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时,整个欧洲只有一张反对票,是谁?


半个世纪前,第26届联合国大会历经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当地位得以恢复。自此刻起,世界舞台上再次见证了拥有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巨大国度回归联合国大家庭的激动时刻。

中国崛起之路充满坎坷,当年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崛起充满警惕,各个领域都展现出排斥的态势。然而,随着中国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在1971年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联合国席位。


自181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直至1964年9月宣布独立,马耳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风景如画的美丽风光,一直吸引着全球旅游者的目光。

然而,马耳他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却选择投下反对票,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在于,马耳他一直视美国为靠山,认为美国的支持是他们独立的关键。中美当时关系紧张,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马耳他对中国持有偏见,因此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上坚持反对。


中国的回归为世界带来了积极变化。中国重新加入联合国大家庭后不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成为历史转折点,中美关系得以缓和。随后的70年代末,中国与美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有趣的是,在中美建交后,马耳他也表达了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至今,马耳他与中国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利比亚动荡之际,马耳他政府积极支持并与中国协作,顺利撤离滞留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


从这段历史中,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一个国家的外交地位和声誉不仅与其政治、经济实力有关,更离不开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中国以其坚持和奋斗,展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崭新形象,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与发展机遇。

作为我个人的结论,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个国家的选择和努力。中国的联合国之旅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蕴含着奋斗和希望。正如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崭露头角,我也期待着更多国家能够心怀开放与合作,共同构筑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联合国   席位   马耳他   中国   联合国大会   中美   反对票   欧洲   美国   友好   当年   历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