱大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为右。及堇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戊子,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

  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大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辞,若何?不然,将及。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帑及其器用财贿于秦,曰:「为同寮故也。」

士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其人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季曰:「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

秦康公护送公子雍到晋国,说:“晋文公回国的时候没有卫士,所以有吕、郤发动了祸难。”于是就多给他派了步兵卫士。这时的晋国,穆嬴(晋襄公夫人)每天抱着太子(灵公)在朝廷上啼哭,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合法继承人有什么罪?丢开嫡子不立,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你们准备怎样安置这个太子?”出了朝廷,就抱着孩子到赵盾家去,向赵盾叩头,说:“先君捧着这个孩子嘱托给您,说:‘这个孩子如果成材,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如果不成材,我就唯你是怨。’现在国君虽然去世,但话犹在耳边,如今您丢掉了你的承诺,这是为什么?”赵盾和大夫们都怕穆嬴,而且害怕威逼,就背弃了先蔑而立了灵公为君,并且发兵抵御秦国军队。

从此段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到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晋襄公对赵盾是无比信任的,而且一度把他看做是托孤大臣。而当时他也是答应的相当好听,但襄公一死,他立即着手立公子雍,这里的故事一定不少。

传中接着说。箕郑留守;赵盾率领中军,先克辅助他;荀林父辅助上军;先蔑率领下军,先都辅助他;步招为赵盾驾御战车,戎津作为车右。军队到达堇阴时,赵盾说:“我们如果接受秦国送公子雍回来,秦国人就是客人;不接受,他们就是敌人。既然已经不接受了,而又慢慢地出兵,秦国将会动别的念头。先发制人战胜敌人,这是作战的好谋略。驱逐敌人好像追赶逃亡的人,这是作战的好战术。”于是就训练士兵磨快武器,喂饱马匹早起吃饭,隐蔽军队夜里出兵。四月初一日,在令狐打败了秦军,一直追到刳首。初二日,先蔑逃亡到秦国,士会跟着他。

这一段中,大家注意,是军队到达堇阴时,也就是快到边境之地时,赵盾才说出了此次出兵的真正目的。

我们还要注意一下,左传一般在说御戎和为右时,都是君之御和右,所以这里步招和戎津应该是到边境上迎接公子雍的,因为当时确定公子雍来继位,好么也就以君的方式来接待,所以这里的御和右不应该是赵盾的,但一般翻译书上都是这样翻译的,所以我没有改动,但在此提出质疑。说白了,这一仗,先蔑和士会从秦国回来后应该也是陈兵在边境而一心准备迎接公子雍的,但赵盾背着他们半路变卦,他们两人并不知情当然也猝不及防。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明明是在等着迎接公子雍的,但最后却把秦国护送的军队打败了,这是他们不能饶恕自己的。所以打完仗之后他们两人逃到了秦国。

传中接着说,先蔑出使秦国的时候,荀林父就曾劝阻他,说:“夫人和太子还在,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这一定是行不通的。您托病辞谢不去,怎么样?如不这样做恐怕祸患将会降临到您身上。派一个代理卿的前去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您去?我们在一起做官就是同僚,既然是同僚,岂敢不尽我的心意呢?”先蔑没有听从。荀林父为他赋《板》这首诗的第三章,先蔑还是没有听从。等到逃亡出国,荀林父把他的妻子和财货全部送到了秦国,说:“这是为了同僚的缘故。”

这段中赵盾否定了自己立公子雍的主张,而是在穆赢的哭闹下立了太子,这就是晋灵公。注意《左传》的用词“皆患赢,且畏逼”。赵盾在畏什么?传中没有说,但从经过和结果看,赵盾一定有小辫在穆赢手里提着。所以他才不顾先蔑已取得的成果而不惜与秦撕破脸皮。他当时口口声声立公子雍是为了晋国有个强大的外援秦国,现在不惜与之一战是多么的滑稽。他彻底与秦翻脸又不顾自己派出去的大臣取得的成果,可知不是因为穆赢的一哭一闹,而是一定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但这只有穆赢知道。

此段中还涉及到了《诗经》中《板》的第三章,现摘录如下: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译文: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听我忠言不要嫌弃。

我言切合此事实际,切莫当做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亦有裨益。

说白了,荀林父的意思是有事连樵夫的意见都不能忽视,何况是你的同僚呢?你就听我一句劝吧!荀林父是真的为先蔑动了真情的!

传中接着补充说,士会逃到秦国三年,没有和先蔑见面。随行的人说:“能和人家一起逃亡到同一个国家,却不能在此地见面,哪里用得着这样?”士会说:“我和他罪虽相同,但并不是认为他有道义才跟他来这里的,为什么要见面?”一直到他回到晋国,竟然没有和先蔑见过面。

士会不愧是士蒍的后人,他跟着先蔑逃到秦国,却不与先蔑见面,这是他高超的智慧。如果两个逃到秦国的晋国人天天见面,秦国国君会怎么想?是不是天天在密谋如何回到晋国呢?但士会不这样说,他说,我俩是一样的罪过,这本不合道义,两个不义之人天天见面能干什么好事呢?所以只要见面就会被怀疑。这才是士会的智慧。

【传】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第三件事,狄人侵袭了鲁国的西部边境,鲁文公派使者向晋国报告。鲁文公在攻打邾国时是趁霸国有乱,而自己受到狄国攻打时就要向霸国报告,可见鲁国做事也是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的,而不是遵行什么国际规则。赵盾派人通过逃到狄的贾季质问狄的国相酆舒,并责备狄国侵袭鲁国。当时酆舒问贾季说:“你说晋国的赵衰和赵盾两个人谁贤明?”贾季回答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

贾季的回答很有意思,一个是冬天的太阳,那自然是能给人以温暖的,老百姓拥护的;一个是夏天的太阳,虽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们是讨厌它的,因为他太炽热了。从贾季的回答来看,赵盾在晋国的百姓心中实际上印象并不好。同时这个贾季也是在暗示酆舒,你最好不要惹赵盾!

【经】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传】秋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晋赵盾盟于扈,晋侯立故也。公后至,故不书所会。凡会诸侯,不书所会,后也。后至,不书其国,辟不敏也。

文公七年秋天,经中记载八月之时鲁僖公至扈与诸侯和晋大夫结盟。

传中解释,在这年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和晋国赵盾在扈地会盟,这是因为晋灵公继位的缘故。但晋灵公年幼,所以赵盾虽为卿,但是他组织其他国家的国君会盟,我们可以知道晋国已经是赵盾控制的晋国了。但是鲁文公来的晚了,所以经中不记载与会的国家。传中解释说凡是和诸侯会盟,如果经中不记载与会的国家,就是因为晚到的缘故。迟到经中就不记载,是因为避免弄不清而误记。实际上这里也是在隐讳国君与卿之间的会盟,羞于提及而不言会盟诸方。

鲁国似乎有个传统,凡是结盟之事,能迟到则迟到,这应该是他们的一种策略。在这种大家伙一窝蜂地去讨好盟主的时侯,鲁国往往会慢半拍。这是一种观望的态度,我不说我不来,但我说路上耽搁了。你如果因为这个讨伐我,我大不了赔礼道歉送东西。总比屁颠颠地去第一个讨好,然后让别的大国胖揍强。似乎鲁国对后人所说的“枪打出头鸟”颇有心得。

【经】冬,徐伐莒。公孙敖如莒莅盟。

【传】穆伯娶于莒,曰戴己,生文伯,其娣声己生惠叔。戴己卒,又聘于莒,莒人以声己辞,则为襄仲聘焉。

冬,徐伐莒。莒人来请盟。穆伯如莒莅盟,且为仲逆。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仲请攻之,公将许之。叔仲惠伯谏曰:「臣闻之,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仇,若之何?」公止之,惠伯成之。使仲舍之,公孙敖反之,复为兄弟如初。从之。

  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非威非怀,何以示德?无德,何以主盟?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

文公七年冬天,经中记载了两件事。一件是徐国讨伐了莒国。另一件是鲁国的公孙敖到莒国去结盟。实则这两件事也是相连的。

传中对这两件事的解释是,在此之前,公孙敖在从莒国娶了妻,妻子叫戴己,生下了儿子文伯;陪嫁的妹妹声己生下了惠叔。但戴己去世后,这个公孙敖又到莒国行聘,想从莒国续弦。但莒国人因为有声己的缘故拒绝了他。本来戴己去世,声己就应扶正,但穆位没有这样做,所以莒国人也生气。穆伯一看人家不答应,于是为了下台阶,就说这是给襄仲公子遂行的聘礼,也就是说此次来是为了襄仲娶妻而来的。公子遂是公孙敖叔叔家的弟弟。

到了这年冬天,徐国攻打了莒国,莒国于是派人来请求和鲁国结盟,寻求保护。所以穆伯公孙敖到莒国去参加盟会,同时为襄仲迎娶莒国的女子。但在回来的路上到达鄢陵歇脚的时候,穆伯登上城楼看到了莒女,风姿绰约,美丽动人,自己一下就魂不守舍了,于是干脆就自己娶了她。回国后襄仲得知此事大怒,向鲁文公请求攻打公孙敖,鲁文公准备答应此事。叔仲惠伯出面劝谏说:“臣下听说,战争在国内兴起叫做乱,在国外兴起叫做寇。寇尚且伤人,乱就是自己伤自己了。现在臣下作乱而国君不加禁止,会引起处部敌人的进攻,那将怎么办?”鲁文公一听有道理,于是阻止了襄仲的进攻。叔仲惠伯出面给他们调解。让襄仲舍弃莒女,穆伯把莒女送回莒国,重新作为兄弟像起初一样。襄仲和穆伯都听从了。一场国内的大动乱就这样化解了。但穆伯的故事还没完,后边更精彩。

左传又用了一次这个“和好如初”。我们前边在郑庄公时分析过这个句子,在此不多做解释了。

传中又补充了一个晋国的故事。

晋国大夫郤缺对赵盾说:“过去卫国不顺服,所以占领它的土地。现在卫国已经顺服了,可以归还给它了。背叛了而不加讨伐,用什么显示声威?顺服了而不加笼络,用什么显示关怀?没有声威没有关怀,用什么显示德行?没有德行,用什么主持盟会?您是正卿,主持诸侯的事,而不致力于德行,打算怎么办?《夏书》说:‘用榜样来劝诫他们,用威刑来督察他们,用九歌来劝勉他们,不要让他们学坏。’有关九功的德行都是可以歌颂的,这叫做九歌。六府、三事,叫做九功。水、火、金、木、土、谷,叫做六府。端正德行、民为所用、富裕民生,叫做三事。合于道义而推行这些,叫做德礼。如果为政无礼,那么民众不乐,这就是叛乱的由来啊。如果您的德行,没有可以歌唱的,那有谁会来归服?为何不让归服的人歌唱您呢!”赵盾听了很高兴。

这里涉及一个六府之事,实际上是五行加一个谷。五行实际上都是生活必须品,水能灌溉和供给饮用,火能用以烹饪和取暖,木材能用于建筑、制造器物或做燃料,金属能用来制作工具和器物,土可以种植和制陶器,而谷是人之食物,这都是民生所必需,也是财货之根源,所以古人对此特别重视。这也是生存必须的六种客观事物。而三事则是人事或是主观之事,人君必须正德、利用、厚生。正德是人一定要有德行,这样才可使民众为己所用,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解决民众的的生活问题,也就是尽可能让他们富裕。这些是相辅相成的,六府和三事合称九功,把九功加以歌颂称之为九歌。

郤缺的劝谏实际上是想通过归还卫国土地引出让赵盾正德的,因为如果不正德,别的可能都实现不了。但赵盾听的却是只要归还了卫国的土地,那么卫国人就会去歌颂他,所以他对此是非常满意的。

弹词 南乡子 公孙敖 成宙评


替弟娶媳归,满目苍凉雁远飞。本是自身行礼聘,悲摧,人是新郎自是媒。

歇脚上高台,一瞥惊鸿化骨髓。兄弟美人先下手,邪歪,哪管西风落叶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晋国   正德   国君   秦国   公孙   司马   左传   同僚   德行   大夫   公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