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被俘虏前,真的将巨额宝藏藏在大渡河附近?专家:有可能

前言

永历十一年(1857年)六月,在大渡河畔,曾经号令三军、威震华夏的石达开,此时正率领着仅存的三万部下,满怀黯然神伤地凝视着眼前这条阻隔南北的天堑——大渡河。

一、天王再无旧日威名,三万大军一去不返

几年前,石达开还是太平天国东王,率领十几万天兵,英勇无比。可如今,昔日的盛世已成过眼烟云,他此行只带了三万残部,且步履维艰,前途茫茫。

石达开心中百感交集,不禁想起了从前辉煌的征战岁月。当年,他就是太平军五大王牌之一,曾经与西王萧朝贵、翼王石达开、北王韦昌辉、南王冯云山并称“五虎将”。

在攻占南京之战中,石达开统领右军,负责进攻活门和沿江地区,一举夺下南京城。此役石达开立下汗马功劳,受到了洪秀全的嘉奖。

此后,石达开又率军攻占湖北、湖南等地,他深得洪秀全的信任,被封为东王,成为太平天国第二号人物。在石达开的带领下,太平军所向披靡,一度打败了清军的精锐湘军。

那时的石达开,威名远扬,声势浩大,号召力无穷。每每举旗西征,便有数以万计的青壮年应召入伍,雄关漫道真如铁,簇拥在东王麾下,誓要驱逐鞑虏,重振中华。

可今时不同往日,石达开回首,所见所念,无非失败和失落。

两年前,石达开就是在太平天国阶级斗争中失势,被迫离开天京。当时,面对农民起义军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石达开主张联合天主教,获取西方势力的支持。

这遭到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强烈反对,两人矛盾激化。最终,洪秀全与谭绍光联手清洗异己,石达开被拘禁软禁。

不久,石达开趁机带领部下出奔,开启了转进湖北、湖南的行军之路。为了避免洪秀全的追捕,石达开选择绕道,队伍行进缓慢。

此时,清廷亦多方调兵遣将,企图生擒石达开。石达开深感前路迷茫,军心涣散,难以为继。

在行至湖南大通时,石达开遭遇到清军主力湘军的阻截。当时,湘军由胡林翼统领,胡林翼曾败在石达开手下,对其旧恨颇深。双方在岳州附近展开激战,石达开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只能退守湖南益阳。

益阳之战,石达开部又遭溃败。死伤惨重之余,士兵哗变不断,原本十几万人的部队,到此时只剩下三万人。石达开失去了湖南的根据地,被迫带残部向西突围。

经过生死存亡的浴血奋战,石达开残部已至强弩之末。此时退无可退,前进又难以为继。正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边的蜀道峻岭险阻,东边是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南北都有清军主力在追捕。

这时,石达开十分清楚,想要突破重围,唯一希望就是翻越大渡河,然后进入四川境内,在那里重新集结力量。只要渡过大渡河,就可以脱离追兵的控制,重整旗鼓。

于是,石达开部逆水西上,终于在六月到达大渡河岸边。此时天气正酷热难耐,大渡河水位稍有下降。石达开对渡河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渡过了大渡河,就可以振兴复兴,东山再起。

然而天不遂人意,就在石达开部队准备强渡大渡河时,忽然间暴雨骤降,大渡河水位迅速上涨,登时泛滥成灾。

这场暴雨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军背水一战,本就处在劣势。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直接断了石达开渡江的希望。

当勇猛的东王再度凝视大渡河时,心中翻涌着万丈惊涛。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一次,怕是渡不过去了。

二、储金库空虚,军师掏空军饷

石达开在大渡河岸边徘徊了几日,然而大雨依旧滂沱。河水暴涨,完全无法渡河。此时清军已迫近大渡河西岸,石达开部正处在攻击范围之内,随时可能遭到围歼。

形势危急之时,石达开召开军议,商讨对策。此时跟随在石达开麾下的,无非是一些老臣和心腹愿意与他共进退的军官。

石达开首先询问军需官员,询问当前军资储备情况如何。然而军需官迟疑片刻,才轻声回答:“报告王爷,当前军中物资已经接近困乏。若要支撑一场恶战,恐怕难以为继。”

石达开大惊失色:“如此危急之时,军资竟已告罄?曾经的军饷财宝不都储存在军营之中吗,怎会突然之间一穷二白?”

军需官哭笑不得:“王爷,当日太平军破城掠地,我们也曾获得了不少金银财宝。只是这些年来,军中常有变故,财物流失极多......尤其是当日被困天京时,军师李秀成便暗中挪用了大量军财,存于自己账下......”

石达开勃然大怒,猛拍桌案:“李秀成!我视他如手足,他竟尔背信弃义,暗中掏空我大东王储金库!若非当日贪生怕死,我定要他血债血偿!”

“如今危在旦夕,我大东王军几无储备,难道就要束手就擒,任人宰割不成?”

石达开彻夜难眠,反复思量对策。第二日黎明,他召见心腹将领,说明了当前的困境,并表示在所难免要与清军决一死战。

石达开的这些心腹老臣无不红眶泪盈,纷纷表示与东王共存亡。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只求与清狗血战到底。

石达开感激老臣们的忠心,自己也下定决心同清军决一胜负。他相信,只要大家拼尽全力,定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临行前,石达开轻声吩咐心腹军需官:“我此生跌宕起伏,既已走到今日这一步,也无话可说。只是我大东王留有一批军中瑰宝,不能落入敌手。你速速取出藏匿,我要亲自埋藏。等我东山再起之日,再取出用之。”

军需官领命而去,不久取来一批龙纹箱笼,显是装有值钱物件。石达开随手抚摸箱笼,心中五味杂陈。这些金银财宝,本是太平天国的军饷国库。如今要埋藏在这异乡河山之中,望子成龙啊!

三、宝藏就藏,英雄无路可退

次日破晓,石达开亲率残部三万人马,在大渡河西岸布阵待战。清军此时已逼近,正是生死存亡的时刻!

“今日我等背水一战,生死于此一举!你们可还有胜之心!”石达开纵马疾呼,鼓舞三军士气。

众将士闻言,怒目圆睁,声声高呼东王万岁!誓要与清狗血战到底!

“来吧,让我石达开见识见识,你们湘军的本事!”石达开舞剑在手,气势如虹。

“东王万岁!湘军看招!”

三万人马士气高昂,一时间冲锋呐喊,杀声震天。双方展开激烈肉搏厮杀。

可惜天不随人愿,此役石达开大军寡不敌众,渐渐不支。石达开身先士卒,杀出一条血路,欲突围而出。

无奈石达开中箭身受重伤,寸步难行。此时,心腹老将急忙上前搀扶,欲将石达开弃城突围。

“别管我!快走,活下去,我们东山再起!”石达开满面血污,嘶声力竭。

“不!王爷,我等决不抛下您离去!”

“你们走吧......走吧!我已所剩无几,此生无望再见太阳。待我东山再起之时,你们又何必白白送死!”

石达开心中五味杂陈,命老将们带领残部突围。此战东王虽败,太平大业,终有再现曙光之日!

老将们痛哭流涕,依依不舍。才带领残部数百人,趁乱突围而出。

至此,石达开仅余一小部分死士陪伴左右。他轻叹一声,命人取来藏匿的军中瑰宝。

“来日方长,我等宝藏,就暂时埋藏在此。待东山再起之时,再取出用之!”

石达开挣扎着,在大渡河岸边的密林山洞中,亲自将那批龙纹箱笼一一埋藏。

他相信,苍天有眼,总有再见太阳之日。届时,我们的瑰宝,必将派上大用场!

四、英雄尸骨无存,宝藏传说流芳百世

石达开埋藏完军中瑰宝,已是强弩之末。不久,清将胡林翼率军围困,石达开决一死战,最终身负重伤,被湘军生擒。

经过残酷的凌迟处死后,胡林翼将石达开尸体万段之后扔进嘉陵江。自此,石达开殒身之地,无名小山。他的尸骨也无处寻觅。

而就在石达开被擒之前埋藏的那批军中瑰宝,更是石沉大海,不知所终。这批来历显赫的宝藏,就这样在风云变幻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石达开宝藏的传说,也由此流传开来。

结语

此后百年间,时有猎宝者来到大渡河一带探寻石达开留下的龙纹箱笼。只是大渡河两岸山高林密,想要找出石达开当年的埋藏点,无异于大海捞针。

传闻石达开生前极为看重这些军中瑰宝,里面不仅有金银财宝,还有太平天国的机要文件、地图等。这批宝藏的价值,远非金钱可比。

一时间,各方势力对石达开宝藏虎视眈眈:清廷派人秘密调查,生怕太平军残部借此东山再起;湘军旧将则想借此发家致富;曾国藩等名臣更是出于学术研究之心,派人寻访宝藏下落......

然而多年来,无人得偿所愿。这批传说中的宝藏,依旧杳无踪迹,成为千古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大渡河   太平军   太平天国   宝藏   箱笼   残部   湘军   东山再起   瑰宝   军中   巨额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