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屯兵的江夏是现在什么地方?和如今江夏区是同一个地方吗?

#夏日生活打卡季#公元208年,曹操率兵20万试图统一江南,结果遭到孙、刘联军5万的对抗。本以为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战斗......

但没想到诸葛亮、刘备“舌灿莲花”劝服孙权,然后借天之势火烧曹军,20万军队居然灰飞烟灭,曹操终其一生再也无法统一天下。

史书称这一段为以少胜多的精彩战役,也是对三国历史的奠基战役,不少学者对诸葛亮和刘备都高度称赞。

然而,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赤壁大战之前,刘备的表现一直十分狼狈。

先是荆州新任接班人,不向刘备通气直接就投降了曹操;而后又被虎豹骑追杀千里,差点死于携民渡江的大义之中。

那么为何他能够站稳脚跟,而且能反杀曹操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江夏的夏口帮助刘备稳住了根基,而且成为了那场惊天大战的大后方。作为那场惊天大战的重要基地,古往今来学者对其议论纷纷。

本文就结合前人之研究来探讨这传奇的江夏郡的历史。

一、汉代之前江夏的历史变迁

关于江夏郡的历史,那也称得上是岁月悠久。

早在商朝时期,商人就一路南下,越过桐柏山,进入了江汉交汇之处,而且在今武汉地区建立了著名的盘龙城。

在盘龙城,商人大力开发鄂东地区,沿着各路河流建立了重要据点,形成了盘龙城商文化

在商朝中期,盘龙山文化一度发展到鼎盛时期,甚至还走向长江南岸的湘江、澧水下游以及赣江下游地区。

不过,到了中商晚期,商文化突然衰落,伴随着商文化退出了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盘龙城也被废弃了。

后来商朝被周王朝取代,周王朝也曾大力经营南方势力一度抵达长江北岸,并且在江汉交汇处的黄陂鲁台山建立据点。

但可惜,商朝试图恢复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目标,在昭王南征失败以后就化为泡影。从那以后,西周的势力一直未能发展到武汉地区,而武汉地区也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心城邑。

不过,很快周王朝内部也出现分裂,其中出现了著名的不服周的势力,号称“南蛮”的楚国。

当时已是东周时期,楚国快速崛起并且统一了江汉地区,当然,虽然武汉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却依旧不被重视,毕竟楚国的重点是在鄂西地区。

但后来秦楚之间爆发大战,尤其是杀神白起出世。

当时秦国夺取了楚国的郢,鄂东地区归楚国所有,鄂西地区为秦国所占,秦楚双方大体沿澴水或滠水东西对峙。入秦后至西汉早期,这一地理格局仍然延续,武汉地区在南郡与衡山郡交界。

——因此可以说,一直到汉朝初年,武汉地区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心城邑,也不存在“郡”级别行政单位。

二、汉代开始后江夏的建制

不过到了汉武帝时期,历史出现重大转折......

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元年,中央进行地方制度大调整;当时汉武帝将衡山、淮南二国除为衡山郡、九江郡;次年,江都国除为广陵郡。

之后汉武帝又趁机对“郡境”作了大调整,割衡山郡西部和南郡东部置江夏郡,领十四县,辖区大致为今湖北东部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

——汉江夏郡首县则为西陵县,治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西。一直到此刻为止,才算有了“江夏郡”一说。

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例如根据《汉书·地理志》记着:江夏郡,高帝置,属荆州。

但后来的学者王国维等人都对此进行了驳斥,基本都认为是在汉武帝时期所设立,本文就引用王国维和周振鹤等人的说法。

本来,在和平的年代里,不管地理位置有多么优越,江夏郡也无需进行兵家必争。但汉朝很快迎来了末日,随着汉末三国时代的到来,各路诸侯开始依托江夏郡逐鹿天下。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江夏郡之所以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其关键就在于夏口的特殊地位。

夏口位于江沔交汇之所,掌握这里就能控制长江中游水运的交通,而且还把控了前往江陵和襄阳的夏水和汉水的航道。

当然这里得提一句,关于夏口的历史,学界也有一些争论,大体上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上的夏口地区泛指今武汉地区,地位较为广阔;而狭义则是指长江北岸的夏水的入江之口,所以被称之为夏口,后来孙权在此地修城,所以闻名。

当然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该地都毋庸置疑的是兵家必争之所,也正是因为它的特殊地位,将江夏郡的历史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江夏的关键——夏口

从归属来看,夏口地区应当归属于沙羡县,其县治在长江南岸的金口镇附近。

在三国时期,夏口的第1次精彩的登场秀是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此人在历史上颇有名气,一个是杀了著名的狂生祢衡,另一个则是杀死了孙坚。

此人拒守夏口时期,孙家多次讨伐都铩羽而归。

其中,孙家发起过4次进攻,分别在建安四年(199年)、八年(203年)、十二年(207年)、十三年(208年)。前三次征伐都未能夺取该地。

直到黄祖晚年昏聩,才侥幸冲破险阻。公元208年,孙权拿下了夏口。

不过可惜,孙权并未在当地建立统治,随即便撤兵回到江东。于是刘表就任命自己的儿子刘琦为江夏太守。

也正是这一任命,让历史来到了精彩时刻......

公元208年,这是一个事情很多的年份,在刘琦被任命为江夏太守之时,曹操在该年秋天南征荆州,新任荆州之主刘琮一枪未放直接投降。

而被坑了的刘备仓皇逃命,先逃于当阳,后败于长坂,总之当时刘备几乎魂飞魄散。

但恰在此时,刘琦领兵离开夏口北上,准备与刘琮争夺继承权。刘备见到了刘琦,二人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相抱痛哭之下,共同驻扎于夏口,二人合兵约有两万余人。

《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取材也有一定根据,里面有说法称:州郡粮草多屯于江夏,有人有粮,刘备暂时稳住了阵脚,这才有了诸葛亮的发挥空间。

根据史书记载,周瑜本意是直接吞并江夏的刘琦,直接夺取夏口,准备单挑曹操。但诸葛亮舌战群儒,再加上鲁肃是明白人,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

于是有了那场惊天大战,虽说周瑜自始至终都瞧不上刘备,更看不上诸葛亮。

但凭借夏口的粮草和军队,刘备集团也有接近3万的军队,而周瑜虽然开口要调集5万军队,但为了镇压国内问题,孙权最终也只不过给了他3万人。

因此,孙刘联盟不是强弱之联盟,而是实力大体相当的合作。不得不说,刘备从一丧家之犬变成诸葛亮口中的潜力股,江夏郡和夏口的作用简直不要太大。

四、夏口的后续历史

后来,周瑜秀翻全场,一把大火烧掉了曹操的天下梦,天下三分的格局就此奠定。而在这场大胜之下,荆州也被孙刘两家瓜分......

公元215年,孙刘两家订立盟约,孙权掌握了长沙江夏和桂阳以东的地区,刘备则占领了南郡零陵和武陵以西的地区。

不过这里得提一句,曹魏政权也占领了一部分江夏郡的领土,其魏国也称其为江夏郡,太守乃著名的文聘。

在曹丕时期,曾出兵伐吴,其中文聘领兵南下,占领了夏口地区的一部分领土。虽然此战未能成功,但文聘也的确占领了孙吴夏口以北汉水流域的大片领土。

面对打到家门口的曹军,孙权也发挥了最后的智慧,任命陆逊担任荆州军政长官,由他负责武昌和江夏地区的军务。

在陆逊担任长官期间,吴国和魏国进行多次交手,魏国都不能获胜。

但我们都知道,随着历史的推移,孙权也变成老糊涂,陆逊等一大批三国名将都逐渐离去,曾经孙家政权眼中的大门,最终因为自己的腐朽而被西晋所破。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诏伐吴,5路大军出击,长江中游防线未做剧烈抵抗就投降了,三家归于晋。伴随着三国历史的结束,江夏郡似乎也走向了衰亡。

公元379年,东晋太元三年,江夏郡被改为汝南县。隋开皇九年,汝南县又被改为江夏县,大体管辖洪山,武昌,青山和黄陂南部区域。自那以后,江夏县就再也没有变更。

直到1911年夏天,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湖北调集新军支援四川,而在10月10日晚上,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1枪。

随后起义军掌握了武汉三镇,宣布湖北军政府成立,史书称之为辛亥革命。

正是因为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清王朝灭亡了。而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912年,江夏县被改为武昌县,寓意为因武而昌之意

当然最后得提一句,古代的江夏郡和江夏区是不一样的,江夏郡的历史如上,江夏区则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南部。

如果真要论起来,夏口大体就包括如今的武汉地区,而夏口又是曾经江夏郡的一个县的一部分。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当然古今有差异,也不能一刀切。

以上就是历史上的江夏,它起于轰轰烈烈的汉武帝时代,鼎盛于精彩纷呈的三国鼎立时代,展望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直到现在,走向了新时代的新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魏国   楚国   太守   衡山   荆州   汉武帝   长江   武汉   地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