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使馆”:从明代会同馆的建设,浅析明代的对外朝贡贸易

引言:

如果对明清时期的中国抱有闭关锁国刻板印象的话,那么明朝时期广泛的对外接触和交流的史实,则能够打破这一刻板印象。

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力提升,明朝的朝贡贸易飞速发展,原来的外国使臣带着本国的特色商品进贡明朝皇帝,也住进了明朝专门为大家修建的会馆当中。

这座会馆的名字叫做会同馆,是专门接待和管理外来大使的地方,会同馆中设置了从管理者到一线执行人员等不同种类的职位。

分别负责管理和保障外国友人大大小小的生活事务与工作事务。

结构完善、体系周全、保障全面的会同馆,也间接促进了明代朝贡贸易的发展。

会同馆内的各级官员分别有着怎样的职能?这一特殊的对外交流系统,又对朝贡贸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各司其职,推动贸易

从秦朝开始,中国就并不作为独立而割裂的主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世界的一份子,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交流和合作。

汉朝时期的西域之路,隋唐时期的远渡重洋,元朝时期的蒙古军西征,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中央官僚体系也专门设置了接待和管理外来大使以及友好客人的部门。

在明朝,这一部门叫做会同馆,是专门提供给外来友人工作和居住的地方。

会同馆隶属于中央朝廷直接管理,其负责人员也由皇帝直接派遣,但是会同馆的等级并不与六部相同,而是略低于六部之下。

明朝前期,会同馆的主事者和副使都是兵部尚书直接管理的官员,不过他们在向上汇报工作时,不需要经过兵部尚书的审批,可以直接向统治者汇报。

提督会同馆主事、会同馆大使、副使,这三大官员都属于管理层级别,而且是会同馆之中的高级管理。

他们主要负责统筹和安排外国大使的一系列生活要事,监督下层官员的工作执行情况,保障整个会同馆的秩序运转和安全。

他们也是上传下达者,尤其是主事,他需要将统治者发出的各种针对外来大使的指令传递给大使本人,也需要及时收集外国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之汇总整理和反馈。

会同馆内部的各项运行机制,包括日常规章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应急措施以及经济运行制度,都由主事者和两位副手协同制定。

他是这个小小机构当中的主心骨,他说的话也具有最高决策权力。

会同馆至关重要的一个职务,名叫通事,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翻译工作者,承担着沟通桥梁的职责。

在会同馆的不同领域,通事需要具备不同的语言才能。

在接待西洋人的区域,通事必须具备英语才能,能够熟练地与外来人员交流,在东瀛人居住的区域,通事则需要具备日语才能,能够准确地将外国大使的意见向上呈报。

他就像一个中转机构,准确无误地向双方传递信息,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可以想象,如果会同馆当中没有通事的存在,那馆内的所有对外交流工作都将全部停摆。

如果说主事是会同馆的主心骨的话,那么通事就是其中的中流砥柱,直接决定着工作走向。

有一次,朝鲜边境的渔民在捕鱼时不慎遇到大风,被狂风带到了我国边境线,他们走走停停,一路来到京城,想要寻求会同馆的帮助。

当时恰好通事忙于接待工作,不在馆内,所以留守的其他工作人员与朝鲜渔民根本无法正常交流,也无法理解他们的意图,甚至将他们视为破坏分子。

好在负责翻译工作的通事及时赶回,处理了朝鲜渔民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将他们的具体情况上报给中央朝廷,得到了明确的处理措施,这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可以看出,通事在会同馆的工作体系中有多么重要。

负责法务工作的司吏,负责生活保障的典吏,负责日常出行的车夫,负责健康问题的医生,都是会同馆中的基本配置。

由此可见,这一机构在明朝已经渐趋成熟,保障完善,工作范围覆盖了方方面面。

会同馆推动了对外朝贡贸易的发展,诸多使臣也非常乐意来到明朝,与皇帝互相交流,彼此学习。

大明朝的贸易体系的缺陷在于,他们只开放朝贡贸易,不开放其他普适性贸易体系。

无论是官方与其他国家官方的合作贸易渠道,还是民间商人的对外自由贸易渠道,朝廷都予以明令禁止,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这一时刻已经初见端倪。

而对外朝贡贸易,严格意义上来说,对明朝其实并无太大益处。

其他国家的使臣带着本国的特色贡品前来觐见明朝皇帝,给了他高高在上的追捧,让他享有至高无上的尊重。

与此同时,为了展现天朝上国的威风,明朝皇帝也会以比贡品多几倍价值的商品返还使臣,让他们回到国内,宣扬明朝的国威。

为了面子,不顾里子。为了地位,为了风光,不顾经济,不顾压力,这就是朝贡贸易的实质。

久而久之,明朝朝廷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为了保有最后的体面,皇帝始终不愿意放掉朝贡贸易这根线。

这就导致会同馆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另一个对外交流机构市舶司,也出现了偏离轨道的发展。

在特殊的环境下,会同馆的负责官员成了两面受气的夹心饼干。

他们没有办法创造实际的生产价值,因为他们只负责管理和接待外来人员,不负责直接参与生产渠道。

但是他们却要不间断地花钱,不断消耗朝廷的财力,这让皇帝对他们极为不满。

中央朝廷拨付的款项越来越少,会同馆在接待外来官员时,也只能越来越精打细算。

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保障问题上,我们能给予的待遇水平自然有所下降,这也导致了外来使臣的高度不满。

当他们的不满情绪传播到皇帝耳朵里时,皇帝又会大为光火,到最后,备受谴责的还是负责做实事的会同馆官员。

限制规模,保障官方

会同馆的存在,不仅是为了接待外来使臣,也是为了帮助朝廷限制外来使臣的种种行为,确保我国稳定的政治秩序。

首先,他们会限制进入会同馆的使臣人数。

明朝统治阶级心知肚明,某些国家派出使臣,冠冕堂皇地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名为互通有无,实则是在占中国的便宜。

他们来到中国的人数越多,我们需要承担的财政压力也就越大,保障他们的饮食丰富,保障他们的出行安全,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每一项都需要金钱作支撑。

所以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我们还是决定限制其进京人数。

会同馆首先会对使臣的资质进行检验,确保他们手中拥有国家官方给出的证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作为正式的使臣,接受我们的接待。

那些没有证书的使臣,则会被视为偷渡之人,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受到我国法律的惩罚。

使臣进入京城之后,他们的自由活动也会受到限制。

这是因为,明朝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晚上已经开启了宵禁,国外使臣却非要走上街道,强迫商铺主人开门为他们提供服务。

商人好言相劝,温和地告知他们中国的宵禁制度,并言明不再提供服务。若有需要,请第二天早早到来。

我国商人的态度足够温和,也足够不卑不亢,可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戳动了使臣那颗敏感的小心眼。

仗着自己外来大使的特殊身份,这群外国人在街道上大闹特闹,不仅动手打伤了商人和家人,还扬起拳头恐吓前来阻止的朝廷官员。

人一旦脱离管控,脱离约束,会在可怕的自由环境中变成疯子,所以皇帝决定对他们严加管控,因此会同馆也严格限制他们的进出时间和次数。

早市尚未开启之前,宵禁已经开启之后,他们都不能随意外出,外出之时,他们的身边也必然有会同馆的工作人员跟随,谨防他们闹事。

外国大使与民间商人私下接触,共同商谈民间贸易之事,这更是朝廷的雷区。

大使前来明朝,接受皇帝接见,主要目的是推动朝贡贸易的发展,而朝贡贸易的性质属于官方贸易,其经济价值由朝廷享受。

如果他们与民间商人私下接触,则会发展民间贸易。民间贸易与官方贸易本质上是对立的两个层面,一方增长,一方面衰落,此消彼长的状态,让朝廷不得不防。

若是私相授受的情况被官员发现,那该国的外来使臣将被永久禁止进入明朝,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链也会被完全切断。

至于胆敢触碰禁区的民间商人,则会受到流放甚至抄家的惩罚。

从各项管控手段和约束机制可以看出,会同馆的存在十分必要,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机构,更像是围在外国大使身边的框架。

明朝朝廷明确地将框架边界告诉他们,由他们自行选择遵守或打破,他们的举动,也会直接影响两国的贸易走向。

插手经济,毫不放松

会同馆的负责人直接对皇帝汇报工作,这就意味着,皇帝可以在每时每刻清晰得知馆内外国大使的具体动向。

他们的到来,与国家的贸易体系密切相关,皇帝将他们视为座上宾,也代表着皇帝对国家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视。

随后开展的与朝贡贸易相关的一切大小事务,比如贸易特色商品的选择,贸易规模的大小,贸易价格的增减,关税的收缴,这都由皇帝拍板决定。

在对外经济交流问题上,皇帝享有最高决策权。

这也意味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民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让皇帝对经济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统治阶级的态度,必然会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风尚。在此环境中,商品经济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结语:

闭关锁国,并不是单纯的关闭国门,断绝一切对外往来,明朝时期的对外朝贡贸易,一直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会同馆的建设,以及日常的管制措施和规章制度,都代表了统治阶级对于朝贡贸易的重视,也代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

《明史》

《明朝会同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通事   明朝   使臣   贸易   馆内   大使馆   朝廷   明代   大使   官员   皇帝   古代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