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在哪,病就在哪!如何驱寒?一步到位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常遇到这些问题:一年四季总是手脚冰凉,怎么捂都捂不热?后背发冷,出痘痘,关节疼痛?平时特别怕风怕冷,经常感冒?吃一点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如果你有这些症状的话,就说明身体中的寒气很重,需要想办法去除体内的寒气。

中医解读“寒气”

许多人知道,自然界的寒热是一个温度概念,它的本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其实,人体的寒热也与之类似,只不过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这团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身体有寒实际上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经常会听到中医说寒气入体,其实这并不是专业的中医术语,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寒气,而寒气入体也只是一种比喻而已。比如一个人的身体受寒了,而寒气入体只是比喻受寒的症状,然后通过中医的方法来改善这种状态,简单点说就是驱赶寒气。

“寒气”的来源,你清楚吗?

寒气的来源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寒的本质是气机静止,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外寒是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机体,使机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这种情况一般会有两种发展趋势:体质虚弱者会向寒的方向发展下去,而体质壮实者,正气会和外寒争斗,争斗过程中伴随气的运行加速,会表现出热象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寒邪“郁而化热”。

寒证分为外寒和内寒!外寒:对应的心理是“外环境的残酷、不好、不足、多余”。如:地震,企业倒闭,亲人患病而导致的以“不足,多余”为主的心情,对应外寒。外实寒:“外面多余”而导致不好。如:自己想做一件事,但遇到了来自外界的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外虚寒:“外面不足”而导致不好。如: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研究成果,但因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而得不到推广。内寒:对应的心理是“内环境的残酷不好、不足、多余”。如:家庭、单位或自己的身体不好而导致工作干不了。内实寒:与“自己”有关的,“多余”导致了“不好”,这种心情导致内实寒。如:认为得病不好,因患病而心不平。内虚寒:与“自己”有关的,“不足”导致了“不好”,这种心情导致内虚寒。如:工作能力不足,工作没干好;老同志的工资该涨没涨,该给没给,当年找对象想找好的,漂亮的,但觉得自己不行,想得到又认为得不到,这种是内虚寒。

腿是寒气大本营

腿是“交通要道”,有3条阴经汇集于此:足太阴脾经(脾统血)、足少阴肾经(肾生血)、足厥阴肝经(肝藏血)。这些经络上有很多妇科要穴,如血海穴、地机穴、三阴交穴等。

1

妇科疾病

腿部一旦受寒,就会血瘀,气血就难以下行,直接导致女性经量减少、经期推迟、痛经甚至闭经等,气血瘀滞于盆腔,就会形成盆腔息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2

心脏病

人体血液运行依靠动脉和静脉。腿部静脉回流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因此,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而腿寒会影响小腿肌肉的收缩功能,积存废弃物的静脉血就难以经由毛细血管、小静脉、静脉回流到心脏,长此以往,会诱发心脏病。

3

衰老

中医认为,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脚根,而“四根”的根本是脚根。“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只有双脚健康,经络传导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反之,若长期腿寒,腿部与大脑之间指令传导的速度和准确性就会下降,继而累及全身健康,影响寿命。

4

湿气丛生

腿部负责储藏血液,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集中在双腿。腿寒,遇到湿气,就会相互裹挟,形成寒湿。湿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而,湿邪为病,多伤及人体下部,像常见的水肿、湿疹等病下肢较为多见。小腿是脾经的主要阵地,脾主运化水湿,故而脾虚导致的水肿主要体现在腿上,像小腿肚发酸发胀、双腿乏力、下肢水肿,多是水湿聚集的表现。

5

上热下寒

寒主收引凝滞,腿寒,血液就会产生滞留,导致腿部循环不畅,腿部的能量就被阻隔,多余出来的能量往哪里去呢?只好往上走了,上半身就会火气过重,人就容易上火,时间长了,上热下寒的体质就形成了。再深挖一下,腿部的6条经络——脾经、肾经、肝经、胃经、膀胱经、胆经,主管人体的分泌和排毒,所以,腿部受寒淤堵,上半身的脏腑就容易出问题,也就是说,保养腿部就等于保养脏腑。如果你生活中经常感到腰酸背痛,没干什么活就觉得累,双腿浮肿、冒凉气,四肢发冷,尿少而清;女性月经总是后推,量少,经常小腹胀痛或经血块多色暗等,都要引起注意,这是典型的阳虚症状。尤其是腰以下,按了凹陷不起,甚至觉得腹部胀痛更要小心。此种情况,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治本。不要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忌食性寒凉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豆腐、猪肉、花生、香蕉等;伴有便秘者不要进食糯米等;伴泄泻者忌食牛奶、海参、虾等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平常注意保暖,不要熬夜。每天下午4点—6点多揉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每晚用热水洗脚后,搓两脚心,每次5—10分钟,能益精补肾。

怎么去除身体里的寒气?

1

按摩肚脐

这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肚脐的中央是中医所说的神阙穴,按摩肚脐可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病健身,延年益寿。

按摩方法:平躺后全身放松,双手重叠,顺时针方向按摩肚脐周围,以感觉到胃肠蠕动或直到腿脚有热气感觉为好。但溃疡出血者禁揉腹,以免加重病情。

2

耳部按摩

耳部与脏腑、经络、穴位联系密切,按摩耳朵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而且可以补肾健脑。

按摩方法: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另外,多梳头、多搓拍双臂,亦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的效果。

3

从脚做起

我们的足底有很多的神经末梢和穴位,经常进行脚底按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驱寒保暖的功效。

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15-20分钟,并对脚底进行适当的按摩,特别是涌泉穴,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摩涌泉穴100下,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寒症,使脚部变得温暖起来。

4

揉搓双腿

到了寒冷的季节,腿脚受凉,将直接伤害我们的肾脏。所以,我们要每天坚持揉搓双腿,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

按摩方法:手指并拢,拇指张开,从掌心开始微微弯曲,令整个手掌呈C字形,一边轻擦一边按压,形成一个推按的动作,淋巴结的地方可以用指腹做按压的手法。一般按揉至双腿有热感为好。

5

喝姜茶

人不可百日无姜,尤其是对于那些体内有寒气的人来说吃姜更能祛除寒气,尤其是在淋雨之后,喝点姜糖水更是避免寒气的最好方法。

通常以大枣十枚、生姜5片煎水,每晚服用一次,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药物。当然体内燥热、内火旺盛的人就不适宜喝姜茶了。

驱除寒气,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1

避免受寒

受寒会直接感冒,引起体内寒气过多,而中医更是认为关节、头部受寒则会引起关节痛、偏头痛等问题,因此日常就要避免机体受寒。

尤其是平时阳气虚,手脚冰凉的人,即使是夏季也要少吹空调,不用冷水冲凉,防止寒气侵入后,到了冬季就会手脚更加冰凉。

2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呆太久

生活环境的湿气太重会引起体内寒气的堆积,加重身体里的寒气,因此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如地下室,就要经常把棉被,衣物等拿到太阳底下晒。

3

注意科学的饮食

尽量少吃一些凉性的食物,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是寒性体质的人,更要尽量少吃寒凉性质的食物,如苦瓜、西瓜、螃蟹、萝卜,这些都是属于凉性的食物。

(约见名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寒气   肚脐   经络   腿部   双腿   多余   中医   食物   不好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