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退网,被迫闭嘴!“愤怒”的老干妈,被年轻人上了一课

文 | 心兰书华

编辑 | 心兰书华

前言

在食品领域,老干妈无疑曾是一颗耀眼的明星。未曾想在国外,它以11.95美元的天价,约合79.1元人民币,在餐桌上成为了海外吃货的“奢侈品”。

但如今提及老干妈,多数人的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关于它在房地产的风波、品质的质疑,以及那一度摇摇欲坠的口碑。

这一曾经从小作坊崛起,成为辣椒酱界巨头的品牌,为何突然失去了往日的光芒?辣酱女王,那位曾经的“女神”,如今又身在何方?

老干妈神话

让我们回到2003年。

当时,一对美国夫妇在中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

他们在旅途中偶然遇到了老干妈辣椒酱

最初,那鲜艳的红色让他们犹豫,心想:“这东西是不是太辣了?”

但好奇心驱使他们打开了酱瓶,轻轻尝了一口。

味蕾仿佛经历了一场盛宴,那种酸酸辣辣的口感让他们立刻爱上了这款调味品。

回到美国后,这对夫妇满载而归,不仅为自己买了好多瓶,还为亲朋好友准备了这份特别的“礼物”

开始时,由于文化差异,他们的朋友对这种酱料感到陌生,但在这对夫妇的推荐下,老干妈逐渐走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餐桌上的必备之选。

慢慢地,老干妈在海外已经不仅仅是一款调味品,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有些热爱它的食客,为了保证自己的味蕾享受,甚至请中国的朋友代购。

还有那些真正的老干妈粉丝,他们在网上创建了论坛,专门分享关于这款辣椒酱的一切。

那瓶看起来普通的辣椒酱,现在已经成为了他们餐桌上的“珍藏品”,一个不能或缺的味蕾盛宴。

这时,老干妈的创始人出现了。

她就是陶华碧。

她大手一挥:“我要把老干妈打到国外去。”

这一挥不要紧,没想到老干妈真的在国外混得风生水起

国内8.5元一罐的辣酱,在国外直接飙升到了80元人民币。

这也印证了陶华碧在采访中说的那句话:

“我这人是最好强的,我要做我就要做第一名。”

品牌背后的老干妈

国外如此,国内尚不用说。

老干妈家喻户晓的程度足以见得它的火爆。

提及这家国货品牌的辉煌,我们不得不提及其背后的那位坚韧的女人——陶华碧。

陶华碧,一个出生于贵州的普通女子,但她却有着不一样的使命感。

每每面对媒体的镜头,她都会说:“我是贵州人,我要为我的家乡争一口气。”

这样的话语,背后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家乡情怀,更是一种对于自己故乡文化的深深骄傲。

走进老干妈的官方网站,你会看到一个醒目的口号:“创民族品牌,立千秋大业”。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陶华碧和老干妈团队一直以来的坚持和追求。

1947年,当世界还在为二战的结束喘息,中国国统区的人们却在经历持续的战乱之痛。

在贵州,一个深藏于山间的偏远村落,一个叫陶华碧的女孩出生了。

那个时候,对于像陶华碧这样的孩子,每天能够吃到的白米饭和家中的咸菜,已经算是奢侈的享受。

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陶华碧展现出了与生俱来的顽强和创新精神。

她家的条件虽然不富裕,但小陶华碧从小就对家务劳动没有半点嫌弃,反而是主动的承担。

而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最常见的就是那些五颜六色的野生辣椒。这些看似普通的辣椒,在陶华碧的手中,却有了不同的变化。

她经常采摘这些辣椒,经过自己的独特处理,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辣椒酱。

这种酱料,深受家人的喜爱,甚至成为了家中的一道特色。

岁月流转,陶华碧20岁那年,与一个普通的男子结为连理。

但命运似乎总是爱开玩笑,好景不长,她的丈夫突然离世

这一变故,让陶华碧不得不带着两个尚小的孩子,开始为了基本的生计

可能是因为对于食物的特殊情感,陶华碧决定在村口摆起一个小食摊。

她卖的是清爽的凉粉,但最吸引人的,却是那自制的辣椒酱。

这个辣椒酱,让许多顾客驻足。

特别是那些囊中羞涩的学生们,他们虽然买不起太多的食物,但都爱上了这辣椒酱,亲切地称她为“干妈”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华碧发现,辣椒酱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其他食品。

于是,1996年,她决定大胆尝试,正式开始她的创业之路。

初创期的老干妈,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一切都纯靠手工。

陶华碧亲自选择最新鲜的辣椒,再配合其他调料,制作出独特的辣椒酱。

那个时候老干妈的工厂,每天都充斥着辣椒的香气。

创业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初期的销售困难重重,但陶华碧没有选择放弃。

她背着沉重的辣椒酱,挨家挨户的去推销,经常遭到拒绝。

但她始终坚信,好的产品,总会被人们接受。

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老干妈的名声逐渐传开,成为了许多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料。

从一个山村的小女孩,到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的创始人,陶华碧的故事,充满了坚韧和努力。

她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一个传奇的品牌故事。

未曾想,老干妈后来的路,如此难走。

不靠谱的接班人

岁月在陶华碧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她的眼中仍然燃烧着对品牌的坚定信念。

2014年,67岁的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她的心血结晶——老干妈品牌传给大儿子李贵山。

在她的心中,这不仅是传递一家企业,更是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李贵山能够继续传承老干妈的传奇,并引领它走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但有时,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乎我们的预料。

李贵山虽然成长在老干妈的香气中,但他对此似乎没有太多的情感依赖。

与其说他对老干妈的辣椒酱不感兴趣,不如说他更倾向于在金碧辉煌的房地产行业展翅高飞。

于是,他用老干妈多年积累的资金,高价买入了贵山天阳房地产公司近半股份。

这一决策,不仅让陶华碧担心,更是让广大的老干妈爱好者感到震惊。

遗憾的是,贵山天阳并不如李贵山所想的那么美好。

这家公司连续12年的亏损,使得一直稳健的老干妈也开始遭受资金链的压力。

更糟糕的是,该公司后来被揭露涉及700多位业主的烂尾楼事件。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对于业主们的巨大伤害,对于老干妈品牌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毕竟无人希望自己喜爱的品牌与丑闻挂钩。

2018年,黑云压城,贵山天阳宣布破产。

那个曾经怀揣房地产梦想的李贵山,在社会的舆论旋涡中被视为失信人员,更被贴上了“老赖”的标签。

看着一手创立的品牌声誉滑落,陶华碧心如刀绞。

为了挽救老干妈,她再次站出来,决定让小儿子李妙行来接管企业。

但是,陶华碧似乎再次低估了命运对她品牌的挑战。

李妙行登上高位后,他并没有延续老干妈传统的制作工艺,反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决策将老干妈的制作流程机械化。

他将老干妈的核心原料——源自贵州的独特辣椒,更换为了品质参差不齐的河南辣椒。

这一系列的改变,让老干妈失去了其独特的风味,顾客们不买账,开始纷纷离去。

老干妈的新出路?

经过这一连串的变故,老干妈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2021年,这一年对老干妈来说可谓是风波不断。

两个儿子的胡作非为,让公司净亏损高达12个亿,让外界为之震惊。

但是,陶华碧并没有选择放弃。

接近八十岁高龄的她,决定亲自挽救这个自己一手创立的品牌。

在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直播带货的时代,这位年迈的企业家也决定尝试新的销售模式。

她走进了直播间,与数万、甚至数百万的观众面对面,为老干妈这个品牌呐喊,亲自为自家的辣酱进行推销。

但是,市场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回应。

尽管陶华碧的出场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但真正的销售效果并不明显。

这或许让外界对老干妈的未来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不仅如此,在这个变革蓬勃的时代,陶华碧可能并未深刻地感受到辣椒酱市场正经历的剧烈震荡。

记得以前,提起辣酱,人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干妈这个响当当的品牌。

但现在的情况似乎已经不是这样了。

仔细看,你会发现,几乎在每一个超市货架上,辣椒酱的种类繁多到令人眼花缭乱。

据统计,大约有5000家公司都加入到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李子柒、茂德公、李锦记、天车、尝香思……这些名字可能在几年前你还不熟悉,但现在,他们已经是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更令人惊讶的是,连海底捞这种以火锅著称的品牌,也不甘示弱地推出了自己的辣椒酱。

而这些新进入的品牌,他们显然对市场洞察得更为精准。

不仅延续了经典的口味,还不断地进行创新,推出了各种与众不同的新口味。

更为考究的是,他们还推出了便携小包装,这对于那些经常外出、急需调味品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反观老干妈,似乎已经有些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了。

尽管它依旧有着一大批的忠实粉丝,这些人因为过去的情怀,还愿意坚守在老干妈的阵营中。

但要知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单凭情怀是远远不够的。

当消费者面对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便利性时,老干妈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其独特的吸引力,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结语

“我从来没有打过广告,靠消费者的口碑一个传一个,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产品。”

这是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的原话。

希望她也能记住她说的,保持初心。

未来老干妈的路要怎么走?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辣椒酱   辣酱   味蕾   贵州   闭嘴   调味品   餐桌   辣椒   愤怒   独特   年轻人   品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