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德国人画了一幅“百年后的法国”,竟精准预言出法国现状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这么说过。

的确,大到物种进化,小到文学创作,人类社会每一次大的飞跃,无一不与脑海中绮丽诡谲的想象力有关系。

从茹毛饮血到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享受着人类千万年进化带来的如今。

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飞跃,这种承载想象力的媒介更加丰富多样。

无论是小说《银翼杀手》当中对人工智能的幻想,还是电影《黑客帝国》里对互联网技术的前瞻。

在当时的创作背景下,这些都是跨越了时代的幻想。

但就在1932年,德国一家知名杂志,举办了一场名为“百年后的法国”画展。

其中一名画家的画作,近乎精准的预言了如今的高卢雄鸡现状。

航海时代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一下法国历史和移民政策。

而作为最早的一批殖民者,法国的发迹史,则建立在掠夺与征战之上。

五个世纪以前,在地球占据主要统治地位的人们,第一次将探寻的目光投向远方碧蓝无垠的大海。

好奇心驱使下,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全球性交流拉开了序幕。

大航海时代,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之间,欧洲各国在寻求贸易和殖民地延伸的过程中,进行的海上探险和航海活动。

大航海时代,被认为是全球化的起点。

两个世纪内,欧洲多个国家穿越了大西洋,先后到达了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开始了全球贸易和殖民活动。

这些活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贸易和商业机会。

导致了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交流,也使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得以碰撞和融合。

而这场起源于探险,壮大于扩张,落幕于殖民的掠夺,极大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欧洲各国开始在殖民地,建立贸易站和农业产业,并向新大陆输出各种工业品。

其中,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因为掌握了对海的控制和技术优势。

相继成为欧洲的海上强国,而这些国家也利用海上贸易和殖民地,进行了对外扩张和生态掠夺。

而当时的法国人,并没有意识到人口红利的重要性,他们只是沿着西非的海岸线草草掠夺一批象牙便离去,并没有朝着非洲腹地进行深入的探索。

但在历史爱好者眼中,法兰西这个时候,才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在他们纵览瀚海的视野中。

这一切,关系到一个男人——拿破仑·波拿巴。

这个“身材矮小,皮肤暗淡、眼中仿佛装满整个宇宙的深邃”的男人。

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无人能及的战略眼光,在资本主义萌芽初期,将法兰西一举送入强国之列。

雄鸡初啼

在大航海时代积累的原始财富,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从而催生出社会诞生了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苗头在欧洲大陆生根发芽。

拿破仑在这一时期,创立了国家银行,确立了纸币的地位。

并取消了僧侣、贵族阶级的特权,并且代表国会通过了《商会法案》,这极大的刺激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拿破仑建立了各种工厂,发扬工业的地位,并使用关税和贸易政策来推动本国工业的发展。

这无疑让法国亟需更大的生产原材料的供给,从而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行。

这时,法国人想起了几乎被他们遗忘了一个世纪的西非殖民地。

于是,大量的法国人与船只频繁来往于两处,法国人面对自己据守了百余年的陌生土地,开始了原始的资本掠夺。

当所有能被瓜分的物资被运送回国后,法国人面对着西非原本的原住民,开始考虑如何进行长久的统治。

于是法国人在这里建立了统治政权,这片土地上通行的律法与其国内相同。

行政划分也直接照搬了法国的行省制度,管理者直接由法国政府委派总督进行管理。

而在精神统治层面,语言文化也是全面“法兰西化”,法国人在这片蛮荒之地推行“精英教育”。

让当地黑人当中,接受了高端教育的黑人精神全盘“法化”。

1912年,法国颁布了加入法国国籍的相关条令:

只要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效忠法国或者在公职部门担任十年以上,即可成为法兰西公民。

就这样,在这种极度的土地以及资源扩张导致的生产力的空前高涨,让法国人口一跃成为欧洲人数最多的国家。

可仅仅两年后,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让整个世界版图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西方列强因为分赃不均和无休止的野心,将整个世界政局搅成浑水一滩。

这场空前规模的战争,让西方列强原有人口急剧减少,而丧失了人口红利的法国。

在面临即将到来的巨大衰退期,开始再次打起了在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众多的前殖民地。

而这一举动,让法国一直以来的老对头德国心有戚戚焉,一名德国画家创作了一幅画作。

里面是被一群皮肤黝黑,毛发旺盛的人围观的,打扮精致的白人女性。

无独有偶,这画中的一幕,成为了接下来百年间法兰西人口构成的真实写照。

迁移计划

在20世纪后半叶,法国开始接纳大量的移民,来满足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需求。

其中不少是来自法国前殖民地的移民,尤其是西非国家。

其实一开始,这些外来的劳动力基本来源于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但随着原有国家的重建以及国内局势的稳定,这些人纷纷回国。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非洲局势动荡,这些国家虽然已经脱离了,被西方列强瓜分或者殖民的悲惨命运。

但他们还是在流离失所的同时,选择去往相对熟悉的法国。

而且那个时候法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了鼓励移民搬到法国本土,政府建立了移民署。

年轻的黑人和北非穆斯林,作为所谓“生产力移民”首先搬到法国。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法国的人口增长率,放缓和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工人。

这些移民被称为居住在法国的“外来者”。

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即使法国已经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国民融合政策,社会中仍然有非常明显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

尽管黑人和阿拉伯裔移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有较高的比例,但他们的就业机会、薪资和进一步的晋升机会相对差一些。

另外,当时的黑人和穆斯林社区,在法国也经常被视为“问题社区”或“难民营”。

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政治紧张的时候,黑人和移民经常成为社会焦点和批评的对象。

另一方面,在法国的政治领域里,黑人和移民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成为话题的中心。

例如,法国前总统奥朗德曾在2012年的时候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一些法国人认为移民太多,占据了法国很多工作岗位”。

在2017年的总统选举中,极右翼候选人玛丽娜·勒庞挑战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其中关于移民和种族的问题,成为了她的重要竞选议程。

如今的法国,不能说是尽数黑化,也可以说在种族分布上,黑白已然呈现分庭抗礼的局面。

同作为人类,我们确实不能因为肤色的不同,而分出个三六九等。

但伴随着迁移人口而来的治安问题,已然成为困扰法国多年的“痼疾”,至于其在位者针对移民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西方国家都在屏息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法国   西非   法兰西   拿破仑   非洲   欧洲   殖民地   法国人   德国人   精准   移民   现状   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