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厉害,296年来仅有8人拥有,和珅都没混上

前言

自古以来,荣誉与地位是人之常情。而在清朝这296年的统治期间里,冠绝一时的荣誉,非“三眼花翎”莫属。它象征着皇帝对官员的至高褒奖,却也因获得条件苛刻,300余年仅8人被赐予此殊荣。这八人各有传奇,他们是怎样的人?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换来这朝中至高无上的荣耀?

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初,满族便有赐予花翎作为荣誉的传统。到了清朝,花翎制度更是发展成熟,按羽毛上的花纹眼数被划分为一至三眼花翎,其中三眼花翎最为难得,是君主给予官员的最高荣誉。但想要获得三眼花翎,仅皇帝宠信还远远不够。正如权倾朝野的豪门大臣和珅,他深得乾隆信任,却终老未得此殊荣。

那么,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获得这个仅有8人被赐予的三眼花翎呢?

一、严苛的门槛:要品级够高,血统够纯正

在清朝,想要获得三眼花翎,第一道门槛就是品级和血统。六品以下的官员,无论政绩如何优异都无法获得皇帝赏识;即便四五品的大员外郎,也难有机会接近这一荣誉。实力再强,门第不够,也只能止步于此。

因为三眼花翎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君主对臣子的褒奖。佩戴三眼花翎的官员,必定要有足够的品级资格,才配得上皇帝的赏识。所以,大部分获得三眼花翎的官员都至少是正二品或从一品。这类官员多半已经步入朝中核心圈层,担任九卿大臣甚至军机大臣之职,参与朝政核心决策。他们深受皇帝信任,有资格也有实力开疆拓土,征战沙场。获得三眼花翎,不过是作为皇帝对他们卓越政绩和战功的肯定。

相对而言,哪怕品格端正、深得民心的知县也难以触及三眼花翎的荣光。因为地方官的政绩再优异,也限于一方,不足以构成国家层面的巨大贡献。正如晚清重臣李鸿章所言:“做官三品已是人杰,做到一品乃入圣贤。”一二品官员才是真正可能触及三眼花翎殊荣的人选。

此外,血统纯正的满洲权贵也更受君主优待。早期获得三眼花翎的高官,100%都是满洲贵族或旗人。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清朝少数民族统治集团的利益倾向。尤其是康熙早期,汉族官员进入核心决策圈层的机会非常稀少。哪怕有人阴差阳错获得三眼花翎,也会遭到满族官员的强烈质疑和反对。比如施琅平台有功后,就有满族大臣向康熙进谏:汉人获此殊荣,恐怕会“损我国体”。

直到乾隆时期,情况才有所放宽,少数优秀汉族官员也有微弱的机会被赐予三眼花翎。但即便到了清末,拥有三眼花翎的满汉比例依然严重失衡——8位获得者中只有2位是汉人。其中第二位汉人获得三眼花翎要等到150年后,由李鸿章得此殊荣,可见其间的隔阂之深。

可见,高门正派的世族血统,在获得三眼花翎的路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满族的种种优待,使汉族官员即使政绩卓著,也常被血统拦在殊荣之门之外。

二、卓越的军功、政绩:要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要获得三眼花翎,光有高门正派的血统和品级还不够,最根本的还是要有卓越的军功或者政绩,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

康熙年间,平定台湾有功的施琅,便以汉人的身份获得了三眼花翎。这主要是看中了他以一省之力,歼灭台湾郑氏政权,让台湾重归大清统治的卓著军功。施琅出生寒门,原本只是个担任田间警卫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但他机智勇猛,很快以才晋升为将军,奉旨率领兵马进军台湾。

两年后,台湾郑氏已土崩瓦解,施琅的大军凯旋归来。患有顽疾的施琅本想退隐田园,请求皇帝赐他一块肥沃的农田。可皇帝听闻施琅大败郑军的战报后,震惊于他的出色指挥才能。于是不但拒绝了施琅的请求,反而亲自召他入京受封。

一连数日,康熙与施琅变装游街,欣赏这位谦逊朴实的汉将。朝议之日,康熙提出要重赏施琅,问他有何要求。施琅推辞再三,最终只请求一个三眼花翎作为荣誉。于是康熙亲手取下自己的花翎赐予施琅,以示褒扬。这也开启了汉人获得三眼花翎的先河。

此后,多位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也先后获得三眼花翎,如清军“八大金刚”之一的傅尔丹、多次碾压溃败准噶尔军的雅尔固慕罗哩等。这些人都是凭借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功勋,获得皇帝崇高褒奖。

傅尔丹原是满洲镶黄旗下之辈,自小便勤学兵法,以骁勇善战闻名。二十岁时随大军出征噶尔丹,立下首功。此后他带兵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尤其是和阿睦尔撒纳之战,傅尔丹以寡敌众,大败阿睦尔五万大军。此战一举击溃准噶尔王国的野心,为大清夺得西北疆土。乾隆帝闻讯大喜,立即传旨褒奖,并赐傅尔丹荣耀的三眼花翎。

当然,不只有武官才能获得花翎。以政绩著称的宰辅,如敏锐发现年羹尧密奏权倾朝野、深得乾隆信任的鄂尔泰,也曾被赐予三眼花翎,以彰显他卓越的政绩。

鄂尔泰生于满洲正红旗下贵族家庭,自幼善诗书,对国家大事颇有心得。提拔为大学士后,他率先发现年羹尧向乾隆捏造军情,私自扩军的阴谋,挽救了朝政。乾隆非常欣赏他的才干与忠心,于是命绘师为其画下一幅金色三眼花翎的画像,代表皇帝对他的褒扬与嘉奖。

可见,要得到三眼花翎,仅凭皇帝宠信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军功和政绩,才是决定性因素。无论武臣文臣,只要对国家治世有卓越建树,就有机会因功绩而获得三眼花翎的殊荣。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荣誉的含金量之高,它只授予当之无愧的功臣名将。

三、德才兼备,品行端正:要有高尚品德,无可指责

不过,卓越的功绩也不能单纯等同于三眼花翎。即使军政双全,人品不佳也难以获得皇帝褒奖。

以李鸿章为例,他在牢牢控制直隶,平定太平天国等事上有卓著贡献;又因签订《马关条约》被迫与大清割让台湾,在朝野均颇受非议。这使光宗门不忍再看他佩戴三眼花翎,便收回此前赐予的殊荣。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当年也是凭借军政之才获三眼花翎。他出生书香门第,考中进士后历任重要省份的巡抚大员。在任期间,李鸿章利用外力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使清廷远离危亡。另一方面,他在直隶积极学习西方技术,使当地富裕稳定。这些功绩使他在朝野声名狼藉,被视为保国名臣。

起初,李鸿章对三眼花翎并不在意,只当它是华而不实的权力象征。直到光绪帝亲手赐他三眼花翎,表示对他卓著功绩的肯定时,李鸿章才深感荣耀。他将花翎珍藏起来,很少佩戴,只在盛大仪式时才戴上。因为李鸿章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还远远不够与三眼花翎相配。

然而好景不长,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割让台湾。此事使他声名狼藉,三眼花翎也遭到舆论质疑。在各方压力下,光绪帝不忍再看他佩戴花翎,遂收回这一荣誉。

由此可见,品行端正、德才兼备也是获得三眼花翎的必要条件。这一荣誉,必须证明其获得者当之无愧。否则,哪怕建树再高,遭舆论非议,也难逃被收回花翎的命运。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方能获得这无上荣耀

综上所述,想要获得三眼花翎,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品级够高,血统够纯正;立下显赫的军功和政绩;品德端正,德才兼备。

仅凭一两项还远远不够,必须三者兼具,方能被皇帝青睐。所以300余年仅8人获得三眼花翎,可想而知其门槛之高。这八人各都是当之无愧的英明之士,他们的传奇故事,也成就了三眼花翎的传奇色彩。

结语

如今,随着封建王朝的逝去,这一独特的荣誉也已成为历史。但它背后代表的精神永存——只有真正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之人,才配得上至高无上的褒奖;一个人的荣辱成就,全在其态度和作为,而非门第血统。

这也正是我们今人需要学习的历史启示。不管出身高低,机会多寡,唯有不懈努力,方能在时代中脱颖而出,获得属于自己的荣耀。勤奋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满洲   乾隆   花翎   台湾   政绩   殊荣   血统   清朝   官员   皇帝   厉害   年来   荣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