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色老照片,穿越百年探访晚清生活,老北京的百年点滴静静流淌

让我们一起着色这些晚清时代的老照片,以此更深入地领略百年以前的清朝生活。尽管上色技术还不够成熟,难免有些瑕疵之处,但相比单看黑白照,这样上色后的照片能带给我们更丰富的代入感和历史感。

第一张照片中,两位赤裸着上身的壮年男子站在码头边上等活计,他们似乎是靠做苦力糊口。看着他们健硕的身躯,显然他们还能依靠体力活挣点钱财养家。只是这种重体力劳动,这些男子晚年该如何度日呢?

第二张照片拍摄了一对老者和年轻人,他们正在山野间搜寻草药。在那个年代,到深山老林中寻找草药后卖给药铺是常见的谋生手段之一。但这需要丰富的草药知识和在深山行走的经验,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这老者可能将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小伙子,希望他日后也能以此为生。

第三张里,一个男子正躺在简陋的房间内抽着烟斗。看这房屋破旧,想必他家境已非往日富裕,可能为了筹措烟钱,已经变卖了家当。从他病态虚弱的样子看,显然已经长期吸食这种烟草,完全没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四张拍摄了苏州古迹云岩寺塔。这座塔始建于五代,北宋时完成,是我国佛教古刹的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应该亲自去参观这历史悠久的古塔。

第五张里,一名满族年轻母亲正在屋内喂奶。从她的穿着打扮和周遭环境看,她来自一个富裕之家。妇女静坐在方凳上,襟部敞开,将孩子抱在怀中,眼神中满是母爱。

第六张照片拍摄了一队男子正在抬着沉重的棺材在前往墓地的路上。他们手持木棍以分担部分重量,也可在休息时借以支撑。看他们步履艰难,想必他们已经从出发地走了很久。这场送葬之旅遥远漫长,可见逝者的家人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将其安葬在更近的地方。

第七张里,一个小贩提着烟具和烟草,另一个顾客在他那里购买烟草抽烟。这种散装烟草生意和现在的散烟类似,顾客只需付少量钱就可以抽上几口烟。这表明当时烟草已经相当普及,卖散烟的小贩也较为常见了。

第八张里,几名农民正在村外的田埂上摆放自己种的蔬菜销售。但真正来购买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来看热闹的。这可能是因为地点偏僻,买菜的人流不多。这些种植户想必盼望能有更多村民来光顾,以便把菜园里的作物都售卖一空。

第九张里,一个老太太和儿子正在辛勤地劳作,种植田地。这老太太神色疲惫,一只手还在嘴里抠弄,似乎牙齿不适。如果让她知道这张照片留存在了百年之后,她可能会觉得难为情,赶紧把手拿开。穷苦的百姓只顾埋头种地度日,无暇他顾。

接下来的几张照片里就是当时的青楼女子。

普通妓女相貌平平,没有太出众之处。

而三大名妓的照片则大不相同,她亿容色动人、气质出众,明显与普通妓女有着天壤之别。

这正显示出她们的姿色和气质高人一等,名副其实。

你觉得三大名妓之中,又有哪位相貌与气质最突出呢?

第十五张里,一个刚被抓获的惯犯四肢都戴上了枷锁,被锁在自己偷窃的店铺门口,接受公开羞辱。这种公开处刑是为了警示其他人不要行窃,一旦犯罪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当时法制不健全的社会,这种手段还算有效。

第十六张里,原本繁华的城门附近现在残破不堪,城墙坍塌,满目疮痍。这反映了晚清朝政府的衰弱无能。这座昔日宏伟的城池如今荒无人烟,看来已达到寒酸颓废的地步,令人唏嘘。

第十七张里,一位老者牵着一匹驴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行进,驴背上还坐着他的老伴。在古代,老百姓主要靠步行出行,若有骡马托驾已属家境殷实之人。这对郁郁寡欢的老夫妻,想必经历了太多风雨,现在只想携手渡过余生。

第十八张里,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自家门前逗弄小孙子玩耍。他们和蔼的笑容中透着说不出的慈爱与宠溺。看着天真烂漫的孙子,也定会唤起他们对娇儿时光的回忆。

第十九张是一所新开办的清朝邮政局全员合影。他们穿着整齐正式,列队站在邮局门前。建立现代邮政系统是晚清的一大进步。这些工作人员为推进社会变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二十张里,一位外国女传教士坐在中式轿椅里出行。她来到中国传教,现在周围是她雇佣的当地仆从。这位外国妇女来到陌生的异乡,心中也定是千头万绪。

第二十一张里,一位老者正在街边小贩那里大口吃着瓜。沿街叫卖水果的小贩在清朝已较为常见,和今日火车站等地的小吃摊有几分类似。看老人吃得满足,想必这瓜又甜又脆,解了他的饥渴。

第二十二张是一对着装华丽的中年男女在屏风前合影。他们似乎有些拘谨,身体略向前探,可能是首次拍照的缘故。这对夫妻穿戴考究,生活应该很富裕。留下这种珍贵合影的心意,实在让人感佩。

第二十三张里,一位老太太以她觉得舒适的姿势坐在纺车前,手上辛勤地纺着线。在那个年代,纺线是许多普通老百姓必备的生活技能。这位老人虽然腰弯背耸,但仍在坚持自己的工作。

第二十四张里,一个妇女在街边摆开了一个卖小吃的流动摊点。这种临时摊贩售卖点心、水果等食品,灵活方便,深受路过行人的欢迎。妇女专注地为顾客称量和包装食物。

最后一张是晚清时期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正在课堂上听课的景象。他们的发型和穿着与现代不同,但教室的桌椅布局已与今人大致相似,只是那时的桌椅制作更考究些。学子们认真学习的模样,让人深感敬佩。这正是教育昌明、国家富强的起点。

大家觉得这些老照片呈现的旧时光景是否引起你们的共鸣?也欢迎分享自己对晚清生活的感想和见解。让我们一起领略老照片所记录的历史印迹。

【原创文章,搬运、转载必究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晚清   孙子   小贩   老者   草药   清朝   烟草   点滴   妇女   男子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